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大婚——末帝溥仪的婚礼
2020-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长工张三
人们把婚姻当做人生大事之一;帝制时代大婚,更视为大典,其所需费用,动辄千百万两以上。
清代在承平以前,內帑充裕,所费更多。
季世君王如同治帝载淳,婚费开支,超过一千万两;光绪帝载湉,虽在内外忧迫的当时,也耗用了八百多万两。
公元一九二二年,溥仪以“王国之君”,尤以小朝廷自居,那时他刚十七岁,由瑜太妃和他的生父醇王载沣,婚聘荣源之女,姓瓜尔佳氏,秋鸿为后。
荣源为那拉后宠臣毓朗贝勒的女婿,论辈分,毓朗和溥仪该是同辈,所以秋鸿与溥仪虽是同年,算辈分却小于他两辈。而其姓氏也搅不清,先是把瓜而佳误为郭佳,后来索性改为“郭博罗”,好在那时已不讲这些了。
秋鸿姿色才学,在天津教会女校里,已是著称一时,中、英文都还可以。并擅长绘画,另外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做“伊丽莎白”。
选聘既定,懿亲遗老辈,遵礼筹备,内务府极力撙(节省)节,限三十万以内开支,但已大费张罗,遗老们拼凑而来,有姓名可考者,如徐世昌二万,张作霖一万,辽、吉、黑三省各一万,张勋一万,陈伯陶一万,陈望曾、戴培基、陈汝南,罗元燮各一千,曹受培、苏志纲、卢宝泉等二十余人,共五千六百元,统托陈伯陶带京进呈者,此外陈夔龙、李经羲、李经迈、刘翰怡各一万,但结果认了不算,最后仅各致送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