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何进无谋乱朝廷

2022-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初几开门

我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这是刘关张弟兄二顾茅庐,大雪纷飞,哥儿仨走到酒店外,听里面两个人吟唱诗句,一个是石广元,一个是孟公威,其中的一首。“我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要搁从前,声音一定拔起来。但我七十二了,压着点儿吧。我记得父亲说书时,拉长音儿,“刘备——刘玄德”。后来很多人问我:“您老父亲原来就这样吗?”我说:“不是,是怹老了,气力不行了。”我跟父亲学说书的时候,怹已然年老体衰了,一个是精神打击,就是被打成“右派”;再一个就是年龄大了,而且中风嘴歪,是针灸扎过来的。身体不行了,气力就盯不住了。我接受这点儿经验教训,现在就压着点儿说。其实我压着点儿说您也听不出来,我自个儿得暴露一下儿。连派评书上口,抑扬顿挫,我五十岁时行了,现在七十二了,所以压着点儿说,也是为了说得长远点儿。有时声音高,您不见得爱听。我就跟徒弟们说:“你们说书时一定得把心气儿放下来,心沉下来,别让心膨着。心膨着,人就膨着,书说出来也膨着,听众也跟你一起膨着。这不行。”所以我压着说不光是为自己省劲儿,而是为了让大家细细地品味《三国》。

这几句开场诗说的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芒砀山揭竿起义,打了八年的仗,创下四百年大汉朝天下。由打刘邦往下传,传了二百年,您听《东汉》,王莽弑君篡位,刘秀走国;由打东汉再往下传,传了二百年,就到了汉末三国年间了。汉桓帝、汉灵帝在位之时,奸臣贼子乱朝纲,大汉朝天下要完了。《西汉》说到刘邦得了天下,死了之后,吕后干政,她两个娘家兄弟掌握大权,这就是外戚专权。有一出京剧非常有名,叫《十老安刘》,十个老臣把汉室天下安定下来。《东汉》说的是王莽掌权,害死了孝平皇帝,建立大新朝,也是外戚专权。《三国》一开始十常侍作乱,那是宦官,今天重点说外戚。外戚专权,祸乱朝纲,在汉朝确实比哪个朝代都猖獗,都厉害。如果没有十老安刘,大汉朝传了一两个皇帝也就完了;如果不是刘秀带着忠勇的汉兵汉将灭了王莽,恢复汉室天下,江山也归到王莽手里了。汉末由于十常侍作乱,导致黄巾起义,从外部瓦解了汉朝。而何进外戚作乱,就从内部摧毁了汉朝的统治,等于权力外移,董卓进京,跟着曹操掌权,汉朝就成为一个空架子了,这就是外戚专权的后果。

何进为什么猖狂,能够制造这场动乱?何进的妹妹是何皇后,特别漂亮,给灵帝生了个儿子叫刘辨。妹妹得宠,哥哥当了大将军,掌握兵权。灵帝有两个儿子,另一个儿子刘协,他生母是王美人。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按说储君应该立大皇子刘辨,但皇上喜欢刘协,因为他聪明伶俐。刘协也怪可怜的,何皇后鸩杀王美人,一下儿孩子没妈了,就找奶奶董太后去了,刘协等于跟着奶奶长大的。奶奶喜欢他,这孩子确实聪明。奶奶就恨何皇后,不喜欢刘辨,天天在皇上面前念叨:“你要是立储君,就立你的二儿子刘协。”灵帝也喜欢刘协。如果立刘辨为储君,何进高兴,外戚掌着权呢;如果立刘协为储君,必然得除掉何进。十常侍中的蹇硕向着刘协,就跟灵帝说:“皇上,您要打算立二皇子,就得把何进杀了。”“啊,杀何进?”灵帝想不出主意呀。“我给您出主意,您让他去打韩遂。韩遂厉害,何进没能耐,到疆场上就得死。”“好,我传旨。”灵帝让何进统领兵将去打征西将军韩遂。何进一接旨,心里就琢磨:我干吗去呀?我就会杀猪,到那儿就得死。他马上上医院,大夫给他作点儿弊也比较好办,写了一大堆诊断:心肌梗塞、血压高……反正一大堆病。我就不能让他写低钾,因为我低钾(注:包袱儿)。何进把假条交给皇上,皇上看何进有这么多病,那就别去了。就这样,刘辨也没立成太子,刘协也没立成太子。

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病笃,要死。这下儿麻烦了,国无储君怎么办?灵帝就把蹇硕叫来了。“我不行了,眼看就要咽气了。”“皇上,您还得立皇子协呀,大汉朝得有一个好皇上。”“可何进不干啊,他想立他外甥,他外甥是长子啊。”“那您还是把他杀了吧。”“杀?真杀?”“可不得真杀吗?您不真杀,他死得了吗?”灵帝一咬牙:杀,反正我也活不了几天了。“怎么杀呀?”“好办。您传旨召大将军进宫,我埋伏好人,只要何进一进宫,不就把他宰了吗?”“让我杀?”“哎呀,不能让您杀,他……您就甭管了,反正您把他召进宫中,我们想办法把他杀了。”“好吧。”灵帝传旨,宣大将军何进入宫。何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接旨之后,骑马进宫。何进挺横,心想:妹妹是正宫娘娘;皇上是我妹夫;外甥是大皇子;我是大将军,掌握兵权,到宫中准是好事。他根本没想到宫里要杀他。

何进骑着马来到宫门外,必然要抬头看,这是一个自然反应,不能愣往宫里走,走到内宫门口才下马?这不行,骑着马不能穿越宫门。何进勒马停蹄一看,发现在一个犄角儿上有个人冲他直摆手。何进眼神儿不错,老远一看,是蹇硕手下的人,官拜司马,姓潘叫潘隐。这人个子不高,眼睛稍微有一点儿斜,挺瘦,躲在犄角儿冲何进一个劲儿摆手。何进纳闷儿,就提前下马了,拉着马迈步往前走,潘隐还是冲他摆手。何进拉着马就奔潘隐来了。“潘司马,有事吗?”“您千万别进宫。蹇硕跟皇上商量,以召您进宫议事为由,已然埋伏好了,您进去人头可就保不住了。”“啊?”何进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这时潘隐转身形走了。您说,这事儿好得了好不了?潘隐官拜司马,但他是太监这边的人,居然又向着外戚,来回传递消息。受什么所使?金钱所使,钱能通神啊。

何进赶忙翻身上马,马一拨头,“啊呀呀呀呀”,回归自己的私宅,没回大将军府,侍卫前呼后拥赶紧迎接。何进甩镫离鞍下马,进了府门,传下命令:“召集所有的士大夫来议事。”一会儿的工夫,来了好几十位。众人进来一看,何进面沉似水,双眉紧锁,知道有事,谁也不敢问。“拜见大将军。”“拜见大将军。”“坐坐坐,众位大人请坐。”大家落座。何进就把自己奉诏进宫,潘隐通风报信的经过讲给众人。“这些中常侍要杀我,看来咱们得先下手,不杀尽宦官,只能等死。众位看怎么办呢?”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家要杀你,你问我们怎么办,又没杀我们。谁也不说话。这时,有一人挺身而出。他一站起来,大家自然就瞧他。这人个子不高,黑胡须,正是典军校尉曹操。

曹操站起身形,一抱拳:“大将军,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话不多,非常有用,简明扼要。现在宦官从冲帝、质帝时开始掌权,已然在朝廷中蔓延了,涉及面太广了。现在您打算杀他们,杀得尽,杀得完吗?倘若走漏风声,您就有全家抄斩、灭门九族的危险。您仔细琢磨琢磨吧。曹操说得对不对?很对。前文书说过,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抱的,他爷爷曹腾是太监,自打顺帝开始就在朝中为黄门从官,陪太子读书,伺候皇上。汉顺帝在位十九年,公元144年顺帝死了,传给冲帝;冲帝当了不到一年皇上,公元145年冲帝死了,传给质帝;质帝当了一年皇上,公元146年也死了。皇帝信任宦官,这些中常侍掌握朝中大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你斩不尽,杀不绝。倘若有人走漏风声,你就完了,全族都得被杀。何进心说:哼!我是大将军,杀几个中常侍有什么了不起的?再一看,说话的人是曹操。“小辈安知朝廷大事?”管曹操叫小辈,你这个年轻人根本不懂得朝廷大事。您看,这就是何进目不识人。

现在我们对曹操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曹操从二十岁中孝廉,做郎,当洛阳北都尉,当顿丘令,后来升到骑都尉,因为打黄巾立了战功,被封为济南相,相当于济南太守。这些中常侍看见曹操就害怕,又让曹操去当东郡太守。曹操一听,不去,我还是留在京城当“北漂儿”吧(注:包袱儿),在这儿待着,我什么听不见啊?我还是当议郎吧。于是又托人走后门儿,当议郎,好知道国家大事。因为议郎是个闲职,所以没事儿的时候可以读书练武,曹操看兵书战策,学习历史知识,修炼自己,培养自己,提高自己。您看,曹操这人有胆量,有见识,有雄才,独观大略。一个人如果打算成其大事,先得琢磨琢磨自己的能耐。没有胆量,不行;没有见识,不行;没有雄才大略,不行。后来水镜先生就说,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徐庶这些人“务于精纯”,唯孔明“独观大略”。独观大略的人可不简单,老跟那小芝麻粒儿的事儿算计,这人就成不了大事。曹操琢磨,自己是宦官出身,现在外戚何进掌权,何进手下都是朝中的士大夫、官僚,都是高官子弟。曹操心想:我得跳出来,到士大夫集团这边来。

那么,曹操都接触谁呢?袁绍。《三国演义》对袁绍刻画得非常成功。后文书青梅煮酒论英雄,当刘备说袁绍是英雄时,曹操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看着挺厉害,胆子特别小,不够英雄。曹操说得非常对。您想,袁家四辈子在朝中都是位列太尉、司徒、司空的高官,攀着袁家这枝儿往上爬的人少得了吗?所以袁家势力太大了。当时皇上为了惩治外戚,成立了一个机构叫西园八校,西园八校的元帅是蹇硕,没胡子,太监,中常侍。他是上军校尉,也就是元帅,说话都尖声尖气的:“哎哟,皇上,我可要开会了,我是元帅。”(学太监说话)您说,这好得了好不了。西园八校,八个校尉,曹操是典军校尉,袁绍是司隶校尉,曹操就跟袁绍交朋友,逐渐接近袁绍,慢慢混进何进这个士大夫外戚集团。所以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今天何进回到私宅,把心腹全都叫来,其中有袁绍,有曹操。袁绍是何进特别信任的人,左膀右臂。何进一问,曹操说不行,何进看不起曹操。他哪儿知道,将来掌握朝廷命运、掌握大汉朝命运的就是曹操。所以不能瞧不起年轻人。我就特别看得起年轻人,因为我年轻时受过压制,所以我老鼓励年轻人。当然,年轻人身上有缺点,您可以告诉他,劝他改进。

何进看不起曹操,大家伙儿一看,都不说话了。何进看了看这个,看了看那个,到底该怎么办,拿不定主意。正踌躇间,外边脚步声音响。“大将军,司马潘隐到。”“赶紧让他进来。”潘隐进来了。“大将军,坏了!”“什么事?”“帝已崩。”皇上已然死了。您要听相声,架出去崩了,说的是皇上;架出去薨了,说的是王爷。“蹇硕他们已然商量好了,秘不发丧,发矫诏让您入宫商量后事,您去了就杀。”当时何进听完都哆嗦了:皇上死了,再把我杀了,你们中常侍好立二皇子协为君,把我外甥往旁边一扔,那我们何家就完了。何进眼睛都瞪圆了,脑筋都蹦起来了。

正在这时,府门外传来声音:“朝中旨意到,大将军接旨。”何进赶紧穿戴整齐,出去接旨,跪倒在地。传旨官传旨:“奉帝命,宣大将军何进急速入宫,商议后事。”这就是蹇硕他们发出的矫诏,没说皇上死,让你赶紧进宫商量后事。把上差伺候走了,何进进来了。“众位,我怎么办啊?”在座的都是何进的心腹,这些人里面还有谁?您往后听,曹操的大谋士荀彧荀文若、军师荀攸荀公达,这时都在何进手下呢;还有写讨曹檄文的陈琳,也在呢。曹操用手一指:“大将军,今日之计,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就这么十几个字,曹操说得很清楚,这就是曹操有胆识有策略。听谁的?皇上死了,也得听皇上的。你现在应该先进宫把你外甥扶正,文武官员跪倒磕头,他是新皇上了,然后再杀中常侍。皇上是你外甥,你就能够发号施令了。这时何进听了,不再说曹操是小辈了,因为现在你不杀中常侍,中常侍就杀你,形势已然剑拔弩张了。

何进看了看众人:“谁敢与吾正君讨贼?”谁敢跟我一起进宫去扶持新皇上,也就是我外甥,然后把这些中常侍都杀了?有一人挺身而出,一抱拳:“大将军,请您借我五千人马,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众人一看,说话之人正是司隶校尉袁绍袁本初。袁绍模样不错,比曹操个儿高,比曹操富态。很多人评论说,从这儿就能看出曹操有胆识有谋略,而袁绍是匹夫之勇。也有人评论说,袁绍已然很不容易了,他敢挺身而出,借五千精兵,正君杀贼,也就知道他有胆量,能带兵,会打仗。“好!”何进下定决心了:“袁绍听令。给你精兵五千,马上披挂整齐。诸位,随着我进宫扶立新君,诛杀中常侍!”

袁绍袁本初赶忙点齐五千精兵,顶盔贯甲,罩袍束带,拴扎什物,全身披挂整齐。五千精兵点好了,像荀攸、郑泰、曹操这些心腹人都跟着何进,在何进的私宅外拢丝缰认镫扳鞍上马,带领兵将,“哗……”就奔皇宫来了,一直杀进宫中。这一手儿是蹇硕他们没有预料到的。突如其来的五千精兵,都是御林军,冲进宫中,来到灵帝的灵柩之前。灵帝死了,还没埋呢,秘不发丧嘛,但灵柩在宫中停着呢。来到灵柩前,众人带兵分头守住各个要处,“欻”的一下儿就站严了。何进冲入内宫,找妹妹何皇后,看见了外甥刘辨。“请更换朝服。”戴上冲天冠,穿上赭黄袍,腰横玉带,足蹬无忧履,就不管尺寸大小了。刘辨多大?十四岁,他兄弟刘协九岁。何进愣把刘辨架到灵柩前,往灵前一坐,然后何进带着文武官员跪倒磕头,参见新君,把刘辨立为少帝,皇上算是立起来了,有皇上就好办了。说书常说:“军中不可一日无帅,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文武百官这才知道灵帝已然死了,拜见新君之后,刘辨就算当皇上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少帝。

何进马上传令:“袁绍听令。”“在。”“马上指挥御林军捉拿蹇硕,杀尽中常侍!”“遵令。”袁绍带领御林军到内宫去杀中常侍。好找啊,声音也好认,都是阉割了的,生理上有变化;而且还有一个特点特别好找,没胡子。这要是从小有病没胡子,就麻烦了。袁绍带人到后宫一杀,大家全都找蹇硕。“先找蹇硕!”“先杀蹇硕!”蹇硕早就得着密报了,赶紧奔御花园跑,跑到花阴底下,前边还有一个没胡子的。“哟,你怎么在这儿呢?”郭胜,也是十常侍之一。“你干吗来了?”“袁绍带人要杀我。”“干吗杀你?”“说咱们掌权啊,要杀他呀。”“是啊,谁让你出这主意的。”“嘿,其中也有你呀。”“是有我啊,但你干吗往这儿跑啊?”“我只能往这儿跑,他们都在找,找咱们没胡子的。”“就你没胡子啊?你往那边瞧,那儿还有没胡子的呢。”蹇硕一回头,郭胜把宝剑亮出来,“噗”,这叫中常侍杀中常侍。本来十个人是一伙儿的,结果郭胜把蹇硕杀了。这时,张让跑过来了:“你怎么杀他呀?”“不杀他,咱们活得了吗?”张让真聪明,说:“行,你赶紧带着蹇硕手下这些人投顺大将军,我求何皇后去。”

少帝刘辨已然被立为皇上,他母亲何皇后就是太后了。郭胜带着手下十几个太监投顺何进,咱们就不表了。单说张让带着这些太监来到内宫,跪倒在何皇后面前,就是少帝刘辨的母亲、灵帝的正宫娘娘、何进的妹妹,从小吃肉皮美容的这位。“我等参见娘娘。”“哎哟,什么事儿啊?”“娘娘,打算害大将军的,那是蹇硕一个人所为,跟臣等无干。没想到袁绍给大将军出主意,带着人进内宫要把我们斩尽诛绝。求娘娘怜悯。”何皇后低头一看,心说:要没有他们,我能进宫当娘娘吗?要没有他们,我能享受这荣华富贵吗?我不就只能在家里拔猪毛吗?现在我在皇宫内院,享多大的福啊。“行了,你们起来吧,自有本宫做主。”“谢娘娘。”这些太监全都爬起来了。“来呀,宣大将军进宫。”张让横了,知道有娘娘做主了,马上出去传旨:“娘娘有旨,宣何进入宫进见。”

声音传到何进的耳中,何进一听,虽然她是自己的妹妹,但她是君,我是臣;现在她是太后,我是大将军。“臣遵旨。”何进迈大步“腾腾腾”来到妹妹面前,君臣之分,跪倒在地。“何进参见娘娘千岁千千岁。”“大将军,你怎么能忘本呢?咱们今天的荣华富贵,还有你手中的兵权,哪儿来的呀?”就这一句话,何进说不出话来了。“大将军,蹇硕要害你,我知道,但蹇硕已然死了,你可以把他的家族全都斩尽诛绝,可别人没招你没惹你呀。出宫去吧,千万不要再杀别人了。”“臣遵旨。”不杀了。何进退出来,头一个迎上去的就是袁绍。“大将军,如何?”“害我的就是蹇硕一个人啊。娘娘有旨,杀蹇硕,灭其族,其余人无干。”“啊?您现在不杀他们,将来必遭大祸!”“不要多说了,走吧走吧。”所以说何进无谋,引起这场大乱,汉朝的天下就要土崩瓦解了。众人没办法,何进带着这些心腹离了皇宫,回到大将军府。至于灵帝如何入土,书就不说了。

第二天早朝,何皇后,现在应该是何太后了,封何进为参录尚书事。前边说“党锢之乱”的时候说过,汉朝最高的权力机构叫尚书台,录尚书事就是最高权力者,后来曹操、诸葛亮都当过录尚书事,只有当了录尚书事,才能掌握国家最大的权力。何进本来是大将军,掌握国家的兵权,现在又封他参录尚书事,可以进尚书台,跟其他尚书事一同管理国家大事,权力合一了。何进跪倒在地:“谢娘娘千岁千千岁。”何太后又把张让这些人全都封官。因为新君即位,文武官员官升一级。何进挺高兴,没事了,蹇硕他们家该治罪的治罪,自己还进了尚书台,当了参录尚书事。

单说张让回到自己的住处,就有人来找他。“董太后传旨,请您进见。”张让心说:这位又找我来了,准是争权,赶紧去吧。董太后就是灵帝之母、解渎亭侯刘苌之妻,后来汉献帝刘协刘伯和的奶奶。这奶奶可闲不住了,把张让叫来了。“参见娘娘千岁。”“张让,现在刘辨当了皇上,何进做了参录尚书事,本来他又是大将军,何进的妹妹当了太后。这都是他们的了,我跟二皇子可怎么办呢?”董太后跟张让要主意。张让赶紧跪下了:“娘娘,我给您想个办法。您可以垂帘听政,可以传旨封二皇子协为王,还可以重用您的娘家兄弟董重将军,还可以再重用臣等。您不用发愁,照样能掌握大权。”“好,你这个主意不错。”

第二天,董太后鼓动自己的孙子少帝刘辨升坐早朝,虽说刘辨现在是皇上,但终究也是她孙子。少帝升朝,董太后坐在后边垂帘听政。“皇上,你是先帝之子,你的兄弟刘协也是先帝之子。你现在是皇上,应当封他为王。”那刘辨能说什么?没得说呀。“您说该怎么办呢?”“封他为陈留王。”少帝马上传旨,封刘协为陈留王。“封我兄弟。”“奶奶,您说封什么呀?”其实原话不是这么说的啊,但这么说有意思。皇帝在宝座上回头管这位叫奶奶?没这么叫的。谁最大?君最大。“你旨下,封我兄弟董重为骠骑将军。”少帝就得封。董重跪倒在地,他是董太后的娘家兄弟,被封为骠骑将军。在汉朝末年,掌握兵权最大的官衔就是大将军,其次就是骠骑将军。当然不能封董重一个二大将军,只能封为骠骑将军,权力仅次于何进。然后董太后让少帝传旨,让张让这些中常侍们参与国政,张让他们又能折腾了。别瞧蹇硕死了,这些宦官照样参与国政。这下儿董太后高兴了。

董太后回到后宫,搂着孙子刘协乐啊,从小把这个孙子带大的,没妈的孩子挺可怜的,现在封为陈留王。这时候,有人进来了。“娘娘,太后预备了一桌酒宴,请您去赴宴。”“不去。”“您不去可不行,那可是太后。”“唉!”董太后长叹一声。走进来两个老宫女,一边一个,把董太后一架:“得嘞,老千岁您请吧。”愣把董太后架出去了,一直到了何太后的宫中。何太后一看老太后来了,起身相迎,满面春风。“您来啦。”董太后心说:什么叫您来啦?这叫什么辈分呢?董太后往这儿一坐,看酒宴已然摆上,真不错。我不会背菜名儿,您琢磨去吧,反正没有熬白菜,也没有汆丸子,都是宫中非常好吃的东西。再说,何太后她们家是宰猪的屠户,起码也得是个全猪席吧。肘子得有几个,什么水晶肘子、蜜蜡肘子、锅塌肘子的,相当漂亮,色香味俱全。何太后也不说什么,就是一起吃,敬敬酒。

“酒至半酣”,这是《三国演义》原文。喝得差不多了,何太后起身斟了一杯酒,走到婆母面前:“千岁,敬您一杯酒,我有几句话说。”“说吧。”董太后有点儿来劲儿,我兄弟是骠骑将军,我亲孙子是陈留王。“汉家多灾多难,我想问问您,当初吕后专权是什么下场?”“哎哟,吕后专权是什么下场,你应该比我清楚,你比吕后还吕后呢。”何太后捺住寒气儿:“千岁,吕后重用娘家兄弟,最后旨下杀了千余口。”因为吕后专权、外戚专权,十老安刘,汉室天下稳定了,把吕后她们家杀了一千多口。何太后接着又说:“这可是前车之鉴。我劝您啊,朝中大事不是妇人该管的,咱们还是别管了,让这些士大夫、元老和朝中的官员去商议策定,这是国家之幸。您说,我说得对不对呀?”对不对?对,但她自己可不是这么办的,口是心非。儿子刚当了皇上,就封娘家哥哥为参录尚书事,一个杀猪的能有这么大本事吗?你既然劝董太后,你自己就别这么办啊。

那董太后能干吗?“你劝我不要管国家大事,你干吗呢?你鸩(zhěn)杀王美人,以为我不知道吗?”这句话等于给何太后来了个嘴巴。宫中都知道何太后鸩杀了王美人,就是刘协的母亲,但谁也不敢说,董太后今天张嘴就说出来了。《三国演义》的字音很有奥妙,正确读音应该是鸩(zhèn)杀,但从董太后嘴里说出来就得是鸩(zhěn)杀,枕头的枕,一语双关。董太后滔滔不绝:“你太恶毒了,竟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来!仗着你儿子是皇上,你哥哥是大将军,你还封他为参录尚书事,现在欺负我一个寡妇。好哇,我不怕你,我兄弟是骠骑将军,带兵要是打算取你哥哥项上人头,易如反掌!”一翻巴掌,我兄弟就把你哥哥的项上人头拿下来了。董太后有点儿鬼迷心窍,骠骑将军的官职比大将军低,怎么可能一翻巴掌就取何进的人头呢?这就是不服柴,这是北京话,意思是你一个女的有什么了不起呀?我也是女的。终究刘辨还是我孙子呢,你丈夫是我儿子。

何太后听完,把脸往下一沉:“我好言对你说,你干吗跟我瞪眼?”“我跟你瞪眼?你家不就是宰猪的么?要不是我抬举你,你能当娘娘?我告诉你,我不怕你!”“哟!你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镇藩妃么?”“好哇!”二位打上了,她给她一个嘴巴,她又还她一个嘴巴。这时张让正在外头呢,赶紧进来。“得嘞,二位,您消停消停,您也消停消停。”带着几个太监,把她们分开了。这边安慰何太后,那边把董太后劝回去了。“您别生气了。”“哎哟,气死我了……”

当天夜里,大将军府有人敲门。“太后请您马上入宫。”何太后生气啊,好哇,竟敢这么对待我。何进进宫,跪倒在地:“参见娘娘千岁。”“你坐这儿,我告诉你。”何太后就把白天和董太后酒宴上打架的事说了。“请太后旨下。”“不用我传旨了,你说该怎么办吧,得把我胸中这口恶气除掉。”“您放心,这事我能办。”何进出来了,马上回家召开紧急会议,把这些能说会道的、能出主意的大臣全都请来了,大家商量好了主意。

何进已然是参录尚书事了,第二天就把朝中最大的官员全都请来了,请少帝升殿,文武百官跪倒在地,山呼万岁,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退立两旁。何进不等外甥说话,自己先说:“众位,本将军参录尚书事,有权商议国家大事。现在三公都在,文武百官也在。先帝已去,先帝之母本是解渎亭侯刘苌之妻,一镇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大家看应该怎么办呢?”这些人头天晚上已然背好词儿了,训练好了,你一言我一语。“大将军,您说得太对了,马上把她轰走吧。”“她不宜在宫中待着。”“那时候先帝孝顺她,让她当太后就够可以的了,现在先帝都归天了,她算什么呀?”“一镇藩妃,让她回家吧。”何进问:“她老家在何地?”“回大将军,在河间,您预备一辆车把她送回去吧。”何进马上传令,车早就预备好了,到后宫就往出架。“您走吧,细软之物我们收拾,给您送回娘家去。”然后何进传下第二道令:“既然董太后都不宜在宫中居住,那他兄弟呢?”旁边立刻有人说:“大将军,他根本不够格,您应该马上把骠骑将军印绶收回来。”何进命人带禁军到骠骑将军府把董重的印绶收回来,不能让他当官了。

那边已然把董太后送走了,这边带着兵就上董重家了,往门口一围,高声喊嚷。“将军,外面嚷呢,让您出去。”“让我出去干吗呀?”“宫中来人了。”“那你快去问问他们要干什么。”这位撒腿往外跑,问明白之后回来了。“将军,跟您要印绶。”董重拿着印绶,印是官印,绶是上边的带子。“就是这个啊,我不要了行不行?”“不要都不行,您看外头那势派儿。”“我明白了,这是要我的项上人头。”外面这通嚷啊,声音大呀。董重心想:得了,我也没法儿活了。他攥宝剑把儿按绷簧,手拿宝剑,“噗”,自刎了。外边还嚷呢,管家出去了。“您别嚷了,人都死了。”“胡说!”“您看着,一会儿就举哀。”果然,董重家里哭声震动天地,家里人能不哭吗?外面一听,里面确实举哀了,赶紧禀报何进,董家这枝儿就算废了。

中常侍真有主意,张让马上跟段珪商量。“董家完了,咱们还得找一枝儿。”“哪枝儿?”“大将军何进。”“他可不待见咱们。”“找他兄弟何苗。”“能找吗?”“嘿,投其所好哇。何苗喜女色,喜古玩,喜美玉。”“哎哟,这可好办。美色咱们也巴结不上了,把漂亮的全都给他送去。”这是太监的实话。汉玉已然相当讲究了,几个人把手里的宝贝都给何苗送去了。何苗一看:“好啊,你们还得想办法哄哄我娘。”“不知道您母亲舞阳君喜欢什么?”“money。”(注:包袱儿)“那好办。不过现在美金也不高,欧元好像不到十了,八了吧?”“甭管给什么,金银财宝,是钱就行。”何太后的母亲还在呢,封为舞阳君。就这样,这些中常侍巴结何苗,给何苗又送美色,又送古玩,同时给他母亲送去整箱的金子、银子。所以说张让他们虽然失去了董太后这一枝儿的势力,现在又巴结何太后。何苗又撺掇他母亲进宫,在何太后面前给这些中常侍说好话,他们仍然掌握宫中大权。

这年六月份,何进派人到河间把董太后鸩杀了,下毒药把她害死了。害死之后,灵柩运回京城,葬在文陵。这件事就传出去了,都说董太后死在何进之手。这些中常侍就嚷啊,不甘心,惦记杀何进;何进也不甘心,惦记杀中常侍,那就看谁能杀得了谁了。何进的亲信是袁绍袁本初,袁绍来找何进。为什么找何进呢?因为何进不上朝了,他也有点儿害怕,托病不出。“大将军,您为什么不上朝呀?”“唉,身体不爽。”“您不爽也得爽啊,现在张让、赵忠他们都嚷嚷动了,说您害死了董太后,要跟您没完。”“没完又能怎么样啊?”“您还得想办法把这些中常侍都杀了,杀了他们才能太平呢。”“太后不让。”“您得想办法让啊。”何进跟袁绍这一商量,何进的家人马上给何苗送信,何苗就对他母亲说了,他母亲就进宫给张让他们说好话去了。您瞧,连何进的家人、亲信都向着太监,何进这人缘儿怎么混的。何太后面前跪了一大片,求她保护。何太后说:“好吧,我有办法,宣大将军进宫。”这时候,何进来了,想让太后传旨杀这些中常侍。何太后早有主意了,何进还没张嘴呢,何太后先说了:“大将军,汉家自古以来就重用中涓,现在先帝刚刚去世,你怎能这样对待这些老臣呢?”说到这儿,何进没主意了。这种没有主意没有胆识的人掌握朝中大权,您说,汉朝好得了吗?何太后说完,把何进轰出来了。

何进出来,告诉袁绍:“太后不让杀。”袁绍说:“您要是不杀中常侍,灭族之祸至矣。”“那怎么办呢?”“我给您出一个主意,您马上传檄文,召天下英雄之士来到京城诛杀阉竖。”阉是阉割的阉,竖是竖子的竖。阉竖就是骂人,骂这些宦官呢。您都知道何进无谋,天下大乱,董卓进京。实际上这个主意是谁出的?袁绍出的。这主意出得太次了,杀这么几个中常侍,还得让何进传檄文于天下。因为那时候没有Email,也没有电话会议,发个微信都不行,所以只能传檄文。何进派人骑快马到各藩镇去传檄文,你们可以带兵进京,把这些宦官杀了。

袁绍这一出主意可了不得了,董卓进京,天下可就真正大乱了,这才有馈金珠李肃说吕布、十八镇诸侯讨董卓、刘关张二次出世、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等等热闹节目,尽在下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