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老李校长的私塾商学院成长●随笔创业

社交功利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2017-10-31  本文已影响3607人  老李校长

这张图是2015年11月号《男人装》对我的报道。

我于2014年4月从三星公司辞职创业,在甘肃祁连山草原开办了一家马场做马术旅游。

好酒也怕巷子深,这种小众高单价的极限运动旅游生意特别需要大面积宣传和权威背书,否则消费者很难下决心埋单。

从创业开办公司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就在琢磨找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一线男性时尚杂志给我报道一下。

说的更具体点,我必须要认识在一线时尚杂志工作的编辑,只有他们能有权力报道我的项目并把稿子发出来。

一线男性时尚杂志就四家《男人装》,《时尚先生》,《芭莎男士》,《GQ》,一个杂志社的编辑就那么一二十个人,把这些人全部凑一起也不超过200人,放到13亿人的中国,跟一勺子盐洒进游泳池一样。

并且听说一线时尚杂志对报道的对象要求很严,一般只报道一线大品牌的内容资讯,我的这种项目能不能报道都还是个问题。

最关键的是,我的职业经历都是在联想,三星这种硬件厂商做销售,跟时尚传媒圈子一点交集都没有。

困难重重,到底该如何实现上一线时尚杂志这个目标呢?

我干了十年的销售,销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为了解决这个事情,我职业本能和思维来筹划这个事。

职业资深销售思维里,是根据目标来拓展人脉的。

办任何关键的事,都离不开关键的人,人托人办事,交往就产生了人脉人情关系。

我的目标是要上四大一线时尚杂志之一,并在这个是提升我旅游产品品牌的一个战略性行为,这个目标在我经营公司众多事项里优先级最高。

我每天除了运营我的旅游公司,我所有的精力都是在思考怎么寻找时尚杂志行业的人,当时心里的想法是,哪怕找到一个在时尚杂志编辑部打扫卫生的都可以。

我在知乎上关注了一些二三线时尚杂志的编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些时尚杂志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在linkedin,脉脉上也通过搜索关注了一些时尚媒体圈的人。

但是很多人的账号不活跃很久了,这个群体总体人数比想象中要少,要神秘许多。

但是期间也认识了一些二三线时尚杂志的朋友,通过跟他们的沟通学习,我大概知道了什么样的内容时尚杂志会报道,跟时尚杂志的人怎么沟通,他们的组织架构,业务运营是怎么运营的,编辑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跟他们沟通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的地方。

这些对我后来帮助很大。

2015年春节假期,那个时候微信搞抢红包,因为我是知乎大V的身份,我被拉进了许多互联网传媒圈组成的抢红包群。

其中刚进一个群,见里面人讨论刚刚有一个哥们因为发红包发的少,群里起哄,那个哥们不堪忍受起哄而退群了,并且那个哥们据说是《男人装》的。

我见到这个消息,马上来了精神,问那个哥们的微信是多少。

那个哥们也是被临时拉进来的,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也没加他微信。

我给组这个群的群主说,能不能想想办法,我一定要认识这个人,发多少红包都可以。

群主说她努力一下。

我在群里发了几百块的红包。

过了一天,她把那个退群的《男人装》的哥们微信推送给我了。

我加了他的微信,表明来意说,自己这个项目很新很酷,希望能被男人装报道一下,同时我把介绍自己马场的照片,文字说明发给他了。当然我说的比较委婉,说希望男人装编辑部的领导们能实地考察一下再做决定。

那个哥们说,他帮我向上反应一下,因为他不是管这块的。

我说没事,不着急,等过完年到北京亲自拜访他一下,他欣然同意。

微信上的结识所有关系,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关系,如果不通过线下见面沟通交流,很多时候这种关系就会慢慢变淡,之前微信上说的事情也会不了了之。

翻了年4月,正好要参加一个北京互联网公司的线下聚会,我出差到了北京,专门约了《男人装》这个哥们出来见面顺便吃饭,通过吃饭了解到这个哥们不负责《男人装》内容方面的工作,属于后勤业务支持团队的,不过他表示愿意引荐主编或者副主编给我认识。

又到了6月,我参加京东的一个活动又跑到北京,这次专门拜访了《男人装》编辑部,《男子装》杂志编辑部在世贸天阶旁边的时尚大厦里,我被引荐拜访了《男人装》当时的副主编吴淼,我给吴淼介绍了我自己的马场情况,他对此还挺感兴趣,然后给我介绍了具体负责生活方式内容的编辑认识。

后来的情况,就是开篇大家看到的,我成功的被男人装杂志报道了。

资深销售的人脉观念是以目标为导向的。

很多人解决人脉是漫无目的,这种人脉除了成为吹牛逼的谈资一点用处都没有。

我的目标是经营好我的极限旅游生意,我的所有动作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结交对我业务有关键作用的人,比如时尚媒体的编辑,旅游网站的产品经理,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旅游社从业人员,马术协会,帆船圈子,私人飞机俱乐部,大V网红等等。

对我生意目标没有帮助的人,比如认识几个当官的,认识几个房地产开发商,矿老板,煤老板,他们对我的经营起不到任何助力,也不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这种人际关系,唯一的用处就是跟别人吹牛逼说自己认识多少多少官员,多少多少土豪,你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种关系做不成事。

坚决不把时间花在无效没帮助人际关系上。

这种意识来自于多年销售职业生涯的熏陶,每个销售人员身上都背负着巨额的销售任务,销售人员必须通过对销售目标的分解,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拜访客户,而不是没头苍蝇一样乱飞。

拜访的客户必须是有效的,有强烈购买需求的,并且有购买决策权,在客户内部对采购有话语权影响力的关键人。

如果我们选择的目标客户错了,陪吃陪喝陪玩浪费钱不说,最重要的是浪费了时间,影响了销售任务的完成,有可能丢掉工作。

现在自己做生意了,发现其实不仅仅是销售,当老板的也是这种以目标为中心人际关系的运作方式。

很多年轻的朋友会认为这种拓展人脉的方式“目的性太强”。“目的性太强”会给人一种压迫感,不是一种舒适的可持续的人际交往方式。

其实很多人没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真正“目的性太强”人际交往是指对方有权有势,你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去巴结对方,提供不了价值给对方。

“我将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电影《教父》

你带着你的目标使命去找别人帮忙,别人如何能帮你,就是给对方提供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你不能赤手空拳的找人帮忙,你站住对方的角度,坐在对方的位置去分析如果你是他,你需要什么?分析清楚别人的需求,你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你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尤其是你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能互补,这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就会非常的良性健康稳固。

带着目标去结交人脉没有什么丢人和难为情的。

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这么做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