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QQ聊阿Q和祥林嫂
【说明】这是六年前的一次聊天,现从QQ空间搬过来。
聊天人:李小宁、周方、刘瑛(即鄙人)。
聊天时间:2011年10月21日。
话题缘由:2011年10月,我们三人一起参加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湖南师范大学高中语文班的培训。李小宁在Q群上发了他的一篇旧文,缘于其中的一段文字(见下)。
转录目的:回忆与享受。回忆那一段难忘的时光,享受与同好思辩的乐趣。
责任担当:从文从字顺角度考虑,个别词语有改动,事先未与小宁兄、周方妹打招呼,若算侵权或误解原意,你们砸砖好了,嘻嘻。
【李小宁(以下简称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带给人的心灵的失落感与灵魂的无家可归的漂泊感,同人们企图摆脱困窘之境、追求诗意栖居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使得生命中本来飘忽不定的东西更加轻如鸿毛,更加飘忽不定。阿Q为什么总是把自己飘来飘去,是因为他根本不深,枝叶不茂,仿佛漂浮于高空中的塑料纸袋一样,他根本找不到现实的着陆点。生命中同样有不能承受之重,使得生命中原本沉淀了的东西更加重如泰山。祥林嫂为什么总是喋喋不休地叩问灵魂的有无,是因为她本自羸弱的生命里堆满多如石子一样坚硬而又沉重的苦难;特别是重如磐石的“阿毛事件”给予她微如草芥的生命的致命一击,生命之烛的熄灭就成了无法挽回的必然事件。
【刘瑛(以下简称刘)】观点同意,但我觉得此处举他们俩有些牵强;在未庄和鲁镇,还谈不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人的心灵的影响。这个就不谈了。与小宁主要商榷:⒈阿Q卑微麻木的非灵魂状态根本就是沉沦的状态,绝非因飘来飘去才找不到现实的着陆点,而是因为他连寻找的意识都没有。⒉祥林嫂实际上是因卑微如草才很容易活下去的女人,鲁迅甚至不厌其烦地在强调这一点,即便是孩子阿毛被狼叼去。她的悲惨死去完全是因为对死后被锯的巨大恐惧而致“精神”坍塌的。⒊无论阿Q或祥林嫂,他们的生命和精神世界完全处于一种形而下的卑微麻木的状态,又何谈形而上的灵魂栖息?
【李】阿Q已经沦落到近乎植物性生存的状态了,成为了“非人”。
【刘】同意。但我还是那句话:无论阿Q或祥林嫂,他们的生命和精神世界完全处于一种形而下的卑微麻木的状态,又何谈形而上的灵魂栖息?
【李】阿Q和祥林嫂为什么会这样?他没有文化,或者集体无意识(荣格)的认同感。
【刘】同意。
【李】他被放逐了,人在他乡,他只能去“飘”或者严重一点说,他已经不在“人世”对于“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他不自觉。
【刘】同意。但我始终认为,与其说阿Q是在飘,毋宁说他是被压于非人世,连头颅都未曾抬起过。
【李】“飘”是《阿Q 正传》的引用,可能语言衔接上有问题。祥林嫂曾向“我”叩问过魂灵的有无问题,这里也是引用一下。
【刘】但你又用了一个比喻。实际上,我和你的不同点就是你表达了两种生存状态:站在地面、飘在空中。而我认为还有一种,即“被压于地下”,这是一种极其卑微、非人世的生命状态。
【李】我没有表述好。可是“我”的回答,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刘】同意。“我”之暧昧回答,实际上更让祥林嫂确认了人有魂灵,所以死后更恐惧。
【李】对,恐惧 。人的恐惧总是指向未来的,因为未来难以确定。
【刘】同意,死后是一个更让人未知和难以确定的未来。
【李】一个无恐惧,一个太恐惧。(小宁此处加了一个“强”的表情符号)
【刘】是的,阿Q被压于地下已麻木到极致所以无恐惧,祥林嫂被压于地下因愚昧到极致所以更恐惧。其结局本质是一样的。
【李】同意。
(周方此处加了进来)
【周方,以下简称周】:祥林嫂的愚昧到极致指什么?
【李】倾诉之径被阻遏,听众的离席。
【周】这是她的悲哀还是愚昧?
【刘】因愚昧而悲哀。其余小宁已替我回答了。
【周】是她的愚昧导致听众离席?还是听众离席说明她愚昧之至?没明白你的意思。
【李】请搜《从祥林嫂的“说”说开去——倾诉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
【周】愚昧在哪?我同意倾诉一说。
【刘】倾诉是需求,是方式。至于愚昧,悲哀,周方啊,是否可以不昧于因果,亦昧于因果?
【李】我也不大同意说她愚昧。
【周】我也不同意。
【李】清醒的标准是什么?
【周】我觉得她的死与对灵魂的恐惧无关,至少不是直接的。
【李】对,但确定灵魂的有无,加速了她的死亡。
【刘】此灵魂非彼灵魂。
【李】为什么要回答(魂灵的有无)?
【周】我觉得她死于被命运戏弄的绝望,这种宿命可能将延伸到死后的绝望,加速她的死亡。
【李】“说不清”本身就是回答。对,她更关心的是来世。“人生的大悲苦,在于其倾诉的欲望,竟不能获得哪怕仅仅一个‘他者’的承接。”(刘心武《承接倾诉》)
http://xkg2010.teacher.com.cn/UserLog/UserLogComment.aspx?UserlogID=567342
)
【刘】同意。作为“人”,已无当下的“人”的最基本的认知和觉醒,对于来世亦无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洞察。不知这是否能用愚昧概括之?祥林嫂对来世的关心与觉道者对来世的关心,有着本质的不同。而“说不清”本身就是回答,雅斯贝斯在其《悲剧的超越》中说:在新旧交替、方生未死之际,生命存在方式只有一个:悲剧。大意如此。
【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