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短篇小说写作指南》|人物塑造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47524/465fb9f7995c8099.jpg)
让笔下人物活起来——帕尔·赫格里弗
写人写得出色,笔下的人物便栩栩如生,富有个性,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第一,“直接说明”法。也就是说,作者直接交待他本人对某个人物的看法、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物的看法、或是这个人物自己对自己的看法。理论上这个方法似乎会很单调,特别是出自初学者之手;但在观察敏锐、风格成熟的作家手中,这个方法就行之有效。长篇小说中要介绍一个人物,这方法就用得上。
第二,在人物塑造的手法中,运用一些独特的、活生生的细节,并且只选择那些能显示个性的细节来写人。
第三,通过人物的环境来向我们展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描写人物自己创造的习惯性环境——或者描写人物对一个同自己格格不入的环境的反应。
第四,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写意识流,或者更好是写对特定事物的受到主观控制的思想活动。
第五,展示人物对其他人的反应。
第六,让他讲话。
第七,写他的举止动作,包括—些小小的个人习惯动作、某时某地的特别举动、或者他的贯穿小说始终的行为方式。要说能概括出什么结论,那就是言谈和举止是展现人物的两个最有效的方法。
任何时候要在叙事中描写人物,对技巧的真正考验,在于你能不能把主要人物写得有血有肉。一个人物,你通过知觉认识了他,你的情感为他所牵,心思随他而动,他便在你这个读者的心目中活了。
写其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知其人。或许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用你的心思,你的情感, 你的知觉去理解自己的人物,理解得越深透,就越能把他们写得栩栩如生。二、 你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采取某些措施去了解人物。
怎样才能了解人物?你可以从观察人开始。比如,那人的脸到底是什么样子? 你的人物怎样说话? 他怎样笑?
不管研究什么人物,要是能注意到形体细节包含着一贯的和变化着的两种成分,那么你的观察就会更加敏锐。例如,你人物的眼睛平时是蓝的,但高兴时颜色会淡一些,而生气时又会变成钢蓝色。
观察形体细节时运用你的知觉,同时你也在学着用心思思考理解人物。
运用知觉和心思的同时,还要知道自己在感情上对这个人物所持的态度。尊敬他?钦佩他?喜爱他?
要着力去认识人物此时此刻心里有些什么情感,然后你如果做得到的话,就要分担他的喜乐忧愁。如果你的同情心还不够宽宏,就先从同你自己相似的人物开始。然后再扩展你同情心的容量。比如,想象你自己“打入了”一个小男孩的内心,他挎着一根钓竿,提着三条小鱼。你能不能听到他赤脚踏在泥地上发出轻轻的叽叽声,能不能感觉到他肩上的钓鱼竿越来越沉?
因此,只要你对他真心感兴趣的话,那么你想用自己的心思和知觉去熟悉他这—企图本身也许就廓清并强化了你的态度。
移情塑造出活生生的小说人物——布莱恩·克里弗
真正的移情要求压抑自我,使自己心中空空如也,好让另一个个性暂时取而代之。写作者想让笔下人物活起来,就必须先让人物在自己心中动起来。他必须使自己的内心空空荡荡,把人物接进来填补这个真空,他应该成为那个人物,倾听他的声音,而不应该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物就不但为创造他的人,而且为读者而活着了。他从书上走出来,步入读者心中。要达到这种境界。靠的不是细节的堆砌,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开流水账,人物依然死气沉沉;而是要靠两三个安排得当的关键细节传达出来的充实完满的氛围,这些细节间存在着含而不露、隐而不见的有机联系。
因为暗示比显示更有力。问题在于内容要真实,而且使人一读就相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