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忠实地表达自己》1792天2024-11-02

2024-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晴晖说

         我们只能忠实地表达自己,这样才能找到喜欢我们的人。很多人把真实的表达自己理解为不够顾及他人的感受,事实也许并不是这样。最近通过“第一人称复数”红了的徐小虎老师提供了这样一种证明,她13岁的时候感到“大人们很笨”,从而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思维行为体现,比如总是忠实的表达自己,比如面试的时候说自己不爱读书,再比如在台北故宫说人家的馆藏是假画,她完全不去人情世故,但也没有影响徐老师的社交表达和学术地位,也不妨碍很多人喜欢她这个人。

         “为什么每个人都执着于要不要讨人喜欢这件事?不论是追捧还是抨击,都是一种执着。而这种执着产生了两种假设。如果别人喜欢我,我就不能做自己和我就是要做自己,不管你们喜不喜欢。一个是太不把自己当人看,一个是太不把别人当人看,这些假设背后,是一种完全依附于他者的视角。人们总是绝对的思考,可现实从来并不那么绝对。”

         以上这段话摘自《海文碎碎念》,我觉得说的透彻、犀利、精彩。

        社会越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被规训,似乎也越来越依附,越来越不能自我负责,这也许是人们痛苦的根源。那么单纯做自己还是做社会人,成为了人们面临的一个选择。在当下这个心浮气躁熙攘喧闹的社会里,徐小虎的爆红,给我们呈现了另一种醒目的可能性,一种更根本的可能性。徐小虎嫌弃大人笨,却并不是选择停滞成长,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外,她曾经在尼泊尔的山里修行十年,她呈现出来的那种真,不是人间璞玉的那个真,而是返璞归真的这个真。当忠实的表达自己不是一种鲁莽而是一种勇敢和无私,这表达就是为人所受的真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