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文章精选

职场人,如何通过读书来修炼武功?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433人  edwardzhang24

看电影《叶问》时,很羡慕他一个打十个的功夫。现实生活中,一个练过真功夫的人,一个打十个也是有可能的。可是,一个人功夫再高,100个人一拥而上的话,根本无法施展。

但是一个人的见识却可以达到以一敌百或者更高的境界。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他的“内力”之高,你上再多俗人也没用。

跑步和练武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限,读书却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

以上观点是作者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世界》书中指出的,书中有大量关于认知的前沿知识,本文只谈他关于读书的章节,如何通过读书来修炼武功?

作为物理学家的万维钢以理性思维见长,他的另外两本书《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智识分子》都是提升认知水平的好书,顺便推荐一下。

1.

首先,作者指出,读书和不读书大不一样。

大多数人只会在新闻网页的评论中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你读过这方面的书,也许就会指出:

第一,这件事其实没什么,我知道比这个更好/更坏/更怪的事;

第二,那个所谓的专家说的意见属于X流派,而学术界对这派有很大的争议,其实他们已经过时了,比如XXX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Y理论更好;

第三,我估计此事将会向XXXX方向发展。

有学问和没学问是很不一样的。想要有学问就得大量读书,善于读书。

2.

那么,我们该读什么书才能有学问呢?

我从小到大书没少读,各种教材和考试辅导书,小人书、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官场小说、历史书,经济学、心理学等,都加起来的话,我相信有1万本以上。可是照万老师的说法,这些都不算。只有那些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提升智慧和认知水平的非小说类的书才算。

按此标准,我很沮丧地发现,原来自己读的书真不算多。不过,我还是认为,好的小说也是能够提升智慧的。

职场进阶最应该读的是关于博雅之学的书,博雅之学也是精英之学,包括行为经济学、进化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逻辑学、哲学等学科,用处是为了学习如何做决策。你掌握的套路越多,办事的时候可供选择的思路就越多,而人生就是由一个大大小小的选择累积而成的。

但是,这类书读起来很枯燥、烧脑,比如《思考.快与慢》,一本讲行为经济学的巨著,虽然好评如潮,一般人很难读从头读到尾,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3.

该怎么办呢?

万老师提出了“强力研读法”来对付这类书,其核心技术是读书笔记。

强力研读法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大部分人的读书笔记只是摘要概况,欠缺对每一章逻辑脉络的梳理。如果不能看出作者的逻辑脉络,就无法在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意思。这一点能做到的人极少,因为太花功夫。

一本好书,亮点有很多,不能全部带走的话,就是一种浪费。

4.

我的做法是把观点、思想等摘录在笔记本上,精彩的案例、故事等则用印象笔记保存,便于查找。印象笔记有关键词搜索功能,它是保存写作素材的好工具,值得每一个坚持写作的人拥有。

强力研读的关键在于主动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书的评价。不要做爱书如命,舍不得在书中写写划划的读书人,他们只是藏书,而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在书上划重点是一般读书人的做法,而高级的做法则是在书的空白处批注。

比如说毛泽东,凡是他读过的书都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他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

我也喜欢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心得、灵感,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东西,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很快就会忘记。书中的信息通过处理后,印象会很深刻,批注部分也是写作的素材。

我的笔记本也会留有大量空白,以便写下对笔记部分的心得。

一本书,经过在书中批注和摘录在笔记本和印象笔记中后,书的使命就基本完成了。以后,只需要读笔记本就行了。按照二八定律,一本200页的书,亮点部分一般不超过20%,经过自己的整理提炼后,内容又进一步压缩到了20%的20%,也就是8页左右。书就被读薄了。

当然,少量知识浓度高的书还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据说,钱钟书外文笔记和中文笔记各有178本,他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写完笔记,就把书还掉或送人,只保留笔记。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等,方便查询。笔记之外,还有“日札”,是自己平时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看钱钟书的书,都会感慨他在完全没有计算机检索查询的时代,是怎样做到能够在文章中旁征博引到那样的地步的,答案就在那数百本的笔记之中。

最后一步要做的是,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书中的观点,用类比思考等方法去找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共同点,每学一个新概念,反复问自己,这个概念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一篇读后感,大致的思路可以是,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由此我联想到了什么?自己可以做出什么改变?

5.

是广泛读书好,还是只精读经典?

在《基督山伯爵》一书中,法利亚长老是一个博学睿智的人物。他说,“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有5千本书,但把他们读了许多遍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的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

古人说,“读书须老守一井,力求及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都是强调精读的好处。

即使在现代社会,能精读150本好书,也基本够了。

问题是,我们该读哪150本呢?世界上本没有适合每一个人的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的书也会不一样。

何况,知识密度大的书需要很多背景知识才能真正读懂,所谓“欲通一经,早通群经。”

比方说,我第一次读《思考.快与慢》觉得里面的概念既多又抽象,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束之高阁。后来,我又读了10几本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普及读物,掌握了大量的基本概念,回头再读《思考.快与慢》,顿觉豁然开朗,妙不可言。

因此,只有大量读书,才能选出适合自己的书来精读,也才能真正读懂。而只有精读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小结: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在知识和经验之间创造关联。

做到这一步后,读书才能提高我们的思想内力。

备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