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思考工具——挑战
在“水平思考”课程中,学员既喜欢“挑战”这个工具,又觉得不容易使用。我们的模版是“现状+改变”,用提问“为什么”的方式进行挑战。例如,“为什么这个现状会存在?能否去除?”“为什么不能去除?存在的理由是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满足存在的理由吗?”这些问题让我们创造性地挑战。它并不提出批评、判断或者找错,而是在判断之外的范围内运作,是对“惟一性”和“最好”的挑战。即: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方法来做事?一旦我们提出了创造性挑战,我们就可以采取下一步,即寻找其他的做事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对手机进行挑战。第一步,列出一款智能手机的现状:1)有屏幕;2)有按键;3)有音量调节键;4)有启动键;5)有摄像头;6)有静音键;7)有输入法;8)有电源线;9)有电池;10)有下载程序,等等。
然后我们可以问自己:
为什么要屏幕?是否可以去除?不能去除,因为要显示,那么还有其他的替换方法或者改变的方法吗?替换的方法是只有探头,照到哪里,哪里就是显示的屏幕,或者穿戴设备就是显示屏幕。还有折叠、卷曲、波浪式的屏幕,增加屏幕的多样性。
为什么要按键?是否可以去除?可以的话,就去除,这就是简化。不能去除,就看看存在的理由,方便输入。那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声音输入、震动输入、热源输入、触摸屏输入,等等。
其次,我们可以对于现行的思考进行挑战。现行的思考包括:主导观念、假设、边界、基本因素、避免因素。
还以手机为例,主导的观念是:它是通讯工具。假设是:人们追求更新换代的手机。边界是:手机不是固话。基本因素:便携、无线、美观、实用、地位等等。避免因素:复杂、界面混乱、不方便等等。
那么,我们也可以挑战。例如,它只能是通讯工具吗?还能有别的作用的吗?有:武器、电筒、照相机、相框、画板、食物、工艺品、奢侈品、移动终端、支付工具等等。再如,手机应该多更新?这个想法可以替换吗?可以,终生手机、古董手机、老爷机、一生相伴手机等等思路就出来。
“挑战”是一个能够带来很多创意的工具,但是我们必须对于现状的特点和现有是思考进行总结,才能够更深入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