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启汇编|中国制造业进入第四阶段,吉利、双星堪称典范

2019-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谦启管理评论

前言:

造业为强国之本,这是自工业革命开始就颠簸不破的真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再通过贸易将产品优势释放出来,才能充分展现出一国的经济实力,国家竞争力才得以持久。美帝玩命地围剿华为、中兴们,就是不希望眼睁睁看到非西方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后来居上,动摇自己的经济根基。越是面临巨大挑战,我们更应理解到制造业的重要性,举国促进制造业升级。为此,谦启精心挑选了几篇制造业相关文章,做了个专辑,以飨读者。

系列文章

欧美各个列强国的制造业有多强??

国内外各个列强国与中国制造业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四次工业革命什么样??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对世界有何影响??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到了2018年这一数据更是超过30%,可见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一、中国制造业的四个阶段

旧时期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以农业为主,经济十分落后,在西方走向工业化道路的时候,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是从“一五”计划开始的。随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从开放起步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阶段一:复苏蓄力,1978-1987

1978年到1987年是中国制造业起步、复苏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工业化体系逐步由行政指令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型转变,确立了引进技术的基本方针,民营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里,一批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已逐步成长起来,但设备的引进不等于掌握了技术,由于技术创新条件的局限以及市场拉动创新的效应不足,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基本限于学习、模仿,缺少自主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市场释放的巨大需求使制造产品供不应求,但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从1978年到1987年间, GDP从3678.70亿元增加到12174.6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则从1475.23亿元增加到4154.70亿元,年均增速12%,制造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为后十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阶段二:引进消化,1988-1997

1988 年到 1997 年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加速发展的阶段 。

1992年初期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掀起第二波浪潮。由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开始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过渡,中国制造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市场换技术"受到越来越多挑战,这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开始提供可能。十年间,制造业增加值从1988年的5205.21亿元增加到 1997年的26205.51亿元,增加了约5倍 。

阶段三:奋起直追,1998-2007

1998年到2007年是我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制造逐渐形成,中国创造开始萌发的阶段,市场导向性自主创新逐步形成。

在2001年11月,我国加入WTO,自此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中国制造业迅速融入全球化的经济,以外贸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到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开始在国际上凸显,制造业整体水平显著增强。继英国、日本之后,中国成为又一个"世界工厂" 。

阶段四:加速创新,2008-至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扩散,让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中国制造业同样遭受重创。中国制造所经历的集体阵痛,进一步凸显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

2015年"海淘"的兴起以及新一轮消费升级到来,中国制造低端产能过剩和中高端供给缺乏之间的矛盾凸显。中国制造业先前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渐减弱,制造业亟待转型。2015 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业2025》,中国正式进入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的制造业发展新时期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开始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进行转变 。

二、中国制造业成功走出去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实力组建加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开始拓展海外业务,并购国外的知名制造业,借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变革之际,实现弯道超车。

案例一: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

2010年8月,中国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获得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并获得沃尔沃汽车的品牌拥有权。此举创下了国产汽车商收购海外整车最高金额纪录。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总部设在杭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吉利闻名世界,并且在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自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吉利凭着持续的自主创新和灵活的经营体制取得了快速发展,连续几年进入世界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沃尔沃则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成立于1927年,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尤其是安全系统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在美国研究所评比过的十种最安全的汽车中,沃尔沃排名第一,被誉为“最安全的汽车”。

此次并购的意义:

吉利之所以花如此大手笔收购沃尔沃,最大的原因是希望能够整合沃尔沃的技术,实现技术跨越,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但是事实上,吉利汽车虽然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但是根据双方当时达成的协议,吉利汽车并不能直接运用沃尔沃的技术。而且对于技术的整合,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实现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而不是简单地能够利用沃尔沃的技术,这需要长时间的整合、学习吸收和再创造。

对此,吉利汽车通过三个途径来整合沃尔沃的技术:

1、通过沃尔沃向吉利进行技术转让使吉利汽车能够运用沃尔沃的转让技术;

2、通过双方研发人员的技术交流合作,解决研发产品中遇到的难点,提升吉利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

3、通过双方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共同研发能够共享的新技术、新平台。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意义除了可以快速提升自我的技术水平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迅速提高吉利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有助于将吉利旗下的各品牌汽车推广到亚洲以及全世界。

案例二:双星收购锦湖轮胎

2018年7月,双星与韩国产业银行在韩国首尔完成锦湖轮胎股权的交割,双星以约39亿人民币持有锦湖轮胎45%股权,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这一次的并购案,可谓是一波三折,总共历时660天,被称为是全球“最曲折、最壮丽、最离奇”的跨国并购案,而此次并购案,双星是以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为模板进行展开的。

双星轮胎初建于1996年,早年的发展并不理想,工艺、设备、厂房都很陈旧。2014年,双星开启“二次创业、创双星世界名牌”新征程,抓住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加速企业智慧转型,率先建立了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成为轮胎行业的知名品牌。

锦湖轮胎拥有58年历史,是韩国第二大轮胎企业,一度全球排名前十并占据中国轮胎市场外资品牌第一份额,在全球拥有8个工厂和5个研发中心。在轿车胎、SUV胎、跑车胎、新能源汽车胎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产品主要为世界著名的中高端汽车厂配套,在欧美市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双星收购锦湖轮胎之所以如此一波三折,其最大的阻碍力量来自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工会,在2017年,双星与锦湖轮胎债权团达成收购协议后,锦湖轮胎工会接连组织了大规模工人集会,工会人员纷纷抗议股权出售。他们担心锦湖如果被中国企业收购,将会导致技术外流,最终会使本国产量下降,导致韩国工人被减薪减岗。为了安抚工会、顺利入主,青岛双星为此特地发表声明,“承诺保留锦湖轮胎旗下所有员工的岗位,提升锦湖轮胎的品牌价值及持续增长”。

在并购完成后,对于青岛双星将对锦湖轮胎采取的安排,双星表示希望通过与锦湖轮胎合作,而不是窃取技术,成为全球十大轮胎制造商。就像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品牌一样,双星将保证锦湖轮胎的独立管理。

此次并购的意义:

 双星的优势主要是在卡车与客车胎的制造,锦湖轮胎优势主要在乘用车胎,包括轿车胎、SUV胎、跑车胎、新能源汽车胎等,如果双方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和协同作用,有利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轮胎企业,并提高中国轮胎在世界的地位和形象。

此外,锦湖可以利用双星在中国市场成功转型的经验和行业地位,帮助其尽快解决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双星也可以利用锦湖在全球的产业布局,有效应对各国反倾销政策,化解国际贸易战的影响。

三、结语

除了像吉利、双星这样的大企业逐渐走出国门外,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开始登上国际舞台。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抓住机遇走出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如小狗电器每月在欧洲市场能销售近千单,百事泰7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业务,这些都是世界认可中国制造业的最好证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