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篇🌍快乐读书

读《周恩来传》第一部求索感悟

2018-12-29  本文已影响50人  有点味儿

早上7点,读了周恩来传第一部求索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有以下七点体会。

1
越是缺少什么越追寻什么,周恩来从小缺少父爱,但他遇到好的养母奶妈老师,填补了因缺少父爱而带来的缺陷,可是毕竟不完整。周恩来自己又将缺少的父爱转化为努力,可以说是化悲愤为力量。这可以说较好的诠释了“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2
眼晴观注什么将来则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周恩来从小接触新思想,长大从事革命运动。

3
能力从小就应该培养。周恩来在学校组织受欺凌学生抵抗横行霸道的学生,培养出了组织能力。这种方法在他政治生涯中反复应用。

4
目标的形成可以是因为爱(兴趣),也可以因为恨。越早确立目标成就越大。周恩来十三岁参观日俄战争遗址,听到中国同胞受迫害,就立下了为中国同饱报仇血恨的目标。

5
目标可以是大方向未必非要精确,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目标。周恩来长大后能够学会多国的语言,这与他从小就确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无关系。

6
保持初心很重要。小时候的经历影响一生,或许正是因为“初心”的形成,周恩来的成就才会那么大。很多人哀叹没有目标,没有兴趣,不妨回忆回忆童年,从中找找初心。

7
遗传基因也十分重要,周恩来的生父生母都是有思想的人。生父能置生活压力而不顾,玩世不恭,温文尔雅,靠呤诗便能过日,对田园生话甘之若怡,他是一个看透人生的人。生母热情大方,漂亮,善传统交际,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生父生母的优良基因不可小视。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反观成功的人却有很多同样的特质。

这或许说明不了什么。谁知道呢?权且记下,以自勉。

2018年12月29日凌晨6点50分至8点30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