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道德价值才是当今哲学的明珠“价值论"走向一统的关键

2023-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林汉扬

天人合一的道德价值才是当今哲学的明珠“价值论"走向一统的关键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其实都是人学的,都有存在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我都用数理逻辑分析过“机器不能创造价值”与“机器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其实是基于人学(社会科学)与物学(自然科学)的不同角度得出的两种观点,马克思把机器不能创造价值,而把价值归属于机器人的劳动创造价值,其实就是从人学的角度来看价值的,许多人把价值定为人学的意义?这里有人认为“机器可以创造价值”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当然,如果是从人学的意义上把机器不能创造价值也是对的,马克思的争议问题是创造的“价值”究竟是使用机器的人(雇佣劳动者)创造的,还是该机器的拥有者即所有权人?有人为了论证所有权人的机器能创造价值,绕了一大圈,最后也是不过在论证提供机器的人参与了价值创造和承担了风险站在大资本角度为资本家而已,一般只要不蠢都知道,组成企业这个生产力系统是人的活劳动可变资本V与机器(生产资料)这个死劳动即不变资本,而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劳动Ⅴ才是价值增殖的唯一源泉,不谈物学的角度,从人学角度,马克思争议的是究竟增殖的价值是全部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决定创造的还是包含着资本家的管理劳动与智力投资劳动?马克思没有说清楚,成了烂账,这也是导致了使用机器(生产资料)的劳动工人与机器所有权人之间的控制权争夺的矛盾博弈问题所在,这正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观效用价值论之间的矛盾问题,其实,我之所以称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与人学主观效用价值论都是人学的价值论,自从古希腊的所谓现代科学奠基人亚里斯多德把人的政治从自然中异化出来的那一刻,作为受到了影响的这种价值论便注定着今天这两大派要斗争不已,也产生了两种社会思想阵营,而要想跳出这种斗争的矛盾并进行统一,唯一的就是把人回归自然,把人学回归物学,这样价值论的效用(供求关系的体现)与劳动时间就与自然科学的力与能一样可以精确量化,而这也正是我从易道逻辑的天人合一的道德价值核心思想中感悟到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