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不是智商问题,而是道德缺陷
今天我要讲一部电影《狩猎》,说实话这是我看到的最虐心、最冰冷、最压抑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男主去一家幼儿园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有一个早熟的小女孩对男主尤为亲近。面对女孩幼稚而单纯的示好,男主只能婉转的拒绝,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将他的生活推向了风口浪尖。
小女孩报复性的谎言让男主背负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时间,这个好好先生成为了整个小镇排挤和压迫的对象。
好友的愤怒,前妻的不信任,爱犬的莫名死亡和陌生人的恶意让男主几近崩溃,即使小女孩最后当众说出真相,恶意却并没有随着男主的重获清白而划下句点,那森林深处传来的几声冷枪,随时都是对男主的审判。
男主被小女孩抹黑性侵,基于“小孩不会撒谎”的设定和对儿童保护,大人们就认定了犯罪事实并引导小孩做有模有样的控诉,哪怕最终法律判男主无罪,也无力扭转全镇人自以为是的卫道,男主被殴打、被仇视…人性的黑洞和无助,一群愚蠢的人作为卫道士的狂欢,看的我几欲崩溃。
有些人从不从不主动追求真相,却把他们认为的顽固事实当做不可动摇的真相。
这个电影可怕之处,往往暴露在自持正义的一方,因为他自以为拥有正义的武器就可以肆无忌惮!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愚蠢不是智商问题,而是道德的缺陷。
人类生下来时只是无知而不是愚蠢,愚蠢都是后来养成的。无知与愚蠢的区别在于:
无知就是不懂得分辨对与错,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弥补改变的,而愚蠢固守成见,即使读再多的书,也是选择性的验证自己为正确。所以不要去试图说服愚蠢,因为愚蠢不接受启蒙!单一思维、从众思维、迷信思维、教条思维等等,都是导致愚蠢的思维陷阱,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六只蜜蜂和苍蝇装被进一个玻璃瓶中,瓶子平放,瓶底朝窗户。蜜蜂以为出口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启示:蜜蜂死于它们的惯性逻辑和惯性思维,而苍蝇则存活于它们的四处求生和不甘待毙。
其实,人类是很难避免不愚蠢的,记住最重要一点:信息不能照单全收,要经过独立思考,要经过质疑。
另外,唯有承认自己无知,才能接受与已不同质的观念观点,才能战胜自己,完成思维认知的转换。
再说说《狩猎》这个电影,撒谎的小女孩只是个引子,真正推波助澜的是幼儿园园长,“受害人”父母,其他父母,小镇村民的臆断以及所谓的“伸张正义”,甚至在知道真相后不愿意纠正的恶循环中。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恶,一种叫欲念之恶,一种叫观念之恶。
所谓的欲念之恶,是出于人的本性和欲望,比如说物欲和情欲,这种恶人人都知道它是恶,甚至作恶者自己也知道。而观念的恶呢?既然已经成为一种观念,则便让人不觉得其是恶,甚至觉得它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这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恶。丹麦电影《狩猎》中的男主,就是死在了人们的观念之恶。
其实不管是网络里,还是生活中,愚蠢的人们不停的上演着“狩猎”,他们执行着自以为是的正义,理解着自以为是的真相。所谓的善与恶,白与黑,多数人是根本分不清的。但是没来由的就觉得自己无限接近真相,就能口诛笔伐替天行道。
叔本华说,“蠢人总是自以为是,因此比恶棍更难救,蠢人不可能靠启蒙来拯救,治疗愚蠢的唯一办法,是灵性上的救赎。” 由于《狩猎》这部电影太过虐心,我没有敢看第二遍。
码字不易啊!转发是最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