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文|铃铛
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放到了人生追求的中心。
经朋友推荐,2019年11月25号开始阅读《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本来只打算看一个小时,开始了就没结束,直至看完了这本书,花费大概四个小时。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我再去细看,2019年11月26号开始复读并摘录,2019年12月3号完成。如今我在2019年12月14号敲下这些令我感受颇深的文字。
“我认为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应该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我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似懂非懂,建立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化是什么?这又要如何去建立呢?这句话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有一种也不能说是很神奇的感觉,就是你注意什么内容,你就会在你所看的东西中直接注意到或者感觉到。之后我偶然间看到的文章里,好多明里暗里有这一思想——建立自己的文化。
书中也有描述:“建立自己的文化并不是让你忽视这个社会的每一条准则,在小事上我能遵纪守法,但在大问题上—如何思想,如何评判,你必须自己选择,你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社会来替你做决定。女人拼命想苗条,男人拼命想富有,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都是我们的文化要你相信的,别去相信它。”
我就想洗脸一定要用洗面奶吗?刷碗一定要用洗洁精吗?我非要在27、8岁的时候结婚吗?结婚必须要有房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冲击着我,但是我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来。
我减肥到108斤的时候,周围的朋友告诉我,还可以,不用减了,这样其实挺好的啊。其实我是想要减到九十斤的,但之后我就懈怠了。现在根据膳食宝塔调节自己的饮食结构,减肥计划还在继续。
我每天晚上晚锻炼,有一次有个人跟我说冬天晚上锻炼不好,冬天哪能出那么多汗呢,你没听说谁谁猝死了,都是晚上。我反驳了,我只是在七八点的时候锻炼,而且运动强度不是很大。我虽然否定了,但是我还是受了影响,抵触晚上的锻炼,七八天之后才恢复正常。
和朋友聊天,推荐我读的书《财务自由之路》,她说她对这类书名的书不感冒。然后我隔了好几天没有再继续看,但现在已经开始阅读了。
最后我思考,我之所以偏离我所设定的轨道,是因为我的内心还不够坚定。但最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这也证明了这就是我想要走的路,这是内心的声,我最后对别人的话并没有认可。
若你对别人的话认可了,这也是自己的选择,只要你认为这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好。你所做之事被偶然中断,之后若再没拾起来,说明这件事还不是你内心真正想要做的,怨不了别人。
经过的一系列事情,我感觉建立自己文化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米奇,我不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就一小会,掉几滴眼泪就完了。”
“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有一天早上,我准备吃做好的早饭,然后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在想:“不是我的过错啊,为什么要说是我的错呢,还说的那么理所应当。”当时我真的很难受,我告诉自己没有关系,不要理他的话就好了,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肯定是有解决的办法的。我搅动着勺子,可是这份难受并没有过去,越压越难受,快要受不了。
我忽然想起来《相约星期二》里面讲的这些话,我告诉自己:“现在就是很难过啊,就是很伤心,就是想哭,你凭什么这么跟我说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你这都是什么态度啊。”我去感受我内心的这份不愉快,感觉消除的差不多了,开始吃早饭,吃第一口的时候忽然开心了,觉得自己准备的早餐异常美味啊。
这个时候我感觉到我走出来了,在吃早饭的过程中那份难受会不经意间跑出来了,我告诉它:“我已经感受过你了,我不害怕你,现在我要把你放在一旁,因为之后还有很多的感情等着我要体会,一会我是要出门的,肯定会有很多开心的事情,你go away,go away。”它消失了,我一天的心情并没有受此影响。
有次我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自己不会的东西很难过,为什么就做不好呢,明明检查了那么多遍,最后给老板看还是出错了,会不会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行的人,对自己产生失望。在工作即将做完的时候想哭,眼泪在眼眶中转啊转,但是我当时跟自己说,先等等,把手中的事情做完,发给老板,再痛痛快快地哭。后来事情都做完了,我坐在床上想使劲哭,发现哭不出来了。承认了自己的感受。
随后我写了一天的历程,我觉得我没有能力,都是我觉得的,我需要根据客观事实评价一下自己,从《奇特的一生》想到的办法。最后在写晚总结的时候想明白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那你为你所做事情到底付出了心力?
打开水龙头,用感情来冲洗。它不会伤害你。它只会帮助你。
“尽管我说不上来‘精神产物’到底是何物,但是我知道我们在有些方面确实是有缺陷的。我们过多地追求物质需求,可它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的关系,我们忽视了周围的世界。”
我摘录这句话的时候我也不明白这个“精神产物”到底是什么,在我浏览自己的摘要,选择分享给你什么内容的时候,看到这一条,看到“精神产物”,我忽然好像有些明白了。
今年的十一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月。
我认识了一个人,网络上的陌生人,相隔十几个小时火车的距离。偶然间认识的,他帮助我从我自己心理问题中走出来,十一月之前我看不下一页书,我甚至不能看完一篇完整的推送,但现在我可以坐在我的桌子前打文章。
只是他在帮助我吗,不是,我也在帮助他,这是相互的,每晚九点固定的分享时间,每天开心日记的分享,一切一切的没有任何的理由,只有一个开始的理由——只是想要帮我从我看似严重的心理环境中脱离出来。
我时不时感慨这段关系,感觉自己是如此的幸运,他是知己,是贵人。交流过程中谈论书籍许多想法不谋而合,互相鼓励,解决问题,有时候会碰撞出新的想法。他跟我说过,他不知道以后如果加入物质,我们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现在我感觉,如果真的是加上物质,也是在这段纯粹关系之上锦上添花而已。
随后我思考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前觉得要好的朋友,因为分隔很远,渐渐地没有了联系。因为圈子不同,工作不同,环境不同,大家各自生活不同,隔的都很远,这些都是原因。但我在想,都是主要的原因吗?是不是缺少上面所说的“精神产物”?朋友之交在于交心,是精神层面上的,即使是精神层面上的,也需要多交流,微信消息太碎片化,我想到了—信,这个方法有待验证。
“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
写到这里,突然想,啊,感觉就是“精神产物”,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应该是它在联系着彼此。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情。”
我问自己:“你了解自己吗?”
我不了解,我其实一点也不了解自己,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在他们的眼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个朋友告诉我,大家眼中的你只是片面的,你需要自己去了解自己。我知道要自己去了解自己,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去了解,没有方法。我仿佛身处迷雾中,看不清,摸不透。
经朋友推荐,我看了《奇特的一生》,看完,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了解自己的方法—记录时间日志。
记录的第三天,7:02开始运动,锻炼过程中我在想自己什么时候结束,基于前两天的经验大概7:36结束锻炼,在自己认为即将要结束锻炼的时候,发现7:34了。觉得不太对,回想自己的锻炼,发现有两个一分钟的训练忘记做了,做完看表,记下结束时间7:37。
我为此感到开心,这不是了解自己了吗?这只是我走的第一步。我不想在迷雾中去生活,我不想看不清自己,我不想根据别人的行为准则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那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自己。
“拂去外表的尘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谛。”
在我看到书籍的最后,莫里去世的时候,我哭了,但我没有惋惜,我仿佛接受了死亡这个词。他真的有魔力,我以前接受不了任何悲伤的事情,即使是电视剧里演的都不行。
这些是我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我本意想写五点,反复在摘录里搜索,发现没有一条可以再继续写了,不是其他的都没有用,是我还没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自己还没有做到,没有做到的事情不想写出来,四点内容就四点吧。
写于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