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闲言碎语儒释道传统文化

王阳明心学之心性

2017-10-22  本文已影响29人  孤独的烟

心性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即我们所说的赤子之心,但也仅仅指一出生那时的,随着人的成长心性就逐渐蒙蔽了。所谓赤子之心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它是无分别的,无善无恶,无欲无求,无成见观念知识文化理想等等这些后天东西的。婴儿认识的第一个对象是母亲,母亲的体温、乳汁、气味、样子、声音等给婴儿留下印象不同于别的事物,于是第一个变化分别心产生了,同时好恶心也随之产生,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好恶心等同于情绪,此时婴儿仍然认为母亲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持续于人的一生,这里就不说那么多了。这里所说的心是同一个心,像分别心、好恶心、同理心、同情心等等都是说心的不同状态,这个心当然更不是指心脏,是指人全部意识的总和也包括潜意识。那么我们要怎样认识心性呢?我们可以看到初心和你现在的心如此不同,一直在变化。变化来自对外界的感知,所以很多人认为我们要关注研究外界,就像我们发展自然科学,但是外界事物无穷无尽,而科学的发展也将持续到宇宙毁灭,科学给我们的答案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要认识心性只能向内求,去研究我们的意识世界。这个意识世界不是科学中讲的思维、逻辑、心理等这些概念。区别在于科学在这些方面研究的成果是客观的,比如辩证逻辑思维能够让我们的思考过程更接近事实,能够排出诸如预设文本、偏见、情绪、心智模式等因素对思维的干扰,使思维更趋向理性,其立足点在于思维过程与外界的一致性上,而我们说的心性是思维这项意识活动的主体即意识,而这个意识是主观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个行为是客观的,但是并不能证明你主观上是一个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人。类似于刑侦学上的动机和行为,动机可以产生行为,反过来行为却不能肯定动机,这也是判定犯罪时需要物证、人证、口供的一致性。我们在表现相同行为的时候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带有别的目的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是主观不同于客观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你全心全意做一件事和带着别的目的做事得到结果是不同的,其中微妙的差异就是我们要认识心性的原因。往大了说你的情绪问题,生活问题,世界观问题等等方面都是心性决定的。中国古代文化儒释道三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特别是儒家思想我们是一直在使用它,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也造成了对儒家的偏见,我推荐看看王阳明的传习录或许能找到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