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已
这本书,已经读过很多遍了,还能看到最近一次读的笔记。如今再次读来,很多原来觉得很玄的内容,也能进行反驳了,不再将之视为“阳春白雪”。
也记得最初开始读的时候,也被这本书弄得苦思冥想、抓耳挠腮,这次读后,却是另一番心境。
这算是自己看得最细致认真的一本书了,再加上不同年龄读了多遍的原因,感想确是有些多,故而分了好几篇。这是第一篇。
1.老人的第一个问题“你是谁?”
老人追问李若菱“你是谁?”
而且不断否认李若菱的答案,李若菱的当下处境、名字、工作、身份认同、身体、思想等,这些或代表或形容“李若菱”的事实,在老人看来,皆不能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 。
为什么要追求本质?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一个类似永恒不会变化的答案?
诚然,名字会变、工作会变、身份认同会变、身体思想都会变,可这世界,最不变的就是变化了。所以,没有办法一劳永逸地寻找到一个本质。
你现在,问我是谁,
我回答你,现在的我,认为我是谁、别人认为我是谁、社会肯定我是谁。
明天,你问我,我是谁,
明天,我再回答你,那个时候的我,是谁。
2.主体和客体是一回事?
大脑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大脑来控制大脑,进而控制自已。主体和客体,出自马克思的实践论,说的是实践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构成的。
而我们的大脑,或者说我们人类,通常都是作为主体运用一定的工具或手段来改变这个世界的,原本宏观上的概念,拿来分析人这个主体,或者仅仅是分析大脑,总有一丝答非所问的感觉。
如果有一个人,原来是极其不文明不礼貌的,如今,他通过自己的感悟,变得文明礼貌,这里面,可以用主体或客体的说法来分析吗?
3.老人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以前的笔记写着,“追求心灵或精神上的平静,现实生活的简单、温饱,个人的独处空间,健康、美”
现在读来想到的是“解脱、脱离无聊,得到精神上、物质上满足”
看来,这些都是当时的我,自己想要的。
老人回答:爱、喜悦、和平
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爱。
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喜悦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
和平,我理解为平静与满足。
内观自己,喜悦更像是拥有了安全感之后的,对生活、对别人、对自己,自发的善意与满意。
看来我还是很缺安全感呀!
4.尽他们所能
老人说:“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你了解吗?”
内以深处,不相信。
也或许是自己还没有孩子,感触不是那么的深。
现在的自已,对待父母,或者说是扮演子女的角色,并没有尽心尽力。内心还有一团,各种负面的情绪隐藏在身体里,一旦触及父母的话题,这团情绪就会出现,弥漫全身,烦燥、矛盾、委屈等等,有时自已都会觉得自已对待父母太不公平,不记得好,不知道感恩。如今,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也许是化解的第一步。
5.断舍离
老人说:“记住,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读到这里,想到断舍离。
烦燥的时候喜欢扔东西,只想保持着最基本的必需品,却还是嫌弃自己需要的物品太多了!梦想着,物品少得可以用一只行李箱或者背包装着,无论想要去哪,都可以说走就走。意识里是想着流浪和逃亡,一只背包走四海,除了自已,没有其太物品。现在也不明白,这种意识是在逃避或者说是害怕什么,为什么想着逃。所幸急也无用,日后再慢慢得觉知。
6.基本的内在真我
老人说:“我们仍然后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这个内在的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着死亡而消失。”
难道是“神”的意志?
最最原始的“意识”?所有的其他的意识,都是在这个最最基础的意识上学习的吗?
以前一定为了这个“真我”而踌躇,如今,不再相信了。
7.老人的第三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为什么瓜熟了就会蒂落?”
老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纯静的像个天使。
是角色扮演/身份认同、思想、情绪、身体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
这是这本书的核心,也是一个个亟待化解的阻碍。
我期待,这次的阅读,可以使我悟到更多,可以化解我那团,幼年延续而来的情绪。
8.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已。
大概是以前对这本书有深深的挫败感,如今再读来,有一种不服的挣扎心,总是想着反驳。
读这句,已是无力反驳,整个人完全败下来。是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9.孩子
孩子的哭闹是属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流动,完全无损他们的本质。哭完、闹完,他们可以一下子又回到内在和平的喜悦境界。是大人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反而去打压他们,才造成问题的呀!
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勾起父母自已内在压抑隐藏了多年的痛,所以会不顾一切地用劝慰、转移甚至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停止表达负面情绪,但是,这样一来,父母等于是在重蹈覆辙——让孩子也和他们童年时一样,无法好好表达自已的情绪,因而造成创伤。
同意得不能再同意,同时也警惕自已会是这样的父母、长辈......
只是想到,有些场合不希望孩子哭闹,这该如何是好?
或许真的是没有做过父母,一点经验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