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堡李》

安政翁实非我云步直系先祖

2022-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萍姐姐

安政翁实非我云步直系先祖

《七堡李》.探讨

【探讨】

自2001年编写《李五曰堂家谱》时,发现台山万树堂图表资料,误将先祖联翁(名銮讳联)当作是安政翁之孙,故在香港图书馆寻得《中华姓氏通书.李姓》(阮荣华著)对所集资料进行全面核对更正,并以此书引用的《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线列表,套上该书有关内容,编写出李五曰堂《世系全谱图表》。由于对象不同,引用在本册子时改称《陇西李氏谱系表》,并将云步世系分拆独立,以便各系裔子自行接驳。

今有数人观表后问及联翁与安政翁之关系,在参阅各人提供的宣纸手抄本后,发现有关抄本及南雄《李氏大宗祠》纪念刊(2006版)所记录的两翁世系,均与万树堂版本大致雷同,均与云步古谱有异。可喜的是,十年前寻觅不到的错误根源,竞能在这些抄本中悟出了眉目,人们多年来费力地多方论证,今已成了浪费精力之举。故联翁与安政翁关系的错倒,是民间传抄之误;而栋祖的迁徙时间,则是历届云步谱均未能弄清之事。今以史料为据,在本书【探讨】一栏中,试图探求各谱本不吻合之源,以解疑惑。

云步裕派竹简祖裔孙 李鸿炜 2011年元月

安政翁实非我云步直系先祖

从上表得知:联翁与安政翁是其上祖兄弟两派所出,某些版本却载为爷孙关系,不符常理。

《陇西李氏谱系考》中,清楚记录〝愬生裕,裕生宣……〞而《李氏大宗祠》等版本,其支系发展与古版云步谱却全然不同,并在宪派衍生十数世后,愬派竞不明不白地混入安政翁派系中,前辈的联翁反成后辈的安政翁之孙,不合逻辑。

史载:〝崖黎内扰〞发生在北宋徽宗崇宁初年(1102)。联翁领旨平乱时,安政翁才12岁,联翁死了58年,安政翁才出任广州刺史,方有从化系,若联翁是后辈,不符史实。

云步谱记联翁的生卒是在北宋,史实与卒年时间完全吻合。而抄本的銮公生卒却全在南宋,那有联翁出生前便接旨平乱、死后却成安政翁孙子之理?究其因是一个粗心者从〝坟碑墓志抄出〞时,将夫人陈氏的简历,误接其丈夫联翁身上;不知底细者发现有误,擅将宋仁宗〝修正〞为宋高宗、宋徽宗〝修正〞为宋理宗,联翁遂由北宋人变为南宋人;后世又强行取消宋高宗年号,以在位年序〝配合〞之,从而错上加错,三误导至与平乱时间脱节;抄本的銮公自身及子孙的长次谁属,也错倒混乱。存世百年的连环错误,再经万树堂的传播,流传海内外,讹传之广既愚弄了后世,唐室世系更平白增添十几代人。

两派裔孙混接;历史时间脱节;生卒陈冠李戴;谱记矛盾错乱,是抄本四大谬误处,且安政翁嗣子注有未考字样,〝已考〞的銮公会否是安政翁之孙也成疑问?冒失粗鲁兼后世胡乱误接,铸成了难以收拾的大错乱局,不明所以者便拜错了祖宗,安政翁实非我云步直系先祖。

《李姓》一书清楚地记载着〝伦五世孙文度……〞,但《李氏大宗祠》纪念刊中,文度却变成六世孙,加上上述错拜祖宗之误,因而后续世数全部计算错误。各版本支系不尽相同,也未必正确,为求全而凑合成总系,错误律必然更高。不少人至今仍将误抄的民国版本及纪念刊视作至圣,看来前人无心之失,再经今人传播,百年之过,将会流毒更广,误世更深。

据查,万树堂版本是从海外回传大陆,不少编谱者从新会景堂图书馆复印了这份资料并误以为据。故联网时代,慎防谬误流传,更为重要。

附记:联翁死后,其孙辈才开基形成尚书、云步等派系,但某些资料却以联翁死葬台山自居,将五邑乃至广东李氏全纳为台山派系所出,也是错拜祖宗造成之过。

万树堂版本及允成堂版云步谱,均有《陇西李氏谱系考》一文,按时间分析,应是台山李盈潘辑录新会李香介之作,文中将秦国与秦朝混淆,导至始皇未出世便统一六国,更因资料或排版之误,出现父生父、兄生弟的大笑话;李晟出生年月换算错误,与史实时间不符;李晟儿子个数、排行均与《李姓》有异,后世更在繁简字体转换时将名字弄错,故特书数字供研究谱系者鉴别。

2011年元月初稿 2月二稿 六月核校(本文原名 联翁与安政翁谁是前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