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面背后的真相教育话语空间

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背后,你不知道的思路

2017-09-02  本文已影响1159人  天长水秋
图片源自网络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教育,教育一直都是从上到下都最为关注的大事。庠序校时代略去不说。随着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扩招,作为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工具的教育,其发展越来越没有方向感。

从叫嚷(多半是炫耀)月入三万元撑不起孩子暑假的家长,到“我太优秀了,我的爸爸妈妈根本不配有我这样的儿子”的自我膨胀的十岁男孩。家长和孩子们都在用自己的认知,向整个社会展示着教育“发展越来越没有方向感”。

对教育的重视源自于教化的需要,宗教和主义通过教化实现对人们大脑的控制。重视,非常重视,非常特别重视教育,那就意味着在教育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掌控的加强。这也是顶层设计的赶超世界先进教育,完善国内教育的出发点。

然而,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解放所有阻碍人成长为人的内部外部力量。

纵观这些年的教育发展状况,不管是方针说还是面向论,自始至终没有提及培养人,培养合格公民。个人以为其中包含着一个简单的认知:公民是社会民主的基石,提及公民教育,可能带来连锁反应。而劳动者(建设者)是民众习惯也愿意接受的现实,更是集权社会的需要。

从最初的教育方针——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到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培养建设者,直到《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始终是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者(劳动者)和接班人。换个说法,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到今天的教育改革,都是手段更新,因为其培养目标始终如一:培养各种各样的劳动者(建设者),即工具,而不是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所以,教育改革看似热热闹闹如火如荼,却越来越为普通民众所诟病,甚至变成压在民众头上沉重的大山。

教育改革一直以来就是有巨大争议的话题。成功论者说:教育改革给中国市场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我们自己培养的硕士博士已经名列世界各国前茅,我们的基础教育达到了世界前列;反对者说:教育改革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硕士博士再多,也没有创新,只是山寨大国。

我觉得成功论和失败论都各有道理,只是两种说法都相对有些偏颇,是以表象为前提得出的结论。如果了解教育改革顶层设计背后的思路,心中的纠结就会豁然开朗。

前面说过培养目标始终如一,源于千秋万代一统江山的自信,教育本身早就沦为驯顺的工具,它只能是一条劳动工具生产线,各级各类学校处在生产线的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生产线上的产品。

所有学校都强调思想品德政治课,希望给产品打上道德品质高大上的标签,结果事与愿违,学校都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作为工具的教育完全没有独立的品格,其本身应有的前瞻性,淹没于经济大潮。

改变培养目标,才是最根本的改革。

顶层设计的教育改革实现在经济收益上。劳动者(建设者)作为庞大的机器的组成部分,是根据需要放置的。高校急剧扩张,一方面迎合了民众的需要,另一方面因为读高校需要自掏腰包,大部分家庭的经济受到影响。经济改革带来的些许红利,瞬间被教育改革吸走。因孩子读书而负债成为中下层民众的普遍现象。又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许多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也成为一大特色(这与经济状况有关)。

高中毕业后,大部分人因为在大学里混三四年,多了些成熟稳重,血气方刚容易被人鼓动的时候已经过去,他们会考虑读书时家庭投入的财力物力,即便就业不易,也会理性对待,社会因此少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因为大学扩招,办学方得到巨大的经济收益,无情地榨干了家庭的经济,同时,还延缓了就业压力,至少使得就业浪潮的到来延迟了几年。这可是一箭几雕皆大欢喜的好事。

图片源自网络

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还是走的培养劳动者(建设者)的老路。

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谁来确定哪些人是劳动者哪些人是接班人呢?唯有从所读大学来加以辨别。而大学招生从来就不仅仅只意味着人才选拔和教育,而是一系列社会变迁的深层次反映。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阶层和社会秩序的运动映像。

17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说:“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而像我这种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享受北京教育资源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学习习惯和性格上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每一步基础打的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这也意味着在经济阶层固化之后,接受教育的程度及水平也逐渐趋于固化。

最富有的那部分人享受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通过教育资源获得更多高价值的知识。所谓固化的阶层天花板,不仅仅来自于财富,而是由财富所带来的知识分层,所以富人与穷人后代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结果是贫穷不仅会传染,甚至会遗传。这是顶层设计的区别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有效手段。

一以贯之的教育目标设置,决定了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也决定了教师只能是培养工具的工具。任何层级的教师都可以自由思考,所有的思考结果却不能自由宣讲传播,必须围绕主义,必须政治正确,必须为明确的目的服务,诸多条件限制,也就决定了几十年来没有大师,也不可能出大师。如同裸露的岩石上无法长出茂盛的植物。

改革是顶层设计者的盛世豪宴,于普通民众一般就是喝喝汤,吃吃瓜。如果觉得自己真能解决什么问题,那可能真错了,而且错的挺严重挺出格。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获取知识的途径将要发生巨变,那些顶层设计者为固化阶层而设置的门槛必然大为降低,到时有心人可能因此而受益非常。更多的乌合之众依然会在方针目标指导下继续前行,痛苦并享受着做好接班人或劳动者所带来的荣耀。

文/天长水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