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请安
给父母请安
有次开会挨着一个老兄坐,开始前调手机静音时他的手机响了,是闹铃,我问他这点提醒做甚呢,他说是每天给老妈打电话的时间,早了她出去锻炼,晚了忙别的没空说话,这个点正好请个安,问个好。他说因为没有和妈妈住在一起,有时忙去不到就打个电话问安。正赞叹他的做法好,旁边有个姐也说她每天微信给妈妈请安,这个更时尚!
请安,指问好;请客人安坐,留客用语。明清时期“请安”为问安礼节的一种,源于明代军礼,后衍化为日常礼节,多指晚辈向长辈问好。其实请安不拘形式,对此我也深有体会,远在天津的堂姐每天给三大娘打电话,不打就睡不好~我和父母上下楼而居,在家住时每天见面,就聊些家常,不在家时有时打个电话,(但做不到每天)也不外乎问问吃的什么,做了什么……再平常不过。哪天回来晚了不到家坐会都感觉空落落的~我弟是从大学时起每周和爸妈通电话,现在外地工作成家,有了孩子,每周小侄女和爷爷奶奶微信视频又成了常态。歌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受到父母的喜爱,也是唱出了他们的心声,“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儿女多问候,说说自己,问问家人,对父母而言就是幸福了!
这是我听到和感受到的现代版“晨则省 昏则定”。这句《弟子规》里的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意思是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这是儒家的经典,至圣先师孔夫子此也有阐述,《论语·公冶长》中:“子路曰:‘愿闻子(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夫子的志向即是让老者安之,父母即是首当其冲的安之。
这在汉代的书中也有记载。当时有位叫陆贾的人,他写的《新语·慎微》中说到: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曾子是大孝子,他写了《孝经》。他的孝行表现在哪里?就在对父母的问候中,在给父母熬粥的过程中,在为父母准备被褥的过程中。我更相信,这是描写成年曾子对待老迈的父母的侍奉。可是,他为什么能做到对父母如此细心?应该是小时候培养的。
家庭是未来社会生活的缩影,你在家里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家人,未来走向社会,就可能用什么样的模式对待别人。《论语 宪问》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安人是使自己身边的人安乐。推而广之 安百姓就是使老百姓安乐。所以,古人要求对父母每天问候,实际是让孩子学会对人发出善的信息。孝敬父母,和睦家庭,那么社会也就一派祥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