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读评

读评《就怕你胸怀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

2018-09-18  本文已影响46人  笔立悟_Believe

原文/良大师;读评/磐石

创业成功人士我认识的不多,失败的人我却认识一箩筐,想知道他们的共性吗?那就是:“胸怀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

01

6年前,我就任营业部总监时,急需一个助理。刚在内部网挂了招聘信息,产品部的老总就把他的助理推荐给了我,说此人如何如何优秀。我面了试,那小伙子确实感觉不错,能说会道,知识面广,而且貌似很上进。我当时纳闷为啥这么好的人才,人家不留?

(【评】外界急切推荐给你的人或者东西,一定要当心,直接拒绝一般没错。如果没法拒绝或者自己还感兴趣,那请留一百个心眼,做好调查再调查,探清事情再说。作者的最后这一个纳闷就是朴素的原理,这么好的人或者事物,为什么人家这么着急往外推呢?举一个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是相亲的故事。有次媒婆到我堂妹家,推荐一个小伙。这小伙长相和家庭条件都还可以,我们也挺喜欢。但是媒婆有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这人家盼着早点结婚,越快越好,巴不得把这心思了了。没过两天,媒婆很勤快的又跑到堂妹家“催婚”,怂恿着堂妹赶快和那小伙见面、建立感情,快点结婚。我提醒家人注意,然后大家一起去摸那小伙的底,才发现那小伙身上有病。)

但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明白了原因。那助理的知识确实太渊博了,对BAT的战略规划如数家珍,对各种创新模式了然于胸......但要命的是:他却很难按我的要求处理好任何一件小事。写的邮件总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领导来调研开会,他总是高谈阔论,而忘记端茶倒水和会议纪要才是他的本职工作;写年终预算报告,第一页的数据就错了,叫他修改后,发现后面的数据还是错,问他原因,他说我只让他改了第一页的数据......老天爷!后面的数据都来源于前面的推导,前面改了,后面当然也要跟着改!

(【评】我不排除有像作者这样说的人,但我的过往告诉我,这样的人其实比例并不高。因为人群分类属于正态分布,这种有些极端的人毕竟不属于分布的中心区。恰恰相反,我的感觉是职场上知识渊博,熟透战略规划,了解创新模式的人并不多,而安于做些小事、不敢高谈阔论的人倒是不少。毕竟我们的传统教育,从我们幼年开始,就教育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关注细节、少言多做……作者提到的这位助理,能够有渊博的知识,想必定有耐心、细心才能记住那么东西。而且助理还能如数家珍的高谈阔论,想必逻辑条例、言语造句应该不成问题。所以在作者笔下的这位助理,在我眼里,却是个不合乎情理的矛盾体,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把他过往工作中讨厌的两个人结合到一起,塑造了这么一个助理。一个是作者讨厌的那种高谈阔论的人;一个是作者讨厌的能力很差,语句不通逻辑欠缺的人。不过,我理解作者的内心痛苦,就好比我一样,在工作生活中,我宁愿遇不到高谈阔论的人,也想拥有做好每件小事的人。一个人,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细心周到,是你不管走向何方、登上多高的起点和基石。)

我怂了他,他很不happy,第二天就向我请辞,理由是:“现在干的工作都是些针头线脑的小事,觉得没啥发展机会,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我没有挽留他,无论我说什么都会成为洗脑的嫌疑犯,所以由他觉事吧......

(【评】客观上讲,仅凭这段描述,我觉得作者和助理在去留这件事情,和两人工作关系的处理,并不是很妥当。首先从作者来讲,身为平安的高管,还是要理解年轻人挣扎向上的渴望和不易。在平时,如果看到助理犯的这些错误,及时指出来,教导他、引领他,正面积极告诉他,只有先处理好小事,才会更快被赏识,而不是只闷着在网上写文章。“救回”一个人的价值,远比写篇文章价值大的多。换做是我,领导对我如此正面坦诚、真心帮助,我定当感激的不要不要的,立马悔改。年轻人最缺乏的是职场的温暖和及时的引领,他们在自己有限的认知范围里,按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拼命冲,这不构成厌弃他们的理由。其次从助理本身讲,年轻人要反思作为涉世未深的我们该如何快速的成长。给两个秘诀吧,第一个是多获取信息:多看书(明白外界运行的正常规律)、多和周围人尤其是领导交谈(不要怕,绝大多数领导喜欢阳光向上的年轻人)、多反思(大脑加工产生的属于自己的信息);第二个是总结和调整:在获取的信息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制定行动计划,培养习惯,进行提高。然后再打开自己身心眼耳,获取外界和内心的信息,再分析总结,进行行动调整,不断的自我完善。这可是我个人多年快速成长、不犯错误的秘诀哦。所以这位助理,应该在闹得和领导诀别之前,多主动和领导沟通沟通,坦诚谦虚,多榨取点经验,两个人的关系也许就打开了另外一番明媚的天地。可能这位助理没有发现,他的领导,也就是这位作者,已经是专栏大咖,还要出书呢。唉,可惜了可惜了,白白浪费前世修来相遇的这段缘分。如果助理按照上述努力过,还是觉得现在干的工作都是些针头线脑的小事,觉得没啥发展机会,能力也得不到提高,那的确可以勇敢去换个工作。年轻人,请记住,个人能力再强的领导,再怎么会高谈阔论画饼给我的领导,都不是我亲爸爸,我们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韩信当年不也是无法专心当好一个兵嘛,到处蹭机会碰新领导,高谈阔论,急谋高就嘛。再看看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他也坦诚的说自己连枪都不会开嘛。这件小事,主席都做不到,哪个敢说他不能做主席?如果领导内心其实就是希望有个安心为他打杂的助理,那么这位助理可以勇敢寻求更有挑战的未来。)

02

最近写了几篇热文,吸引了一些年轻人来撩我。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我在500强经历的那些“大事”,都想让我分享一下做大事的经验和干货。于是我说: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大事,也没什么绝招,你要做的就是把一件件小事做好。说这句话时,本想装逼包装下,可觉得还是这样平铺最好。然而,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受年轻人待见。他们找我要武林秘籍,我却告诉他们:“太极只适合健身,不适合打架。”这当然让他们失望……但实际情况即如此:工作就像两个流氓打架,你却当成高手对决。当你还在纠结是用“双峰贯耳”还是“十针手”时,别人一通王八拳已将你撂倒。当你真的做成一件所谓的大事时,你就会意识到:这简直是黑屋子里的群殴,当你获胜走出,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几拳放倒了对方。

(【评】作者的意思就是,年轻人啊,不要这么心浮气躁的急于求成的问我做大事的秘诀,好好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吧,这其实就是做大事的秘诀。我个人感觉这位作者,这位公司的领导,好像的确缺少耐心,如果这位领导对他过往的成功再深入分解和总结一下,那就妙不可言了。比如这位领导可以把他的一件成功的大事拿出来,分解出这么几个内容:背景、目标、计划、执行、结果、经验总结。然后就每个内容讲讲平安或者他自己怎么处理的,比如目标怎么定的,逻辑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执行的过程中是如何保证按计划做的,怎么监控执行过程的,有什么阻碍,遇到阻碍怎么办等等。这样写出来,年轻人一看,就会胜读十年书,他们会把你的文章当做武林秘籍,去面对今后他们可能会遇到的商业案例。既然作者说大事是做好一件件小事,那么大事和小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怎么通过做小事办成大事的,做这些小事有哪些经验等等。这些写出来,就是武林秘籍,就是双峰贯耳,就是十针手啊!王八拳也是一种拳,也可以编辑成谱,教会我们年轻人以后学会使用。到此,给两点建议吧:1、领导,是服务者,是和手下的共同体。手下事情办成了,领导才会轻松。分配任务给手下、引导手下不断提高的时候,不能就一句话,要分解,要告诉步骤,要告诉注意点,这样才是合格的领导,而不是甩手掌柜。2、怎么做小事,也是有很多东西挖掘的,值得写出来教育嗷嗷待哺的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如果一个在职场多年的人,反思他的过往,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甚至说做事简直是黑屋子里的群殴,当你获胜走出,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几拳放倒了对方。那我猜这可能是平时总结不够。一草一叶晓天下,一时一事有大成。)

03

我在500强是做成了几件所谓的大事,可回想起来全是些苟且不堪的碎片。做销售总监时,拿下一个几千万的大单。这背后却是和产品部门上百次的邮件沟通、与客户各个层级的关系梳理、对投标文件每个字的拿捏......在总部搞一个创收项目,为公司带来近50亿的业务收入。这背后却是无数个追踪表格、电话沟通、激励文案、机构走访与宣导......再后来,和世界著名咨询公司一起为公司做战略规划,项目将决定这个金融帝国的未来走向。这真的是年轻人都向往的大事吧。可6个月的项目期并没发生什么大事,有的只是每天23:00定时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千个访谈纪要、上百次的方案修改意见、一次又一次内部PK会议......也许你会以为这与职位有关,级别很高的人是不是就能摆脱繁琐,闲庭信步?其实还真不是这样。我算是比较接近核心圈的人,以我的观察,即使这个金融帝国最高的几个领导人,也并非向你想的那样意气风发、运筹帷幄,他们每天面对小事的数量更是我们几何倍数。而他们要做的,也仅仅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评】亲爱的作者啊,上百次的邮件沟通、与客户各个层级的关系梳理、上百次的方案修改意见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关心的地方啊,可以从里面挖掘出一大箩筐教导我们的东西。比如说邮件沟通中,有没有技巧和注意事项;如何和客户各层级进行沟通,方案修改的技巧有哪些等等。武林秘籍也是又一招一式这样一页一页的编辑而成的。我见过很多有心的作者,他们专门会写如何高效处理邮件、如何处理客户关系、如何记笔记,这些都可以单独出书的。反过来想想,我们年轻人的确心里要有一杆称,大事的做成,真的是靠长期做好与之相关的小事,积累而成的。老话说嘛,积累跬步,才能到千里外。我们的心要更平静点。这么一说,是不是突然有点耐烦我们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那些繁琐的事情了?哈哈,我就是。不过我们要追求的是快速高效的解决繁琐的事情。)

04

先抛开多大的成就不谈,其实你只需要对待工作投入一点、严谨一点,持久一点,足以让你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马未都讲过,他收藏一些木器,损坏时经常会找一个师傅来修理。虽然那个师傅报价比市场行情高出一节,但他认准了,从不更换。那是为什么呢?原来,马爷曾有一把黄花梨木椅,不小心碰掉了一个缺口,在别人的介绍下找到这位师傅。按说补救措施如何完美,都不可能恢复原样。但那师傅硬是在一堆废料里寻找颜色、花纹都相近的材料。虽然补椅子一个时辰即可,但那师傅找料就找了三天,终于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椅子本来的面目。你看,真正的手艺并不在于出凡入胜的高超技艺,而在于以客为尊的投入态度以及细针密缕的严谨作风。

(【评】换做是我,我不会一直找这个比市场行情高出一节的师傅。我会准备两到三个师傅,分好梯队。如果是一般的修理,我就找一般的师傅;如果是需要完美的有难度的修复,我再找马末家的这位师傅。我的意思就是,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不能拿T台的衣服穿到平日大马路上去,更不能美其名曰:逼格。另外一点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手艺其实在于出凡入胜的高超技艺和以客为尊的投入态度及细针密缕的严谨作风。我们写文章陈述见解,想要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不能忘记或排除既存的观念来凸显自己的见解。运营公司也是这样,既要产品好也要服务好;招聘人员时,既要技能好也要品行好,缺一不可。)

在职场也是如此,最终能走向金字塔顶端的人,不是那些看起来文韬武略的人,而是那些往死里嗑的偏执狂。我在平安所见到的顶级高管多数如此。我曾无意瞥见某位总裁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纪录着每次会议的细节,里面还夹杂着图形和表格,真的可以和90后的手帐媲美;我也曾和某位总经理去机构调研,两天走了七八家机构,每家机构的发展情况他都了然于胸,报告中的细小错误,也都能马上指出。当你和这些人接触后,你就会明白,只有屌丝们才动不动指点江山,大人物只说细枝末节。

(【评】不敢苟同,这结论不完全正确。首先肯定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意思,也就是说大领导也是需要注意细节的。但读者不能认为,只有重视细枝末节、认真做笔记就能做上大领导。我不知道作者说的文韬武略、指点江山究竟是什么才能,在我眼中,可能是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洞察细微,真知灼见等等。那么,哪个真正的领导不有具备点文韬武略的范,不具备指点江山的才能?现实中,如果真没有这能力,其实很难做上高管的。建议这样正确的解读:1、对自己的工作里的细节了解透彻,是登向高位的基础;2、登上高位后,也要注意和处理好细节;3、如果想做更优秀更杰出的领导者,最好还是通过各种修炼,让自己变得文韬武略,能够指点江山。)

05

有人会站出来说:“投入一点、严谨一点、持久一点”我当然知道,可我不感兴趣的事,我就是无法全情投入.....这并不奇怪,我们多数人都无法忍受枯燥。人类作为从草原上进化而来的物种,对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事情总是排斥的。所以,你对打游戏感兴趣,因为它会给你即时回报,打完小怪打大怪,层层升级;所以,你对手头的工作不感兴趣,仿佛你在打一头看不见的怪物,你不知道多少拳才能将它放倒,甚至你的拳头是否打中了它,也是个未知。

(【评】有这么几点想法:1、最好一开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2、如果找不到,也不要放弃不停的探索;3、无论是从事自己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的,时间久了,都会有枯燥期。那么可以把每日从事的工作进行变换角度和方式对待。比如,干完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做是打掉一个怪物;也就是说,让这头怪物细化切割,变得可见。也可以组合和变换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举个我的小例子,以前我的工作中,几乎每天都是对着电脑,眼睛容易疼然后头疼,最后就无比烦躁,毫无趣味可言。经过慢慢思考和调整,在每天工作里加了不少小技巧,哎哟,工作有趣多了,至少不烦躁了。这些技巧中比如说有:1)、不是全天坐着,可以有段时间站着办公。怎么站办公室站着办公呢?亲们,你们先自己动脑子想吧。2)、走动式管理。每天加入一段时间,在办公室里走到对应的项目成员那,和他当面沟通,安排和跟踪计划,分配和决策任务。4、最核心的是你的人生或者工作目标是什么?)

但为什么一小部分人能够做到非人类呢?原因就是他们设计和运用了自我激励。知识大V李笑来讲过他自己的事,当年为了进新东方,必须在TOEF/GRE考试中拿到高分,而想拿高分就必须背会2万个单词。要知道背单词对所有人来讲都是反人性的。

但李笑来想到进入新东方能拿百万年薪,那么每记一个单词就相当于50块钱,这生意划算啊,所以他就欣然投入到背单词这枯燥的事中。也许你觉得这很阿Q,但我告诉你一个真理:很多时候,想把事做成,就要和大脑玩些小猫腻。

(【评】 先不说究竟怎么做到非人类的坚持,就作者提到的小方法:设计和运用自我激励,还是不错的。赞同。最主要的是,“设计”和“运用”这两个词,能够拉开人和人的差距。一个巧妙的,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自我激励方式,能够有奇效。但是怎么获得这奇效的自我激励方式,就靠每个人的修行了。举个我个人真实案例——跑步。我用了5年时间逼自己喜欢上跑步,结果到了2018年5月份,一点毛用么有。其中尝试了各种方法,每天早上跑,或者晚上跑,每周跑一次,周末跑,健身房室内跑,哎哟,没有一次能坚持一个月的。但从6月份开始到现在13周,共跑了161.62公里,每周平均跑12.4公里左右,现在每周都盼着跑想着跑,不跑浑身痒痒。怎么坚持的呢?哈哈,我日记里有。我给自己的妙方法取名“跑着玩”。)

就像我写文章,开始时每个词都是一次便秘的经历,但一想到每1000字就离出书近了一步,马上就会逼着自己忍受这种非人性的煎熬。而且,慢慢随着水平的提高,文章会被一些大号转载,也会收到一些打赏,这种外部激励会进一步催化我的坚持与投入。我想这种内外激励的循环应用,就是那些精英们不断精进的秘密吧。

(【评】作者的陈述,的确是符合行为学、心理学、成功学都证明有效的一个方法:将长远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逐步实现,能使自己在枯燥漫长征途中走下去。心中有远大目标,但着眼于近期的小目标,会让人心里感觉踏实,逐步看到付出和收获,所以容易坚持。加上设计和运用自我激励,将小目标实现的过程和形式,充满趣味性,那是锦上添花,会让征途一路阳光一路歌。)

意志力本身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完全靠意志力来抵抗人性的弱点,你能做的只是利用一个弱点打败另一个弱点。关于内在激励的一些理念,大家可以去阅读一下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或许对你有些启发。

(【评】不能轻易相信作者所说的“意志力本身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完全靠意志力来抵抗人性的弱点”,因为我相信世间会有人能够靠自我意志力正面迎击弱点,获得大成。比如打游戏,就拿我个人的真实经历来说吧,我小时候和很多同伴一样,迷恋过游戏。因为家教严,偷摸着断断续续打过一阵子,后来实在是因为父亲管得太严,不停灌输我戒掉游戏的好处,久而久之,我居然逐渐对游戏就没了兴趣,偶尔想打的时候,就靠自己的意志力忍过去了。最终,至今,对游戏一点感觉都没有。每次看到别人电脑、手机、电视上热火朝天的砍杀画面,心里都想“哇,这都是些啥啊,乱七八糟的……”。这里没有对打游戏半点不尊重,只是讲我个人案例。其实我还特么羡慕那些靠游戏行业吃饭的人呢,又有玩又能赚大钱。可能我自己打游戏的这个例子并不深入探究意志力和弱点,我们可以想想其他熟知的案例,比如有人戒烟戒酒戒色戒毒戒赌成功,是靠其他弱点战胜的?额……好吧,这个就不深究了,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就是,不要完全相信作者,意志力还是特么很重要的。其次,不得不说,作者提到的靠一个弱点战胜另外一个弱点的方法,我举双手赞成。因为的确有效果。当我们有必须克服的不好弱点的时候,第一步还是先用自我意志力正面攻克,这是最积极最阳光最直达内心最根深蒂固最不容易反弹的克服弱点的方案。但是,如果使用意志力一直无法克服的时候,我们再兵分两路:1)分析和探究这个弱点的坏处,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个坏处,想清楚为什么自己一定攻克等等,这种方法就是从自我内心探索力量,当你的内心真正被激发的那一刻开始,你就会惊讶心底冒出的强大无比的意志力。可能有人觉得我说的玄乎,其实真的不是。任何时候,个人的内心认知和力量,会强大到完全让一个人脱胎换骨。这样的故事有很多。这里再举一个我个人案例。当年我大三的时候,琢磨了好一阵子考研这件事,突然有一天,内心感悟到:如果我考研不成功,我感觉将来不会在社会上有好的工作,那还不如死掉呢。哇靠,这个在外人看比较狭隘的念想,真真切切的激发了我无穷的力量,特么的坚定,特么的无情。无情的封起了电脑,无情的离开宿舍、自己在外租了一间房,无情的逼自己没有周六日,无情的逼自己走路吃饭都在背英文。最后都感动到自己了:我竟然能够把考研十年试题约40篇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背下来!!……经过这段历练,我终于相信了勤奋能改变命运,意志能够产生奇迹。关键是你内心的那一个真正的念想被激发。2)如果实在无法获得内心真正的意志力去克服弱点,那才轮到作者提到的以另外一个弱点克服你真正想要克服掉的弱点。比如,我写作枯燥,实在不想坚持的时候,我就喝瓶小啤酒,边喝边写,妙趣横生。我也听到有人说他没法早起,后来用早起就打会游戏克服掉了赖床的小弱点。)

06

拜互联网所赐,信息太发达了。那些成功者总是出现在你面前,撩动着你的神经。某人的公司上市了,身价30亿美元。谁谁的公司B轮融资了,公司市值20亿。好像这世上很多屌丝一夜间逆袭成富豪。这种明星效应,让很多年轻人捧着10块钱的盒饭,开始琢磨100亿的生意。

前两周,一位年轻的朋友说想辞掉现在的工作去创业,还专门做了一个创业计划给我看,征求我的意见。我问他:“现在公司领导对你的工作满意吗?”他犹豫了一下说:好像不是很满意。我于是含蓄的说:“再干段时间,自己成熟一点,再创业吧。”那边不解的问:怎么才知道自己成熟到可以创业了?我只能实话告诉他:等你领导对你工作满意时,你就可以考虑了。他懵懵无语,中断了沟通。又一次,人家想喝鸡汤,我却灌了凉水。

但凉水健身,奉劝所有准备创业的朋友一句话:千万不要因为现在的工作做不好,就想去创业,因为那更是九死一生。创业成功人士我认识的不多,失败的人我却认识一箩筐,想知道他们的共性吗?那就是:“胸怀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

(【评】有时候被浇一下凉水,也有好处,让有妄想的人清醒一下头脑。但是,呵呵,又来但是了。如果真的有好的创业方案,那不必等到现在领导满意时再离开去创业。就我获取的资料来看,比尔盖茨的大学老师,不应该在比尔盖茨离开学业去创业而感到满意;马云创业阿里巴巴前的那些单位领导,应该不会满意他当时做的工作,连马爸爸都感叹当年被拒绝了无数次。所以作者提到的标准:等你领导对你工作满意时可以考虑创业,不是很恰当。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你想腾飞,至少羽翼要能够支撑你腾飞。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说,如果你想创业,先要看看你的创业条件是不是具备:启动资金能不能凑到?创业方案是否有市场?你个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是否具备?商业素养是否具备一些?等等。我们不能说等到条件完美无缺再创业,而是说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条件。好比造一辆汽车,你至少先有四个轮子、至少一个座椅、一套引擎吧,这是初步的、起码的条件。不需要等到外形设计能力、测试能力、管理供应链能力等等都具备了。所以,你创业初步条件OK了,那何必花时间做好现在工作,非要让自己现在领导满意呢?人生苦短,直奔主题。不过,我们要理解作者的担心,那就是,现在工作的领导不满意,你要想想,是不是你自己的能力差导致的,而不是你其实有能力做好,就是不想花时间浪费在这份工作上导致的。如果是能力真的不行,那也就意味着你创业的条件还不成熟。创业和当前的工作,表面形式和内容可能不同,但背后需要支撑的能力体系,其实是相通的,互为辅助的。

好了,就一句话总结吧,我们要争取做到胸怀鸿鹄之志,手更要有缚鸡之力,额,如果是有缚牛之力,那就更猛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