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强堡”和“薛通城”实地考察记
河东薛氏的发源地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在万荣县万泉村南边县道拐弯处有个三岔路口,路南侧突兀着一个土台子,这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薛强堡”和“薛通城”遗址,这个土台子的位置在一面陡坡之上,向南望就是晋南第一高峰孤峰山,山下是一道深涧,这个土台子在这里已经巍然屹立了1700多年。
按照记载,薛氏原居蜀地,史籍中一般都记作“蜀薛”。三国归晋后,薛氏全族三万余人被强迁到河东,第一站落脚就在这个土台子周边的山崖处。从此以后,所有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中,原来的“蜀薛”都变更称呼为“河东薛氏”。对“薛强堡”和“薛通城”这个地方,清修《山西通志》《蒲州府志》和《万泉县志》都有比较清晰的记载。
2018年7月26日上午,正值盛夏,热浪滚滚,我只身一人从运城市高铁火车站搭乘出租拼座车来到山西省万荣县,依照诸上史籍对“薛强堡”和“薛通城”这处河东薛氏的祖根圣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遗址方位进行了逐一丈量。考察丈量结果,这里基本与史书上所记载的“五里十三步”,“据托高阜,南依孤山,二涧夹流,其势峻险。”“居于高处,易守难攻”“立孤山之半,左右岩堪还回其旁,分为东西二涧,岈而深。东西南三面多陡壁悬崖,而北亦斜茎隔绝。人不得肉薄,马不得并驰,且四乡多狭坡邃谷。秋冬之际,山高风烈,冰望泥淖,蹄迹不交。虽无表里河山之固,亦可拟于铁瓮天成云”;“东西二涧夹流,适合农耕”等地形地貌特征大致相符。
中国历史上,让“薛强堡”和“薛通城”扬名立万的主要是两件与史有据的历史大事件。一件是前秦皇帝,氐族首领苻坚率数万远征铁骑围攻“薛强堡”,当时的河东薛氏家主,薛氏西祖房传人薛强认为“胡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作为晋臣、岂能与胡族共事?”薛强不仅不投降,甚至不屑与苻坚对话,只是委派一名薛姓主簿走出堡坞,义正词严地对苻坚说:“此城终无生降之臣,但有死节之将耳。”苻坚一看久拖不决,又强攻不下,再三权衡后只得退兵。
另一件是北魏时,铁弗匈奴部族人赫连勃勃,即后来北方胡人政权的建立者,胡夏政权的国君,“统万城”城主率铁弗人冒犯“薛通城”。赫连勃勃与薛氏家族当时的家主,河东薛氏南祖房薛安都的裔孙薛通在“薛通城”下对阵厮杀,因为薛氏族人万众一心拼死御敌,坚守阵地达三个半多月,最终取得惨胜,弹尽粮绝之后,胡夏政权的国君赫连勃勃只得败走漠北。顺便说一下,河东薛氏南祖房本来就是以武立世,其中薛通的先祖薛安都就是后来大唐“平辽王”薛仁贵的七世祖。
因为薛氏族人固守的“薛强堡”和后来延续而筑的“薛通城”地势险峻,唐王朝建立后在此建置万泉县(位置就是现在的万荣县万泉乡万泉村)。
2018年7月26日,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对万泉村的两条街道和每一条小巷进行了考察走访。现在,这里河东薛氏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村民也大多以他姓为主,我没有找到一户薛氏人家。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在村子的东北角上,我看到一处建筑工地,进入上前一问,这里正在修缮“万泉文庙”,现场看了一下项目介绍:万泉村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成殿和琉璃影壁。其主要建筑物大成殿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现庙内有7棵高大的柏树,其树旋转向上生长,树皮呈现千絲缠绕的独特景象。
我与一位正在搞建筑的木工师傅交流,师傅姓解(xie),解师傅说他就是本村人,我问他本地的历史和河东薛氏的渊源,问了两次,他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我又在村中走访打问,这个村子的村民现在主要以刘姓、张姓、杨姓、董姓、解姓为主,没有找到有姓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