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现实中的“后天”真的会到来吗?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70人  attytiffria

中午十二点,我从刚关了空调的办公室走出来,带着疲态到了摩托车边。上车前,抬头一看天的一边,云黑压压的一片与另一侧的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说了句:“又要下雨了吧!”

最近几天里,都是这样的天气,时而晴,时而阴,雨也是断断续续的,没有酣畅淋漓的快感,也没有春雨绵绵的温柔。大家都说这是夏天的雷雨天气,但我却觉得这好像并不是正常的雷雨天...

我启动摩托车,想着加快速度,赶在下雨前回家。在驶进的过程中,天色越来越暗,感觉自己骑进了乌云里,风越来越狂,把地上的树叶和灰尘一起卷起来。我开始感受到雨滴,一滴滴打在脸上,逐渐变得密集,然后倾盆而下,这一个过程只在非常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没有给人一点准备的时间。

我加速前进,与风雨对抗,第一次让我有种自己身处《后天》里末日的场景的感觉。

当初看这电影时,就有被末日的场景震撼到,南极冰川破裂,日本大冰雹这些极端天气的到来,只是大自然最低程度的警示。但可惜的是,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些危险的消息。

现实中的“后天”真的会到来吗?

在电影中,龙卷风、海啸、极寒、地震所有让人闻风丧胆的灾害在短时间内接踵而至,人们没有准备,也没有方法应对,灾难来临所能做的只有逃亡。

现实中的“后天”真的会到来吗?

在灾难追赶的脚步下,连后悔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去生存。当蜷缩在冰冷屋内的一角,无奈的等待死亡的来临时,才发现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现实中的“后天”真的会到来吗?

当然,电影中为了营造视觉效果,将各种震撼的场面集中在两个小时里展现出来 。后天和今天,短短两天时间,就毁灭了整个世界。

在现实中,自然好像给了我们更多的宽容,没有让一切灾难来的那么急切。但仔细回想,我们近年来经历的一切,难道不像是《后天》电的拉长版吗?

2000年以来,世界多地都发生了相当大程度的地震,遭受世界袭击的有汶川、秘鲁、海地、印尼等等。暴雨,洪水,干旱,冰灾所有我所了解的灾害好像这几年都发生了。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卡西姆·阿斯拉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20年来我们从未见过极端天气事件如此频繁、集中地发生。

我们越来越经常在新闻里听到五十年一遇、三十年一遇这种形容灾难严重性的词汇。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些极端灾害的发生跟全球变暖导致大气循环异常有关系,100多年来,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升温0.8℃。海洋温度升高,更多水汽蒸发到大气中,而大气温度升高,就会容纳更多水蒸气。如果空气保持正常流通,广大地区平均分布的降雨量增加的可能微乎其微,可是一旦发生阻塞,陡增的降雨落在一处。

道理大家都懂,可又感觉一切都还很远,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根本顾不上去思考环境,温室效应这样的大课题。

说回最近的雨天,我一直认为,这些奇怪的雨的罪魁祸首是满世界的空调。我表达过,但好像并没有别人在意过我的观点,甚至自己也没有因此而改变,到了办公室还是第一时间就开启了空调。

大家只会去思考开空调消耗了多少电费,却不去思考,给环境增加了多少负荷。

即使思考了,也没有行动的勇气.....

一场倾盆而下的大雨让我感受到了环境的恶化,让我第一次觉得“温室效应”原来不是那么遥远的一个学术词汇,是国际大佬们侃侃而谈的课题,而是真的在我身边。现实的“后天”可能真的会到来。

两亿一千万年前,恐龙是这个地球的主人,但耐不过自然的选择,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这是个逃脱不了的规律,所有的生物出现自然会消失,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再孕育出新的物种。所有的创作,所有的历史都会随着无尽的寒冰被永远的尘封。我们无法打破规律,但能做的只是让历史尽可能延长......

写到这里,我开始思考,我能为这一切做些什么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