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客林妹妹
《红楼梦》阅读笔记第三回第二、三篇汇总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绛珠仙子修炼多年,终于要在大观园登场了。登场之前,作者已经为她准备好了“眼泪”。她体弱多病,自生来就会吃药,不能哭、不能见除父母之外的亲人,但是偏生就进了大观园。贾母一家都是远亲,不能见最后还是见了,而且同在一个屋檐下数年,你说这泪怎么断得了?
早年读《红楼梦》总觉得,林黛玉爱哭是性格所致。人到中年再读,对这个角色多了几分怜悯。排除体弱多病的原因,一个小女孩在贾府这样的人家借居,怎么能顺心随意?像史湘云这样性格爽朗的女孩,在中秋节那晚,也发出寄人篱下不易的失落感,何况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没有家的温暖,似浮萍般无依无靠,纵然贾母给再多的疼爱,也终是寄人篱下的外人。
林妹妹第一天进贾府,作者安排了许多细节,突出林妹妹就是一个外客。
1、进贾府的小细节
轿夫抬着林妹妹进贾府,那贾府正门却不开。目测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轿夫抬着轿子不走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这里的重点是,大门未开,林妹妹是从小门进入贾府的。
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除了重要节日外,正门只有来了大人物才开的。而林妹妹,尽管她是贾敏的女儿,贾母的外甥女,但她终究只是一个来投靠亲戚的小女孩。不管她身后站了谁,不管贾母对她如何心心念念,外客进入贾府,身份不够就得按规矩,老老实实从边门进入。
2、王熙凤的“关照”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历害角色,对于林妹妹的到来,她自然要“表演”一番。
她先是赞美林妹妹长得标致,然后说,“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当一个人,把你当成依附体的时候,他的主观意愿就会凸显出来。“不要想家”言外之意就是,这里不是你的家;“有什么要求只管告诉我”,就是说在这个家里面我说了算,你林妹妹是要被照顾的,是一个没有自主权的外客。
3、没见到的舅舅
按礼节要求,林妹妹进贾府见了贾母之后,自然要去见两位舅舅。可是,实际情况是,两位舅舅忙得很,林妹妹都没有见到。
林妹妹的大舅舅贾赦,是一等大将军。他虽然没有贾政那么忙,但没见林妹妹的理由是,连日身上不好,见了会更加伤心。而二舅舅就直接不见了。王夫人对林妹妹说,你舅舅去斋戒了,改日再见吧。对于林妹妹的到来,舅舅的斋戒活动更重要。
贾雨村和林妹妹虽然同为外客,但贾雨村的身份远没有林妹妹重要,贾政在接待贾雨村时,却是另外一番态度。作者说,因为贾政特别喜欢读书之人,加之受林如海之托,他便帮贾雨村谋得了一个职位。但是在对待亲外甥女林妹妹的拜见,贾政几乎是漠视的态度。
林妹妹拜见长辈是礼节需要,这个礼节是做人的基本,而身为主人和长辈的两个舅舅,直接选择忽视。这样的忽视,一方面是他们身居高位,见林妹妹这样的小女孩,显得小题大做了;另一方面,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侧面写出了林妹妹寄人篱下的苍凉——走哪都不被人待见。
两个长辈均选择不见林妹妹,但却又用一番客套话来体现长辈的姿态。他们说,“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告诉我,我给你做主”,可是真正出了事之后,谁替林妹妹做主了?说到底,在两位舅舅的心里,她终不过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外客而已。
儒家思想说的亲疏有别是说一个人要理智的分析,去对待不同的关系。林妹妹的两个舅舅,在见林妹妹这件事情上,把亲疏有别诠释出了苍凉的意味。
4、亲姥姥又如何
舅舅选择不见有身份的顾虑在,而把林黛玉当成宝的祖母——贾母,她的潜意识里也是把林妹妹当成外客,当成一个需要她照顾的小女孩。
宝玉第二次出场的时候,贾母说宝玉,“外客未见,你却换了衣裳”,意思是你宝玉身为主人,就该有主人的范,应该见了外客再换衣服。
当王熙凤说林妹妹竟不像外孙女,倒像个嫡亲的孙女时,贾母的回应是笑。这样的笑等于心里默认了王熙凤的话,但更深层的意思是,林妹妹就是外客。
林妹妹进了贾府,心留在了贾府,命也留在了贾府,整个贾府对她而言,是人生的全部,但贾府待她,留给她的,不过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外客的礼遇而已。寄人篱下的悲,寄人篱下的凉,林妹妹自知。
林妹妹外客的身份,也是她哭声不断的原因之一。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对于林妹妹而言,你给她一个狗窝,或许她他还可以在人间多活几年。不过作者笔下的林妹妹,有更重要的使命——还泪,所以,冥冥中一切皆是注定。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 理解不了作者的用意,感受不到书中人物的命运。
外客林妹妹是人物命运中的一笔,是丰盈角色的需要,也是让小说人物丰满的基石。外客林妹妹,一个让人看了就心生爱怜的林妹妹,能把这个角色塑造的如此成功,全赖曹雪芹力透纸背的写作功力。
阅读的乐趣就在于能随文字的节奏,感受到作用谋篇时的用心,如此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