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舒适圈
舒适圈,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们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因此逐渐沉溺。然而沉溺于舒适圈会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的劣势,从而失去前进的机会,也会失去前进的意愿,直至堕落沉沦。
生活中,沉溺于舒适区的现象可谓是数不胜数。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会倾向于自己的优势学科,而对自己的弱势学科敬而远之,但长此以往,弱势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练习,优势学科也不一定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人们的惰性和怯懦役使着他们的心灵和躯体,他们既不愿意放弃舒适区中无需费力的生活,也没有勇气踏出去尝试那些未知的、崭新的、不熟悉的事物。他们用幻想织成蛹,把自己包裹在其中,享受着自己优秀的谎言,无视自己的缺陷和短板,也对提升自我的机会视而不见。
时间不停地向前飞奔,世界亦然,它也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沉溺于舒适圈中而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总有一天会被这个世界淘汰,从前的舒适也将不再。曾经垄断手机市场的诺基亚,因没有紧随时代潮流研发智能手机,辉煌已成为过去;曾经的第一大胶片公司柯达,也因未向其他领域拓宽而一落千丈。在舒适区中闭眼小憩,睁眼却发现已被世界抛弃,想要追上,却发现舒适圈的枷锁已牢牢锁住,难以挣脱。
那些走出舒适圈的名人事迹
“李宁”的创始人——奥运冠军李宁也是一个跳出舒适圈,转行做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的典范。在运动员生涯中,李宁号称“体操王子”,获得的金牌多达106块。
在辉煌时期,李宁在体育界意气风发,享尽荣光,他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明星偶像,鲜花、掌声、镁光灯围绕在他周围。
但是,1988的汉城奥运会,李宁在最后一次比赛中意外失利,从吊环上摔了下来。随后,李宁宣布退役,那一年,他26岁。退役后,摆在他面前的路和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不是做教练就是担任政府官员;于是他选择加盟广东健力宝集团,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自此,李宁跨出了舒适圈,走上了一条崭新而艰苦的道路。
毛主席曾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将自己困于舒适圈中,犹如井底之蛙,一叶障目,他们看不到广阔天地,看不到日月星辰,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舒适圈给予他们的幻觉,生怕井口吹来的一阵风便将其吹散。而那些从井中跳脱出来的勇敢者,他们领略了广阔天地之美,丢弃了那份幻觉,真正的大有一番作为。
结语
挣脱舒适圈的枷锁固然不易,但这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只要你肯付诸勇气和努力去撕裂那漆黑的夜幕,就必定会有阳光照耀在你身上。走出舒适圈必定是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但当你置身其外,回顾一路而来的坎坷,也一定会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