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24-26章读后感

2017-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没伞的孩子和自己赛跑

今天是本读的倒数第二天了,没想到在家休息的一个周末,比上班还是忙,读书这种事情只好被排在大晚上事都做完了,孩子也睡了,时间又变得紧张起来。

今天读的是24-26章,讲的是新儒家,以及新儒家的两派,理学和心学。这两个学派是兄弟二人开创的,号称二程,理学是弟弟程颐开创的,由朱熹完成,程为程朱学派,哥哥程颢开创 的另一个学派,由陆九渊继续,王守仁完成,称为陆王学派,或是心学。

理学:

程朱学派,研究理学,认为宇宙不令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不仅仅是万物,宇宙也是如此,宇宙的理的抽象就是太极,人也是如此,也是依照着理来行事。

在程朱的系统中,这个区别相当于西方哲学中“抽象”与“具体”的区别。“理”是“形而上”的“道”,也可以说是“抽象”的;“器”,程朱指个体事物,是“形而下”的,也可以说是“具体”的。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某物是其理的具体实例,着没有如此如此之理,便 不可能有如此如此之物。一切事物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是其理。不是一切种类的物都有心有情,但却都有特殊的性,即有理。宇宙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只有理那就是形而上的世界,如果要具体到某个物质,那就必须有气,任何个体事物都是气之凝聚。

所需要禀受的人之理,便是性。理,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气使人各不相同。这与朱熹所说的恶的起源学说相呼应。

心学:

心学是陆王学派,陆九渊强调的是心即是理,理学派讲的是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但在陆这里,只有一个世界,那就是心,心即是理。而解释这一理论的,还得看王守仁(总是想起王守义十三香,这可咋整)。

王守仁,别号阳明,现代人更习惯叫他王阳明。在他的概念里,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已经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之所以有理,是因为已经有这份心,因有忠君之心了,才有忠之理,因有孝亲之心了,才有孝之理。

这哲学越读越学着无边无沿,心里没有底,也许是做理科生太久的关系,不过眼看就读下来了,还是觉得收获挺多的,却又说不出来,这大概就是道家和新儒家的不知之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