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读书

日读通鉴‖秦国丞相的人选(前300)

2025-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阅君

周纪0107   

原文:

十五年(辛酉、前300)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解读: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00年,秦国樗里疾去世,任命赵人楼缓为丞相。这大概是司马光从《史记•穰侯列传》里断章取义摘录下来的。

《穰侯列传》原文如下:

秦昭王七年(前300),秦国重臣樗里疾去世后,秦昭王把弟弟泾阳君送到齐国当人质。赵国人楼缓在秦国担任丞相,赵国发现他未能维护本国的利益,于是派遣大臣仇液出使秦国,暗中运作想让亲赵的魏冉接任丞相之位。

临行前,仇液的门客宋公献计说:“您若直接要求秦国换相,万一秦王不同意,楼缓必定会怨恨您。不如您先给楼缓递个话,假意说‘赵国其实并不急着让魏冉当丞相’。秦王看到赵国对魏冉任相的事态度暧昧,反而可能不会听从您的建议。这样一来,即使事情不成,您也能卖给楼缓一个人情;若事情成了,魏冉照样会感激您。”

仇液采纳了这个策略。到达秦国后,他先放出赵国并不强求换相的风声。结果秦昭王果然中计,认为赵国没有迫切需求,反而罢免了楼缓的相位,改任魏冉为秦国丞相。

我们再来看《史记•秦本纪》和《六国表》。通过梳理,这段时期秦国丞相的人事变动大致如下:

秦昭王七年(前300),樗里疾去世,魏冉担任丞相。(《六国表》)

九年(前298),孟尝君来秦国当丞相。(《秦本纪》)

十年(前297),孟尝君因为被人在秦昭王面前说了坏话,被免去丞相一职,丞相改由楼缓担任。(《秦本纪》)

十二年(前295),楼缓被罢免,穰侯魏冉再次担任丞相。(《秦本纪》《六国表》)

据此,楼缓出任秦相的时间应为公元前297年至公元前295年之间,然而《穰侯列传》在记载相关事件时并不严谨,将楼缓任秦相一事直接列在秦昭王七年(公元前300年)的事件之后,却未提及公元前300年至前297年间秦国相位经历的多次更迭,这种记载的跳跃性导致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中产生误判,将樗里疾去世(公元前300年)后的继任者误作楼缓。

最后提一下赵国。赵武灵王宠爱惠后吴娃,爱屋及乌,也十分宠爱惠后的幼子赵何,想趁自己在世时立他为国君。次年,赵何被立为王,史称赵惠文王。这为数年后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发生夺位之变埋下了伏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