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学霸分享2】10月,突破社交的两件小事-读《别独自用餐》
老铁们晚上好呀,我是青词。现在已经11月份了,我特别有一种年关将近的感觉,好忙,好乱。年初的想法,到现在年尾,好像想法更多了。
今晚与大家说说,我读《别独自用餐》这本书的几点感受。其实是上次故事营的时候,就很想读;于是借着这次活动逼自己与老铁们一起共读的,惭愧惭愧,我还没读完。
我呢,今年刚刚从带孩子中解放出来,加上又新到一个城市,所以非常需要打开社交通道呀。可是封闭久了,要打开不容易。下面结合这本书,分享一下我最近的感受。
1
别怕麻烦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作者法拉奇有一段想入军好莱坞娱乐圈的时候,请朋友推荐,于是找到了大卫。可当大卫听懂他的来意后,却一口拒绝了。理由是,“我可能以后也要有求于他,我不想因为你或者其他原因把这个有求于人家的机会给用掉。我想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己。”
作者很受触动,我也很触动呀。以前的我包括现在的我,却是像大卫一样的思路。
由此,深究原因。
第一,比如我们那里有一个很厉害的老乡,平常我们有事不会轻易去找他麻烦他,觉得只有特别紧急特别重大的事情时,才可能去求助于他。也就说,这条关系是个人的稀缺资源,是个人的救急包,岂敢轻易介绍给他人。
第二,不会推荐,说明我与这个资源本就处于不平等的状态。我是始终保持着有求的姿势。想要平等,要先让自己够得上,自己也能提供价值。以价值去利他和交换,将不平等化为平等。
第三,如此,才可以向作者说的人脉关系像是肌肉,使用越频繁才越健壮,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努力地把你的关系和人脉介绍给更多有价值的人,慷慨促进不同人脉之间的联系。注意哦,他说的是介绍给有价值的人。那首先,你也得先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吧。
所以,第一点启示是,从改变“怕麻烦”的观念开始。打造个人价值和影响力的同时,要不怕麻烦,多与人来往,也才给到他人了解你的机会。
2
克服恐惧,有勇气去接触
作者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发展,想到了去找他所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就是公司的大老板;还有玩具和自行车的故事,父亲能够不卑不亢去敲开女主人的门,使双方都有一个愉快的时刻。这些故事,平凡得让我们振奋。
这本书第二个大的启示就是,如果你想向优秀的人学习,那就克服恐惧勇敢去接触。我自己最近终于迈出了一步。
我是3月到的这个城市,可是呢,最近才真正找到线下自己感兴趣的团体。花了7个月的时间。当然,前面一段时间只是偶尔有一个念头,直到最近我才真的行动。从想到做到,真的不容易。
我是怎么做的呢?读书营常说见牛人,我也一个人摸索那么久,想到在深圳第三次践行者大会的经历,会后大家聊天的感觉真的太好了。所以,我必须在现实中与人去交流。在这个地方,工作与生活都是老乡圈子,怎么办呢?我想到读书会。可是,读书会没有打广告,随处可见呀。后来我想到樊登读书会,于是我找到本地的分会,参加线下活动。
那天,我带女儿也去了,当天是一场公益的演讲课,现场来了30多位朋友,课前有一个自我介绍环节。我在很短的时间内,讲完了我想说的(其实这一点不对哈,只顾自己想说了,不过现场打稿,按罗辑思维讲的自我介绍套路讲。先完成,很开心。)我相信,当时大家对我有一个印象。
活动结束后,当晚,我整理出了当天活动的一个感想记录,发到群里。第二次主动加深了其他人对我的印象。
几天后,我将一本书听了五遍以上,然后手写了读书笔记,再次发到群里。这样,是不是让人印象更深刻呢。
之后,预约了两位见面,其中一位已经一起吃过饭了,聊得愉快。所以,我去做了。勇气,我需要更多,为我加油!
3
提供帮助,利他
10月,参加了弗兰克老师的写作营。以前从未接触过他,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在深圳听过他的演讲。演讲中有一句话还记得,我们除了拼命,还能拼什么。对啊,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什么倚仗都没有。不拼命,不靠自己,能怎样?
在写作营作业第一天,因为作业和社群感想,一时有感而发,就给他发了一段反馈,有感受有建议。有了一段短短的交流,本来我也没有什么目的,就以在读书主题营一样的心态,去点评,群内有空时就互动一下。
弗兰克说我这样及时反馈很好。讨论了我反馈的建议,也问了我目前方向与现状,听我说作点评,他马上给了我一个的点评经费的红包。其实没有这个,我也会做;可是收了这个,我的责任心更加重一分。于是总共21天中,我尽力而做。后来也自然受邀请免费进入第二期,做了点评官。
我参加写作营的初心,就是跟着一起写。没有想过这些可能性的。但是利他,行动和靠谱,给我带来了可能性。
所以,老铁们,从觉察观念开始,迈出去,常利他。你会收获可能性。《别独自用餐》,与人约饭。吃饭力,猫叔强调过的哦,你还记得吗?
今晚我的分享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