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游记 | 热点Libra究竟意欲何为!?
大家好!我是峰岚泛舟,区块链应用参与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57359/3930682bafdcd661.jpg)
为了更好地去认知数字货币,最近好好恶补了一番,其中Chinaledger技术委员会主任、上交所前总工程师白硕“Libra与全球产业竞争”演讲,从数字币分类、Libra定位、诉求及对金融科技影响,简洁明了进行解读。峰岚结合白总演讲,结合自己的理解,现特与各位圈友分享。
关于数字货币分类
我们通常可以把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分成三类:法定数字货币、商圈币/积分(如:Q币)、虚拟货币(如:比特币),它们彼此并不是完全独立,而是互有交集。
虚拟货币和商圈币/积分的交集处是——不交易、不流通。商圈币如果交易或流通,就变成了虚拟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的交集处是——合法稳定币;法定数字货币和商圈币/积分的交集处是——提货券/储值卡;Libra处在上述三者交集处。
当Libra作为拥有巨大流量的商圈币时,其有着非常强的流通潜力;当然关于其流通潜力,见仁见智,极有可能被某些国家或某些联盟机构所认可;另鉴于Libra处于三者交集最中央,这可是必争国际化战略制高点。
关于Libra诉求及影响
简要概括Libra有五大诉求及对金融科技影响:
一是无国界,无国界的反洗钱和铸币权,一定会遭遇到各国央行、货币监管当局的博弈。结果好坏不好预期,还很难说有统一结果;
“谁来说No?”,一些国家可能会拒绝,一些国家可能会有条件的接受,需要实名制解决反洗钱等问题。
二是点对点,目前国外移动支付习惯及基础设施远远不足, Libra对需要补上这一课的这些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至于Libra生态“这课怎么补?有没有话语权?”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若其在未来得势,必将对阿里和腾讯国际化业务形成冲击;
三是可编程,按计划Libra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并依托其庞大客户群嵌入第三方业务逻辑和开放金融,Libra或能弯道超车,实现基于Libra的复杂业务逻辑,确实是一件对市场很有想象空间的事。
四是零手续费,Libra对现有汇兑体系与秩序的冲击;同时将实现对现有国际汇兑秩序的低成本绕行和替代;
五是低波动,预示着人们所获Libra是用来消费的,不是用来囤积居奇的,通过利用算法盯市,一篮子真实资产储备作为后盾背书,能让大家扎扎实实地在流通环节使用Libra。
总结回顾
libra处在虚拟数字货币的战略制高点,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其无国界、点对点、可编程、零手续费及低波动等诉求,均需要时间来验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