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天下,离李朝君主和中殿宝座仅有一步之遥的最惨世子和嫔宫
嫡庶尊卑的观念,古代中国已有之,但如果说将嫡庶尊卑发挥到极致甚至过于严苛,那非李朝莫属。
回顾李朝的历史不难发现,就算是制定庶孽禁锢法的王室,也还是无法脱离严苛的嫡庶尊卑制度的束缚,比如宣祖后宫恭嫔金氏所生的光海君,在壬辰倭乱中为赶走倭寇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为宣祖忌惮,宣祖之后更是以光海君非嫡出的名义迎娶了继后仁穆王后,并且册封他们的嫡出王子为永昌大君,这让光海君惶惶不可终日,也给了以金尚宫、李尔瞻为首的阴谋家可趁之机。再比如肃宗后宫淑嫔崔氏所生之子英祖,因生母的出身过于卑微,在同父异母哥哥景宗传位给他时受到了巨大的阻碍。
但是,嫡王子和其家属就一定高枕无忧么?并不见得,比如仁祖和原配正妻仁烈王后所生的嫡长子昭显世子和世子嫔姜氏,就是活脱脱的悲剧。
因为仁烈王后较早去世,所以仁祖对他自己和王后所生的三个孩子都比较严格,尤其是对大儿子昭显世子寄予了厚望,但偏偏大儿媳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7008/0134467dad626b8d.jpg)
一开始可能只是因为权力和各方面势力的角逐争斗,让姜嫔变成了挡箭牌。但丙子胡乱后,身为一国之君的仁祖不但保护不了儿子儿媳,还被迫向皇太极三跪九叩,百姓更是被当作奴隶贩卖,这让仁祖身为帝王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践踏,也是他后来喜怒无常、疑心深重的原因之一。偏偏作为质子被带到清国的姜嫔也看不上这个公公,不仅多次指责公公的德行和能力不配做一国君王,还好几次撺掇丈夫借助多尔衮的力量提前登上李朝国君的宝座。
父亲去世,姜嫔恳求了很多次,多尔衮才放她回到故国,她也顺便带回了那些被贩卖的百姓,百姓对她连连称道,高呼“万岁”,相比之下,仁祖这个长辈就更加渺小,功高震主,再加上姜嫔因为想要拜祭父亲、安慰母亲并见一见已经分离许久的儿子而骑马归来,挑战了李朝女子的传统,因此仁祖便故意阻挠姜嫔去拜祭父亲,姜嫔也是怒火中烧,俩人矛盾愈演愈烈。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7008/1af192714f4d4dca.jpg)
之后,李朝对清国俯首称臣,清国也放回了昭显世子夫妇。姜嫔和世子看到了比李朝更加强大的清国,决心要学习清国和西方的先进文化,努力使李朝也变成一个富国强兵、不再受外辱的强大帝国,为此他们在前朝和后宫都实行着变法。
但就像光绪帝的戊戌变法失败一样,昭显世子夫妇太过低谷仁祖的无情和仁祖代表的守旧派的势力,不久之后,昭显世子意外身亡,一说是因病离世,一说是被毒杀,一时间,仁祖成了毒杀世子的最大嫌疑人。姜嫔誓要查出世子的真正死因,并为世子讨回公道,而仁祖也不知是过于讨厌儿媳妇不想让她顺心还是做贼心虚,命令宫人将世子遗体迅速下葬,还不准姜嫔和姜嫔亲近的人接近世子遗体,这对姜嫔来说无疑是十分残忍的。
为了能让姜嫔永无翻身之日,保证自己死后不会被鞭尸,仁祖没有按继承顺序指定昭显世子之子继位,而是将昭显世子同胞弟凤林大君(日后孝宗)册封为世子,如此一来,姜嫔就再也无法成为大妃,自然也无法通过大妃的身份左右朝政。丈夫尸骨未寒,自己和儿子便被公公和小叔子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这让姜嫔心如刀绞。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7008/ab55754b27b584de.jpg)
可是人一旦倒霉起来,喝口凉水都会塞牙缝。姜嫔为了儿子的未来本来已经低下头来,亲自下厨为仁祖制作烤鲍鱼,但是仁祖却说烤鲍鱼有毒,并且称姜嫔此举就是谋逆,还拷打姜嫔的近身奴仆和高龄的母亲。之后又称姜嫔在与清国的贸易中与多尔衮过从甚密,有结党营私、卖国求荣之嫌。就这样,姜嫔被废为庶人,并被赐死,而她和昭显世子生的孩子也均被流放。
小叔子孝宗继位后,也没有为嫂子姜嫔平反,还将想为姜嫔翻案的大臣视作谋逆。可以说仁祖没有选错继承人,君王的宝座也没有选错君王,只是作为兄弟和小叔子来说,孝宗就不是那么有人情味了,昭显世子一家人可谓是李朝最惨的世子、世子嫔和世孙了。在电视剧《宫中残酷史 花儿的战争》中也演绎了这一段残酷的历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7008/2b402542dafda88b.jpg)
如果仁烈王后不是那么早就去世了,也许仁祖对儿子儿媳做那么过分的事儿时,还有人可以规劝;如果世子和姜嫔能早一点看清仁祖冷酷的本质,要么低头彻底顺从做好仁祖理想中的世子和世子嫔,要么学习世祖借助力量登上王位锐意改革,至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姜嫔前期性格不是那么刚烈,能像惠庆宫和神贞王后一样蛰伏,又或者有仁粹大妃娘家的过硬背景,再或者坚定不移地寻求清廷的庇护而不是因为顾忌丈夫和公公的父子情,也许也不会落得那么悲惨的下场了。
在《花儿的战争》中,姜嫔总是将要建立一个新的更强大的国度的话挂在嘴边,也将要重整内命妇纲纪的话挂在嘴边。虽然说姜嫔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但前者得罪了视权力如命的仁祖、趋炎附势的各派权臣,后者则得罪了身为内命妇首长的庄烈王后、各后宫和宦官、宫女。姜嫔的变革充满了重重阻力,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庆幸的是,后世对昭显世子夫妇的评价是正面偏多的,无论是赎回被贩卖的百姓还是抛开成见和清国通商贸易,都无不展现着俩人先进的治国理念。可以说,假设昭显世子成功继承了仁祖的王位,也许近代的李朝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而姜嫔也可能会成为李朝的武则天。但历史就是历史,假设就是假设,即使令人惋惜,后人也只能叹一声无奈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7008/6debc455104f1f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