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为郭子兴、韩林儿列传
2022-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怀文史哲理风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列传二百二十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编纂《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1]
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编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郭子兴,今安徽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是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崛起的关键人物。
郭子兴家有财产,平时结交不少壮士,元末大乱,他于至正十二年,他集结数千人取得濠州,此时他任用朱元璋为十夫长,后来,朱元璋因战功而渐受重用。
郭子兴虽击退了南下的元军,但与其阵营内的孙德崖、赵均用等人却内争不断,曾险遭暗害。后郭子兴转向依结朱元璋,并在其支持下,与彭、赵、孙等分离,移驻滁州,并将义女马氏嫁予朱元璋。
至正十五年,郭子兴病逝,其势力大抵为朱元璋所继承,朱元璋于洪武三年,追赠他为滁阳王。
韩林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
至正十一年,因父被元兵杀害,随母逃往武安山中,后匿居砀山夹河。至正十五年,被刘福通等迎至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同年底,亳州失守,退驻安丰。龙凤四年五月,移都汴梁。八月,复居安丰。龙凤九年,安丰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被朱元璋救至滁州,左右侍从尽为朱元璋撤换。龙凤十二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溺死于瓜洲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