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教育之我见

2022-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若水青卿

第一次听说“博雅教育”这个词,好像是在一档名为《硅谷来信》的音频节目里。乍听上去,感觉这个词的意思跟“素质教育”有点儿像。因为是新词,又是经验之人所言,于是我印象深刻。

再次邂逅这个词语,是在吴军的《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一书中。这次,“博雅教育”换了个名字,被称为“通识教育”或者“通才教育”(在此文中统称为“通才教育”),也让我对她有了更深的认识。

按我的理解,通才教育,是相对于我们所熟悉的文理分科而言的。与我们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就将文科、理科进行泾渭分明的划分不同,通才教育在这些阶段通常并不进行明确的文理科划分,而是讲究更广泛地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尤其是我们称之为“文科”一类的知识。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达到应用所学来管理社会和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目的。换句话说,实行通才教育是为了应用知识来改变社会,而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取得一个好看的分数。

关于通才教育的重要性,吴军在他的多部著作中曾多次反复提及。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以及他的亲人如他的弟弟,在求学过程中走的就是一条“通才”教育之路。这样的受教育历程对他们的个人能力成长与事业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是深度受益者。

另一方面,在这本《大学之路》中,吴军详细梳理了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在欧美,这段历史最远可上溯至近千年以前。历经这么久远的发展,今天的大学,无论是在硬件条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亦或是研究的学科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了最初的大学。但是,就像书中所说,“过去的大学大多实行通才教育,尤其对文科(Liberal Arts)极为看重,这个传统延续至今。”正是因为坚守了这样的传统,欧美的大学才培养了大量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能够管理社会和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社会精英。我的理解,通才教育旨在拓宽人的视野,提升人的格局,修行人的品格,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与单纯地追求考试成绩,不可同日而语。

可以说,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通才教育”尤其是“文科”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她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对文理科的既有看法,让我重新审视和思考对自身的教育乃至对子女教育的长远规划。

记得我读书那会儿,学生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真理”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多少学子因了这句话,毅然决然地加入“数理化”的大军。而这样的选择,在我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建设大潮中,也确实天然地具备了就业面广、就业容易、入职薪资高、晋升通道更顺畅的特点,很多人也确实凭借卓越的理工科实践能力,快速走上高层管理岗位,进入令人称羡的精英阶层。而这,进一步强化了后生对理工科的优先选择。时至今日,这样的选择逻辑在我们的身边依旧大有市场。

对于这种现象,我在读过《大学之路》以后的理解是,通才教育对一个人事业的影响,重点不在起步,主要是在后劲上。

在《大学之路》中,吴军引用了相关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这点。在对美国薪资排名前10名的大学名单进行对比时就会发现,学生从学校毕业初入职场时的薪资,排名前十的大学,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大学和以商学专业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外,其余几乎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和佐治亚理工等)。人们常常谈论的所谓“大藤”,即常青藤大学中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都不在其列。但是,在学生毕业15年后,那些以通才教育见长的大学,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顿,就都进入了前10名,甚至超过了以工科和商科为主的大学。
就像吴军在书中所说,收入虽然并非唯一的衡量指标,但是至少可以从收入排名的变化看出通识教育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帮助。

这也在提醒我们,通才教育注重的是长远,需要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用足够长远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教育这件事。在成人的世界越来越功利、孩子的世界越来越唯高分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下,要做到这点尤为不易。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都是强烈利己的动物,只要是有利于自身,我们就有无限的潜力可供挖掘。
因此,“不易”并不代表没有可能。恰恰相反,我们能做的,其实有很多。

比如,博览群书,就是一条简单易行,成本低,随时可实操的通才教育途径。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学校的功课并辅以适当的练习以外,留出适量的时间广泛阅读文学、社科、历史、甚至哲学方面的书籍,就是在用前人和伟人的智慧给自己做着“通才教育”;对成人来说,除了学习那些立时“有用”的知识、技能和工具,时不时涉猎一点看上去“无用”的内容,丰富了生活,增加了底蕴,说不定将来在你的人生中就能发挥妙用。

再比如,多接触社会事件,多和身边的人沟通、探讨,对相关内容进行纵向主题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通才教育”方法。

还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到各处走走,多体会各地的风土人情,多了解各方的风俗和历史,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运用得法,比之阅读的效果可能还要更上层楼。

如此种种,不可尽数。最关键是取决于你的看法:你是否认为此事足够重要;这条路所指向的远方,是否是你心之向往的方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