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避免未来的自己嫌弃现在的自己“浪费时间”?

那天和大学同学聊天,达到了几个共识:
1大学时光真好啊
2大学的好多时间都浪费了
3做好当下吧,不然过段时间回头看,还会觉得这个时候的自己在浪费时间。
01
在毕业一年之后,才真真切切的、心服口服的意识到,学姐学长们曾经语重心长的说过的话——上学真好,是一句多么正确的话。
关于上学多么好,在这篇文里就不多写了。
就像那个老同学说的似的,已经回不去了,就吸取以往的经验,好好过好当下吧。
这话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想我知道最近的症结在哪里了。
想着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好好珍惜大学生活。我考证书,健身,写作,存钱,谈恋爱……总之,把现在后悔当时没做的事情都做了。
但是仔细想想,当时的我的状态,也没有把大学过的很差啊。
多次拿奖学金,考了几个证,认真健身减肥过一段时间(就是没保持住),也存了钱在毕业旅行时用……
那为什么反过头来,我还是后悔自己没有足够珍惜以前的生活呢?
02
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没有量化自己的努力。
比如,量化奖学金数目,量化减肥程度和过程,量化存钱的进度,等等。
把这些事情具体化,形象化,而不是简单的告诉自己,我做成了什么事情。“口说无凭”,日后的自己光听说之前怎么怎么样啊,厉害呀,骄傲呀,不会信的。看不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她还是会认为之前的自己没有珍惜时间,没有付出努力。
那要怎么量化努力呢?
1.做记录。
日记?手账?在日历上写写画画?
无论什么形式,把每天做的事情写下来,记录下来,保存下来。这是以后证明之前努力的“证据”。
要注意记录不是仅仅写自己干了什么事情。
比如我今天跑步了,那我会在记录本上写:某年某月某日,下午6点-6:30,跑步3公里,少量出汗,脸红,心情舒坦。
如果我今天存了一笔钱,我会写:某年某月某日,存入某宝100,来源:稿费,在某宝上现有xx元。
看出来了吧,不是简单的写干了什么,而是要把心得,源头,结果等等都写下来,让未来的自己有充足的“物证”来想象或者回忆。
2.写总结
当完成第一步的初步记录之后,下一步是写能拔高自己水平的“总结”。
给自己设个期限或者周期,每隔多长时间来总结一下。
设置时间段的好处除了督促自己按时总结外,还能防止自己每天处于焦虑和不安中。跟自己说:现在什么也不用担心,一个周/一个月/三个月后答案自有揭晓。
比如在减肥一个月后,减了多少斤,体态有什么变化,心态上有什么变化,有哪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等等。
有了这个总结之后,就不用每天盯着体重秤来一两一两的称自己了啊。
如果说“记录”里写的是每天一点一滴的变化的话,“总结”就是把这些变化聚集起来,从宏观上来分析这些变化。
3.要有取舍
我分析自己长时间无缘故焦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想要的太多。
有“过去没有珍惜时间”这种错觉,除了没有好好记录外,还因为自己确实没有把一件事情认认真真的做好。
前几天看完了《创业时代》,我感慨:好羡慕郭鑫年啊。不是因为他从开头一个离过婚的落魄男,在结局时有了钱,有了白富美那蓝,而是因为他能坚持做这一件事情,就是把魔晶软件做好。
有时候想要做的事情太多,结果往往哪一件也没做成。
如果想让将来的自己不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就按照情况给事情定个优先级顺序,踏踏实实把事情一件一件做好。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