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趋势

简书17万阅读163赞赏,这是一个说自己花了5000元买教训的人

2017-12-08  本文已影响16人  k先生__
鸡汤有毒才好喝

最近,我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它被推荐在首页,目前为止已经有了17w+的阅读,8000多个喜欢还有2000多个评论,但是最惊人的还是那163个赞赏。

简书上好文章很多,高阅读量的文章更多,但是赞赏数量是目前为止最为惊人的。

这篇文章冠以“毒鸡汤”的标签,讨得大众的满心欢喜,作者在文章里,站在万千消费者的角度,解析知识付费的这些产品其中的“猫腻”,虽然文章曾经提及“不可否认这些产品在有些点上还是有用的”,但是大家读完的普遍感受只有一个:知识付费是个惊天骗局。

文中作者列举了自己购买的几种知识付费产品,以及在这些产品上两年下来花了300个小时,他的原话是:300个小时都够写本书了。其实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作者不一般,他的本职也是做媒体,此文中三言两语吸引吃瓜群众点开文章看,看到这里的时候又忍不住想知道下面写了什么,我不禁想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是在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知识付费误区。

01

知识付费的误区之一:学了也不可能像他们一样优秀。

网络上卖的那些知识付费课程,不过是拿着别人做的梦来让你爽一下的吗?并不都是!其一是好的知识付费课程一定存在,但是有一种现象叫劣币驱逐良币。

知识付费兴起的时候,《得到》APP上有很多课程都是质量极佳的。例如: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尝到甜头之后,《得到》APP当了开启了会员制度当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往后各个平台也纷纷开始会员制,但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像胡雪岩一样,注重“戒欺”的理念。由此,各个平台上就出现了制造“劣币的人”,古时候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难以解决,简单说,这问题几千年都解决不了。

这个时候问题的关键就来了,消费者往往都是需要学习的人,他们无法分辨哪个是真货哪个是假货,自然哪个标题看得顺眼对胃口就买了。那么卖真货的人和卖假货的人赚的钱一样多,甚至有的时候卖假货的人赚的钱更多,这让正规做生意的人怎么生存?

坦白的说一句,那些卖次品的商人发现赚的钱和卖精品的人赚的钱一样多,然后更多的投机者发现了,大家一起挤进来分蛋糕,再继续卖精品的人不光要被人骂是傻逼,还要亏得血本无归,那为什么他们还要费心费力去做精品?

其二是好马配好鞍,给残疾人一双翅膀,他也飞不起来,不如给他做一双义肢。

知识付费的大风刮过,谁都没能幸免,我也听过《得到》,总想着创业的我,被节目当中高大上的名词概念所吸引,但是还没有产生消费的冲动。

自打有一次,因为工作原因出去跟某个客户接触的时候,他提到区块链,以及李笑来在媒体面前谈的比特币,传闻说李笑来是中国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再打开APP一看,比特币已经涨到1万人民币一个了。

而李笑来是中国比特币持有数量最高的人,他的财富不敢想象,再想想他的节目《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难免有些心痒痒。

后来我就在得到和其他平台上买了一些知识付费产品,当然也有一些是免费的,当时我的工作是做销售,就购买了特别多的类似于《三招搞定投资》《演讲你需要这么做》这类的产品,听完之后回味叙旧,倒头一睡就什么也记不得了。

最典型是就是听了这节阿里HR的课,不过完全是冲着阿里的名头去的,至于到底学到了什么,现在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样的毒药我吃了蛮多

这样事我还做过许多,快感的存在仅限于购买以及听的前三分钟。仔细想想自己买了这么多跟自己本职无关的东西,刚想开口骂一下产品垃圾,但是回头来想想,好像这完全是自己的问题。

02

知识付费的误区之二:听了就能够迅速改变人生

在这里我是很同意这个作者的观点: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

《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当中有一段话“小孩子很少会一个星期之一一次自己收获了多少,都是闷头一练就是好几年,直到学会了才知道哦自己已经回了。只有聪明的成年人,才相信1本书读懂易经,10句话揭秘马云的成功之道,30天成为吉他高手的故事。”

急于求成,会见鬼的

作者本人一年多以前开始学吉他,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充满各种幻想,想着如有机会一定要学一门乐器当做爱好,刚好就遇到了吉他班的宣传,20节课让你学会吉他的宣传让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还是那句话,快感仅限于报名交钱的时候和开始学习的前三分钟。刚到培训班摸起吉他,不用说,90%刚开始学吉他的人一定有这样的想法:幻想着自己某天能够用吉他流利地演奏一首歌,好好地装了一次X。

幻想结束快感到此为止,学吉他最痛苦的事来了:按和弦。金属丝做的弦用手指按上去,不用几分钟就开始痛不欲生。因此大多数人学完了课程之后,就没有再过多的练习。

20节课上完后,吉他也被抛之脑后。我听了20节课,每节课90分钟,却依然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歌。

事实上是我们太过于依赖施教者,把希望寄托于自己付了钱给老师,老师传授知识,我们花时间听,通过这个流程轻松掌握一门技巧,想要接近成功没有错,只能怪我们太过于急着想成功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吉他班有一个助教,是我的师兄,每次课后他都会弹一首完整的歌曲,每次来上课他的技术都会更精进一些。

有一次我就去问他:“师兄,你平时是怎么练习吉他的?”他回答:“每天花两三个小时跑到天台练,练个一两年差不多一天就能弹一首新曲。”听完我就沉默了,平时的我兴起就摸起吉他勤奋一两个小时,下一次再拿起的时候弦已经生锈了。

捷径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它让投机者趋之若鹜,聪明人已经找到了十条捷径,而笨的人还在一点一滴扎着跟,十年后聪明人又会来问笨人成功的方法是什么。

自己做的死,请不要把锅都丢在知识付费上。

03

知识付费未必一定要买网课。

人在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时候往往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个时候有两味药:一味甜药叫网课,一味苦药叫读书。两者不分高下,但是既然甜药治不好你的焦虑,让自己尝一点“苦头”又未尝不可呢?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吐槽知识付费的作者列举了数种观点,列举了4个教训,整篇文章让人发自内心的赞同。但回过头来想,既然花了5000元买了知识付费产品也听了,写出17w+,163赞赏的爆文,是不是完全和知识付费的产品一点关系都没有呢?恐怕比较难。

我的朋友花了700元报了个写作班,大众反馈效果非常好,他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打卡,写作,发公众号推文。

有一次我问他:“你觉得这个写作课效果怎么样啊?”

他说:“非常好啊,你看我现在每天坚持写文发表在各个平台,这样努力的状态很久没有过了。”

我问:“那你能跟我讲讲课上大概讲了些什么吗?”他低头想了一会,也讲不出个所以然,但是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整个人进步了,处于上进的状态。

原来这个写作课是有打卡,社群,社群里的小伙伴都在坚持每天写文,大家互相评价,每天都能看到彼此的进步,好的文章还有奖励机制,这也是他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

甚至到了后来,他写的小说被别人转载使用,邀请参加征文比赛。在他报写作班之前我们都知道他的文笔是不错的,但是报了写作班之后才有了这些后续的事,虽然对课程内容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却不能否认它的价值。

知识付费更新迭代,现在我们只为行动付费,只有运用知识产生了行动才有价值。

最后,我想对那个花5000元买教训,却能写出优质爆文的作者说,您5000元的教训哪买的?给我来一份。

我就喜欢喝鸡汤再加点毒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