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综艺评论

翻拍上瘾:当张黎们走入舒适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烂片的诞生

2019-07-06  本文已影响100人  羿云天

​(文 / 徐亨福)

最近翻拍的《新倚天屠龙记》和《新白娘子传奇》的吐槽还没有平息。

接下来又有刘嘉玲、蒋欣、郑元畅主演的《半生缘》将要择机开播。

而当经典言情剧《情深深雨蒙蒙》的翻拍计划在网上发布后,尽管有那么多实力大咖加盟,可是依旧挡不住网友的极力吐槽和欲合全网之力抵制其毁经典的冲动。

你以为这些翻拍就完了吗?

不!不!不!我们不要天真了。

接下来,已经提上日程和列入计划的翻拍大剧似乎要亮瞎观众和网友的双眼。

单单名字都不改的翻拍的经典剧包括但不限于:《神雕侠侣》、《笑傲江湖》、《新雪山飞狐》、《新碧血剑》、《绝代双骄》……

另据不完全统计,还有《新唐伯虎点秋香》《新方世玉》《新七剑下天山》《转角遇到爱》《倩女幽魂》《放羊的星星》《新七侠五义白玉堂传奇》《王子变青蛙》《天国的嫁衣》《杨家将》《东北一家人》《闪光少女》等等包括港台在内的曾经的经典剧翻拍都要滚滚而来。

数舆君对2000-2019年翻拍剧进行不完全统计,发现在所有翻拍剧中武侠剧共有34部,占据所有翻拍类型电视剧的半壁江山,而武侠翻拍剧中金庸系列又占多数。其次,爱情剧以20部的数量约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历史剧和喜剧加起来还不到整体的五分之一。

武侠剧和爱情剧成为影视行业翻拍的热门类型与观众的喜好及经典IP数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倚天屠龙记》至今被翻拍9次,《笑傲江湖》从1984年至今被翻拍过8次,《神雕侠侣》被翻拍8次,《射雕英雄传》翻拍了7次,《鹿鼎记》被翻拍了6次,《天龙八部》被翻拍了5次。

而在金庸15部小说中,《侠客行》是翻拍次数较少的,在1989年初版《侠客行》电视剧之后,被翻拍过2次。

数舆君对金庸系列翻拍剧进行整理,发现2010-2018年较2000-2009年(共10部金庸系列翻拍剧)相比翻拍次数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8年金庸系列电视剧翻拍部数达到峰值,高达8部。

久远的不说,单单是2018年至今,所有已经和将要翻拍的电视剧就超过30部之多。

仿佛一夜之间,翻拍经典电视剧成了一种潮流和趋势,翻拍开始越来越上瘾。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经典电视剧真的值得一次又一次的翻拍吗?翻拍就真的那么容易复制经典然后名利双收吗?当一个导演开始选择翻拍经典剧的时候,他真的能够保证品质吗?那些想要通过翻拍经典而一战成名的新导演,难道不明白越是走捷径越容易走更多弯路吗?而那些成名的导演走入翻拍的舒适区的那一刻起,就一定能保证再造经典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网友的意见和已经被翻拍的经典电视剧的评价。

2018版《笑傲江湖》是金庸系列翻拍剧中评分最低的一部,也是《笑傲江湖》近几年剧版中评分最低的一版。

1996年吕颂贤版豆瓣评分8.2分,被称为经典;2001年李亚鹏版豆瓣评分7.8分;2013年霍建华版的豆瓣评分是5.1分,勉强还能看;2018年丁冠森版豆瓣评分只剩下2.6分,86.9%的豆瓣用户仅打一星,网友疯狂吐槽。

还有跨界演绎金庸武侠剧大侠的任贤齐版杨过更是被吐槽“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更有黄晓明版的韦小宝、钟汉良版的乔峰更是懒得吐槽。

当网友将翻拍了那么多版本的金庸武侠剧拿来对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郭靖和黄蓉只认黄日华和翁美玲、只有古天乐才配得上“一见杨过误终身”,也只有李若彤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大侠乔峰只有黄日华配得上,韦小宝只认陈小春,《倚天屠龙记》评价最高的依然是苏有朋版本。

有媒体评论,以如今的眼光来看,83版《射雕英雄传》明显不够大气,甚至制作也太过粗糙,但经典就是经得起考验,即使时隔30多年,仍然让人心心念念,特别是该剧的几首主题曲,更是流传至今。

曾经翻拍了多少版本的《还珠格格》,可是越是翻拍,网友和观众却越是对赵薇、林心如和苏有朋版本的《还珠格格》爱得越深。

哪怕是哪首“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再度想起时,都承载了两代人满满的回忆。

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最近,新《半生缘》在网上曝光了片花,可是却被吐槽成老年版《半生缘》,不仅如此,还吐槽蒋欣饰演的女主太壮,说真的,选角都那么随便的嘛。

新《情深深雨蒙蒙》翻拍的消息和选角照片发布后,网友评论:经典还是别翻拍了,经典无法超越,没有意思也没有那个感觉。

还有留言要男一男二和女一女二更换角色的。

当赵薇演唱的主题曲“啊——情深深雨蒙蒙,世界只在你眼中,相逢不问为何匆匆——”响起时,带给一代观众的不仅仅是回忆,而是对于那个美好时代的憧憬。

有网友辩解:其实翻拍挺好的啊,看一些新面孔新改编新特效,能够带来新气息新面貌。

可是,正如网友评论,无论现在那些马后炮如何说何书桓是渣男,经典带给观众的远远不止是对于剧中角色的讨论,更多的则是对于将自己投射于角色中的感同身受和悲欢离合的记忆。

还有就是电视剧火了,就拍成电影,反之亦然的套路。美其名曰“重塑经典,再续情怀”。其实就是蹭着大IP的热度,再度圈一波粉丝的钱罢了。如今,情怀这个词都已经被玩坏了。

其实,尽管我们不想吐槽那些已经成名的导演和演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残酷现实是:当一个导演走入舒适区开始翻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烂片的诞生!

这一点在著名导演张黎身上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提起张黎,总是绕不开目前豆瓣评分9.7分最高的《大明王朝1566》。

正是他和剧中那些老戏骨撑起了这部至今最经典的古装正剧,也让观众在多年后依然津津乐道地评价着围绕这部剧的种种关于拍摄前期、现场及后期的趣事。

而同样是张黎指导的《走向共和》,目前豆瓣评分也高达9.7分。单单就凭借这两部电视剧,张黎就可以被封神了。

可是,到了晚年的张黎,硬是在62岁(2016年执导,如今65岁)高龄之际却偏偏接拍了一部玄幻武侠电视剧《武动乾坤》。2018年7月在上海东方卫视播出,杨洋、张天爱、吴尊、王丽坤领衔主演,流量明星加演技平平的“老演员”,创造了豆瓣评分4.5分的成绩。连《大明王朝》评分一半都不到。

你能说张黎廉颇老矣吗?

当然不能,因为只要有《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加持,哪怕不算那些后来执导依然经典的正剧,张黎依然是国宝级一样的存在。

可是,如赵宝刚一样,当这些同样优秀的导演开始为了接拍一部可以轻松完成并且来钱更快、炒作更强、只为粉丝所拍的电视剧而俯身顺带拍着玩儿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入了所谓的舒适区,而从他们走入舒适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拍的电视剧是烂片。

《武动乾坤》的扑街和差评不用多说。尽管爱他的粉丝总是喜欢说有人是黑粉,有人在黑他们所钟爱的爱豆,可是,从更直观所显现的意义上来说,这部所谓的大剧的扑街,也直接带动所谓巨额投资流量明星加持的大IP大型玄幻剧开始走入一个低谷和天花板。

而翻拍最多的无异于就是青春言情剧和金庸武侠剧。

为什么呢?因为成本和门槛太低。

玄幻剧至少还要制作一下5毛钱的特效,历史正剧还要参考历史人物和服化道,年代剧还要搭设老街场景,枪战片必须耗费真金白银的弹药枪支,烧脑剧需要编剧强大的逻辑和环环相扣的故事连接,而青春言情剧只要找几个有颜值有流量的当红小生小花,再拉来钱多人傻的投资商,找几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参照港台十年前的偶像剧拼凑一个又一个烂俗的梗,过家家一般上演“你爱我,我爱她,她却爱着你”的狗血桥段,开播前一通毫无底线的炒作,就可以诞生一部“恢弘爱情史诗巨制”。

而金庸这个最大的金字招牌和影响数亿国人的武侠小说就是最好的宣传,翻拍根本不用费力去宣传也是稳赚的买卖。

如果恰巧有粉丝支持买单,那就赚一笔快钱赶紧跑;如果不幸扑街,那损失也并不是很大。

所以,后来又有了更多的张黎们前仆后继地要蹚这趟浑水,以至于晚节不保。

如果说那些不知名的导演翻拍经典电视剧也无可厚非,他们的目的和动机很明显,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所以就很容易辨别翻拍出来的电视剧的好坏,可以提前选择不看和瞅一眼就放弃。

可是,声名和才气不亚于张黎的张黎们也开始选择这条捷径和走入这个舒适区的时候,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比如赵宝刚。

被称为“中国最好的青春剧导演。”

早期执导的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过把瘾》、《像雾像雨又像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老有所依》  等曾多次荣获飞天奖、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双十佳”等。

近年来的《别了,温哥华》《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婚姻保卫战》《男人帮》《北京青年》等均引起广大观众热议,成为年度最热门电视剧。捧红了如今屹立在中国影视剧行业的众多大红的中青年演员。

然而,到了2018年,许久未有消息的赵宝刚却带着一部惊诧众人的都市生活剧《青春斗》再度赢得关注。可是,正如主演郑爽的热搜体质一样,该剧话题不断,打着“青春”“奋斗”的名义,却演绎着早已过时的校园爱情生活的酸腐与可笑。

豆瓣评分直接降到了赵宝刚拍摄青春剧的最低——4.7分。

为什么这些曾经执导了那么多经典电视剧的优秀导演,会在晚年又拍摄一部看起来丝毫不费力但是也同样出力不讨好的“闹剧”,甚至是烂剧呢?

当然,这和如今影视行业浮躁的大环境分不开,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都得了一种病——“过度自信偏差”综合征。

即:如果你正确定价了读书,明白读书的重要了,还可能陷入另一种偏差。比如“今年我一定要读100本书,”或者朋友圈集赞“”你们给我点几个赞,今年我就要读几本书”,但是最后都没有实现。

心理学家把人的这种迷之自信,叫做过度自信偏差。

这些过度自信的张黎们,以为借着他们多年积累的金字招牌和情怀,哪怕为了人情也好,为了赚钱也罢,拍一部不同风格的电视剧就可以赢得高关注高好评,然后再加冕一次的话,他们真的太高估自己和这个市场了。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张黎和赵宝刚执导的两部烂剧算不上翻拍,可是,正如换汤不换药的“豆腐三碗,三碗豆腐”一样,只不过是打着风格多变的旗号招摇撞骗罢了。

这样的“撞骗”其实比翻拍经典剧更让人觉得可憎和可怕,也更容易误导和带坏如今的影视圈的氛围。

正如知乎网友所言:“就是你想的他不懂,他说的你不想听,鸡同鸭讲,关键他还以为自己特开明、特了解年轻人。”

“这么大岁数还拍青春片”,也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的赵宝刚似乎宝刀已老,走入舒适区轻松就拍摄完成的《青春斗》既不真实,也不青春。

当然,也有翻拍成功和收获好评的,比如《平凡的世界》,赵薇、林心如版《情深深雨蒙蒙》也是翻拍早年的《烟雨蒙蒙》,可是,整个团队依然是在用匠人之心打磨剧本、挑选最适合的演员、用心在拍摄和演戏,用最简单质朴的方法拍电视剧,而不是只是一味地重复和味同嚼蜡。而仔细算一算,其实更多的翻拍剧则是一部接一部的恶评和扑街。

张黎们的成功不是一种必然,翻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仔细想一想,如今的翻拍只不过是选择了一种捷径而已,以为只要复制经典、大IP傍身、流量加持、卖力宣传炒作就可以为所欲为,哪怕是一坨屎也可以变成一道美餐。

可是,不是说自信不好,而是他们太自信了,以至于觉得翻拍这事,没必要做详细的计划,一切照着原来的样式和故事或者把故事改得面目全非,只是换个演员从正面翻到背面就可以了,却从来没有好好考虑过初心。

屎就是屎,即使放到金饭碗里,依然掩盖不了它本身的恶臭!到头来啪啪打脸,甚至名声扫地,晚节不保。

那些总想通过翻拍经典赚取快钱收割粉丝智商税的“商人们”过度自信到幼稚的地步,以为炒炒IP、买买热搜、刷刷点击就能成事。

如果真的那么容易的话,至于部部翻拍扑街,年年拉低豆瓣评分吗?

这是不是就是蠢?

试问,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导演会蠢到翻拍《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吧?别说是曾经陈宝国、倪大红、王劲松、王庆祥、黄志忠、张子健、张志坚、闫妮,以及不如前几位广为人知但同样参演该剧的演技派演员,编剧刘和平这样的神仙组合再难聚齐,就算是聚齐了,光是打磨一个好剧本就要耗费多年时间和精力,也是急不可耐的资本方等不起和耗不起的。

看看如今的影视剧市场,又有多少人愿意为此费神费力地去几年拍一部电视剧,然后还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就只顾埋头做到最优呢!

只要资本进入了,哪怕是国宝级的导演,不是一样向市场低头,启用了流量明星和带资进组的演员吗?

一部电视剧能否成为经典,除了剧本的打磨和耐看,更主要的是则是来自于经典配角对于整个电视剧的衬托。

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制片人陈希圣说,一个人能毁掉一部电影,但一个电影要好,绝不是靠一个人就能成。

电视剧亦如此,评判一部剧的好坏,看看配角的水准就知道了。烂剧“各有千秋”,但好剧都有一个共通点——

它们都塑造了绝佳的群像戏。

不断翻拍经典,本质上反映出来的是影视行业创作乏力的窘状和狼多肉少的无奈,影视行业不应该习惯于用经典IP不断翻拍“偷懒”,创造新鲜的内容才是其应有的正确态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