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精进·自律学习精进工具癖

学习时间保卫战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69人  悠尼成长空间

今天山山老师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学习时间。对于很多需要自驱力进行学习的人士,比如大学生、研究生、自由职业者或者在职者下班后的自主学习,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人可能学习计划制定了一大堆,但是每天迟迟不开始,结果完成的量少的可怜。有的人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到学习上,结果用力过猛,休息不好难以持久。还有的人这两种状态兼而有之,学习时间非常的不稳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保证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证我们的学习时间呢?

为什么?

我们要保证每天学习时间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只有保证了每天的学习时间,我们的学习计划才能顺利展开,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学习效果。第二个原因是,知识是有系统的也是有难度的,往往需要整块的时间进行学习。

怎么办?

这里介绍的第一个策略就是规定不工作的时间。这个策略是加拿大的一个学习大神Scott H Young在他的blog上面提出来的。他认为很多人只规划他们工作的时间,规定的时间内一旦完不成就侵占休息的时间完成,甚至有的人计划表上都是满满的工作。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拖延,注意力涣散,以及不可持续。所以Scott认为要想保证学习时间,第一件事情就是规定休息的时间。

今天山山老师就想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我们来谈谈死亡和人生。山山老师认为死亡让生有了意义。人终有一死,正是由于死亡的存在,世间有多少的人努力折腾就是为了光阴不被虚度,就是为了能够在人世间留下痕迹。如果我们是永生的呢?恐怕我们对光阴的珍惜就没有这么强烈了吧。记得有一篇文章说印度人非常不守时,作者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印度人认为人是可以有来世的,此生肉体死亡,还可以有下一世,有下下世,所以不着急。

死亡促使我们珍惜光阴。我们如果每天能够给我们的学习时间加上一个休止符,我们会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学习时间金贵,需要抓紧,拖延和注意力涣散就会减少。

此外,保证好休息时间还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做足能量储备。大脑是最消耗能量的器官。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我们不可能像体力工作者一样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不休息,这样对我们的创造力有害而无利。保证充足的休息可以让我们的学习可持续。

第二个策略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更加有利于我们形成学习习惯。我们每天在执行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再考虑在什么时间开始学习的问题,减少了认知损耗。同时,如果我们每天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拖延往往就是在我们犹豫的时候趁虚而入,待会儿再做或者明天再做这样的念头就产生了。因此,我们每天需要有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学习。

对于学习时间的固定化,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就是要制定一些应急预案。我们的生活总是会被不同的因素打扰,比如天气,孩子,配偶,工作加班,自己的身体状况等等。一旦被外力打扰,我们的学习计划就有搁置的风险。在制定固定学习时间的时候,需要考虑好这些问题,比如可以设定随机的时间,耽搁了的工作可以在随机的时间完成,或者设定学习量的最小值,在学习时间被压缩的时候,只要完成最小值就可以了。

第三个策略是制定现实的学习计划。如果我们的计划不是现实的,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在某项任务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并且最后实现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因此,我们的计划一定要接地气。

那么如何做好学习计划接地气呢?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任务目标行动化,这个我已经在《如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这篇文章里提到过。这个方法的关键就是,不是把任务进行分解,而是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行动步骤。这两个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我曾经在上面那篇文章中用过下面的例子。

公司某部门今年的任务是吸纳100个新客户,作为部门主管你会怎么分配这样的任务呢?该部门一共有5个业务员,每个人分20个,如果再除以12个月,每个月1.7个客户,大致是每月两个就可以了。这样的划分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合理,但其实很难操作,每个员工得到的还只是一个目标,并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我们说如果要达成一个客户的目标需要打20个电话和5个感兴趣的人约谈。那么我们每个月就要打40个电话,和10个人约谈,每周至少要打12个电话,要见23个人。这样是不是具体多了呢?

在进行这样的任务分解的时候,我说过需要了解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自己完成这项任务的大致流程,另一个是完成某个任务的单位时间效率。比如做包子这件事情,我们需要知道大致的流程为买菜,发面,做馅,包包子,上锅蒸这样一个流程;我们还需要知道买菜大致几个小时完成,发面需要多少时间,在这期间我一小时可以做多少馅,包多少个包子,蒸几锅。这些内容清楚了,计划制定起来就相对准确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需要把这个计划弄得有多清楚,只要大概有数就可以了。在第一次做某项任务的时候流程不清楚,单位花费的时间没有把握,计划也没有办法做好,这个都是非常正常的。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流程,效率是我们刚开始摸索的目标之一,一旦这两个目标清楚了,计划就可以比较好地制定了。

此外,流程以及效率都是会随着我们的熟练度而变化的。我们学习计划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四个策略是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有很多人觉得我们不是在说学习时间么,怎么突然之间说到注意力了呢?这是因为即使你花了比别人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也并不代表你的学习能力能提升或者你的知识量会增加。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时间是否是用在了刀刃上。换句话说,我们要的是净时间而不是毛时间。

那么有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可以提升我们的注意力呢?在很多的书籍以及个人的经验分享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注意力的建议,比如建立学习的仪式感(在学习开始之前告诉自己要开始学习了),注重休息(感觉到疲惫的时候就让自己休息,但是休息的时候是为了放松而不是娱乐,这点很重要),冥想,番茄工作法等等。

关于注意力的策略有很多,足够单独开一篇文章来进行讨论,今天我们先对注意力探讨到这里,下次再进行深扒。

第五,NLP技术辅助把握关键时刻。要想保卫好学习时间,不仅仅要善始还要善终。很多人难以善终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会稀里糊涂地就放弃了,那么如何做到克终能?在前几天的一篇文章《如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里面山山老师提到过一个把握关键时刻的方法,可以用在这个地方。现在把相关的部分引用到下面:

所谓的关键时刻就是你经常会放弃的时刻。抓住这样的时刻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在最初的时候你要倾听自己内心的语言,就是在这个时刻是你如何说服自己放弃继续工作的,你要对自己内心的这种语言逻辑有一个觉知。第二步,用新的语言逻辑来代替旧的语言逻辑。

导致人放弃的语言逻辑可以是 “明天再干吧,何必这么苛刻,今天也干了不少了”。放弃的人并不是说只有这一种逻辑,也可能会有另一种“我必须要自律,按时完成每日任务才能实现最终目标的达成”,只是后面的这种逻辑比较弱,最终被前面的这种逻辑占了上风。

在经过几次体验关键时刻之后,我们建立了这个时刻的觉知。每当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我们大脑就会自动提醒,关键时刻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更改语言的练习了,最好是利用我们内心已经有的相反的语言逻辑,就利用那个“我必须要自律,按时完成每日任务才能实现最终目标的达成”的语言逻辑。

这个关键时刻开始时,重复几次新的语言逻辑,尝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新的语言逻辑。接着,不管多晚都强迫自己把今天的任务无条件完成,来表达对新语言逻辑的服从。在这个过程中要体会感觉。

体会感觉,体会感觉,体会感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非常重要。我们有的时候做不到一件事情,并不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某个知识或道理。否则怎么会有那种“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样的说法。认知层面知道才只是开始,通过主动觉知和行动让心理层面感受到,肌肉层面感受到才是真正改变的开始。

放心,这个过程不会太久,反复几次,你就上道了,一段时间(一周到一个月),你的心理语言就会改变很多。

总结:今天山山老师讨论的是如何保证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一共提了五个非常重要的策略。第一个策略是规定自己休息的时间,让结束来赋予存在意义。第二个策略是让学习的时间固定化,减少认知损耗以及培养学习习惯。第三个策略是制定现实的学习计划,方法是任务目标行动化,应用这个方法首先要明确任务流程以及自己的效率。第四个策略是提升我们的注意力,比如建立学习的意识感,聪明地休息,冥想,番茄工作法等等,以后我们会单独讲讲这些。第五个策略是运用NLP的技术来防止我们中途放弃,觉知并警惕我们会选择放弃的语言,开始尝试用新的语言来代替,不用多久的训练就可以有效减少自己中途放弃的行为。


个人简介

山山老师,儿童阅读发展博士在读。主要写作方向为儿童家庭教育、个体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