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与你想要的可能事与愿违

2023-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杯啦

就在过去的一个礼拜,可以算是最近社交最多的日子。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代表性很明显,有打工族,有躺平族,有创业族,他们的性格特征与人生轨迹当从目前看也截然不同。

对我最触动的就是打工族,因为我能感同身受,我们老是忽略隐形的东西,也就是沉没成本。我是如何开启这个话题的呢?是从财务消费支出说起,我就问他们,你们平均一个月消费多少?他们说XXX, 然后我就震惊了因为我是他们的一倍多,这还只是纯消费,不包括房租。于是我就觉得我的财务一定是出了问题。我打开我的账单,查看我过去两年的消费情况,我平常使用微信记账,所有从微信里面出的,都能一清二楚。其它的都是从信用卡出,也能一目了然。就在第二天,我花了一上午认真研究了我的消费记录,发现我并没有大意的乱花钱,毕竟我还在工薪阶级,不存在奢侈品自由。

最后我发现我比他们消费多的一部分主要是我付费学习以及购物,比如付费打网球,其次付费买课程,还有开各类学习以及视频的会员。关于购物,我发现这是让我自己很开心的一个点,因为我的本性就喜欢给自己打扮漂漂亮亮,我接受不了很暗淡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工作一天,我也把这个当作我努力工作的奖赏,只要不超出预算就好。

最终我得出结论是,一定要为自己投资,有些钱表面省了但实际并没有省。因为我努力的工作,我的业绩也越来越好,我从最开始和他们一样的收入到现在翻了2倍,我因为付费运动和学习,我的能力和精力都变好了,人也变自信了,不断形成正循环,虽然我是比他们消费高一点,但也就是多出的这部分消费属于自我投资,从短期看,我没有存那么多,但从长远看,我收获了好习惯以及每一天的快乐心情。比起每天把时间花在短视频上以及宅在家中,实际付出的更多,收获的更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