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代码
温度:春天般暖和
运动:慢跑10km
眼睛盯着电脑屏幕,鼠标向下滑动时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幅场景。
过生日吃长寿面,一根面条放入口中,涌进喉咙。一口气慢慢地吸,不能喘气,不能咬断面条,喉咙奇痒无比,又觉得恶心。朋友在一旁欢呼鼓舞,碍于生日的情形,只能顶着呕吐的风险不断深入。足足一米长的面条完整的塞入胃里像堆在墙角的麻绳。
朋友连忙拍手叫好:“你太牛啦!一定能长命百岁!”。
我:“难受的要死,快送我上医院”。
鼠标还在继续向下滑,始终未看到该类的结尾符。
我像吞长寿面一般忍着恶心,口中无法克制的发出一句:“哇靠”,旁边的同事淡定一笑。真是一家大有可为的公司,从业务梳理、技术文档沉淀、编码规范上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前在团队里,我是追求稳定、安全的人,代码写的中规中矩,不太敢引入新的模式和方法,来到这里却觉得不改不行。如果一味堆积木般完成需求,我在程序员的道路上将越走越窄,隐约觉得这是能让我干下去的最后一家互联网公司。可见公司的包容度该有多大。
改革,要从哪里做起呢?以前只在巨型机器的驱动下不停劳作,规范性、做事方法只需按部就班照做便是,从未刻意习得推动变革的本领。说到底,我只是踏实的执行者。
我的思维能力引导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就要具体到方法步骤。这是日后要思考的,现在暂且不论。还想提一件隐约让我产生危机感的小事。
我照着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进入到代码世界里的原始部落,修改早已锈迹斑斑的巨型飞行物。好心的同事提醒我,前面是一片雷区。那是丧心病狂的侵略主义者占领部落以后,在前方一片原始森林埋下的,目的是让后人无法靠近这里。解决办法也有,根据前端传参阅读代码中多层嵌套的if语句,但总是困难重重,搞不好会出大事。
我极其小心,一句一行的从方法头开始读起。侵略者的野蛮行为甚至触犯国际法,毫无编程思想指导。让阅读代码的人咬牙切齿。只听到“咯吱”一声,我不敢再挪动鼠标,周围空气顿时安静。
我隐约感到脚下踩到一颗雷,如果松开它不仅将我炸的粉身碎骨,连全尸都无法拼凑,还极有可能把整片森林点燃,火势凶猛到何等程度简直无法估量。我只能请同事帮我分析这段逻辑。他一眼看出,前端根本不会穿这个参数,只是虚惊一场。
这颗“哑雷”让我七年研发经验头顶直冒虚汗,顿失声色,颜面扫尽;工作三年的同事倒显得几分轻松从容。
不禁想起一篇文章的标题:“工作十年,不代表十年工作经验”。有这样一个沉重历史包袱,如果不进行改革,死气沉沉的度过三五年,确实只是工作年限的堆积,无法带来经验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