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

海子《秋》、《秋日黄昏》原文及赏析

2017-11-05  本文已影响1260人  诗之源

海子《秋》原文及赏析

海子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子《秋》赏析一:

很短的一首诗,只有53个字。依次写了三个内容:一二句写鹰;三句写王;四五六句写秋天的收获,也可以说是议论、感慨或抒情。从这三个内容来看,海子的诗有极大的跳跃性;思考这三个内容,很难发现它们之间有必然联系。

要探究三个内容之间的联系,应该首先弄明白诗中的中心意象。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呢?是“王”。“王”代表什么呢?诗中说“王在写诗”,可见“王”是一个诗人。诗是文学中最纯粹、最高雅、最动情的艺术,诗是文学之王,。以此推得,对搞文学的人来说,诗人也可以被视作“王”的。海子对自己自视甚高,对自己的诗也自视甚高。因为当时他和他的诗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诗坛的认可。所以诗人就十分隐晦地用“王”来表达对自我的的看法和对自己诗的看法。所以“王”就成了海子诗中与自己相关的常见意象。所以,把“王”看作是诗人自比,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王”是诗中的中心意象,“鹰”就是来比喻或衬托“王”的了。用“鹰”来写“王”是很恰当的。虎是山中王,鹰为空中王,诗为文中王。王本来就是让人尊崇的对象,神又是神秘、灵动、崇高的象征,而“王”又是在“神的故乡”,“神”的家中,王自然就有了王和神的双重身份。“王”就更加让人尊崇。那么“神故乡”、“神家中”的鹰要干什么呢?诗中没有说,只说他们在“集合”,在“言语”。虽然诗中没说,但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演:因为是深秋,正是秋高气爽,草枯树谢的时节,正是鹰捕猎的大好时机,它们一定在“集合”“语言”趁机捕猎的好事。无疑在这美好的季节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鹰如此让人向往,“王”是不是也如此让人向往呢?鹰在“集合”在“语言”,“王在写诗”,都是在行动,他们是不是一定都会有期待已久的收获呢?诗的第三个内容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失的失了,得的未得”这是多么让人悲伤失意的事啊!诗人是何等的失落,就像从高高的峰巅跌到无底的深渊。这样的现实正是诗人创作上遭遇的残酷现实: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诗充满自信;一方面现实又对这一自信进行着最残酷的扼杀。这就不能不使诗人进入无限的慨叹之中,对这个世界发出无奈的悲声。

海子诗中的意象有突兀、神秘的特点,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鹰”和“王”都是如此。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秋天”的意象。在这短短的诗中,“秋天深了”就出现了三次,但我们并不感到重复累赘。这不仅是因为三个“秋天深了”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因为三个“秋天深了”都有其不同的含义。第一个“秋天深了”是指大自然的秋天;第二个,“秋天深了”是指“王”写诗的那个秋天,隐含着诗人已经在写作上有了一定的收获;第三个“秋天深了”是指作者所处的那个残酷的现实,隐含着秋天的肃杀和无情。大自然的秋天是鹰的秋天,预示着有丰硕的收获;诗人的秋天里,诗人还在奋斗着,收获着;现实的秋天是最让人伤感的,“失的失了,得的未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是所有秋天的共同特点。作者一再强调诉说“秋天深了”是说,深秋本来是一个已经收获了的季节,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收获,只有一片肃杀荒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因秋天所感到的逼迫感和失落感。

诗中的意象充满了孤傲、寂寞、神秘的特点,这是诗人特有气质的反映。“秋天深了”作为景物描写,渲染了诗中的悲剧气氛。

海子《秋》赏析二:

诗人很好地运用了中国文字的文化背景效果:“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完美,尊贵”;“家”给人的感觉是“故乡、家园”;而“鹰”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代表的是“力量、掠夺”;“集合”一词又是一个军事术语。有这些文化意识做背景,我们就会明了“神的家中”的喻义是“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而“神的家中鹰在集合”代表的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被强力侵犯了”。至此,这个世界就会陷入一片凄风苦雨中,只能给诗人以“秋天深了”的感觉。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是说“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被强力侵犯了,只有鹰在言语,存在的只是鹰的意志,而“秋天深了,王在写诗”,也就是诗人自已在写诗,诗人以“王”自喻,“王”的文化背景含义是“权势、权贵”,代表的是诗人的一种自尊的人格,和对强力的不满与反抗。

秋天深了,诗人目无旁人,他的领地是一片净土,他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精神家园已经被强力掠夺。面对如此惨淡的世界,诗人怎么能不感叹说: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面对如此惨淡的世界,诗人怎能不感叹说: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该收获的没有收获,该丧失的——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情,可这些早已丧失。

海子写秋自有其独到之处和深刻之处,他以简洁精炼的语句写出了他既期盼又失落的躁动不安的复杂而单纯的情怀,以及对自身种种遭遇的感慨。纵观全诗,诗人以“王者”自喻,表现了诗人既自尊又失落又无奈的思绪。


海子《秋日黄昏》原文及赏析

  

秋日黄昏

海子

  火焰的顶端落日的脚下

  茫茫黄昏 华美而无上

  在秋天的悲哀中成熟

  日落大地 大火熊熊 燃红地平线滚滚而来

  使人壮烈 使人光荣与寿同在 分割黄昏的灯

  百姓一万倍痛感黑夜的来临

  在心上滚动万寿无疆 的言语

  时间的尘土 抱着我

  在火红的山冈上跳跃

  没有谁来应允我

  万寿无疆或早夭襁褓

  相反的是 这个黄昏无限的痛苦

  无限漫长 令人痛不欲生

  切开血管

  落日殷红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爱情保持一生

  或者相反 极为短暂 极为短暂 匆匆熄灭

  愿我从此不再提起

  再不提起过去

  痛苦与幸福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唯黄昏华美而无上

  赏析:

  《秋日黄昏》是1987年10月4日海子所做的一首诗歌。黄昏是历代文人最易感慨的时光。不论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伤势,还是黄昏时的“残阳如血”的感怀和无奈,黄昏成了一个寄托文人们哀思的沉重载体。

  黄昏华美而无上黄昏是历代文人最易感慨的时光。不论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伤势,还是黄昏时的“残阳如血”的感怀和无奈,黄昏成了一个寄托文人们哀思的沉重载体。“秋日黄昏”在文人的笔下更是伤痛的源地,一切都那么沉痛而苍白。同样,在海子的笔下,“秋日黄昏”也被赋予了痛苦和挣扎。然而,诗人“再不提起过去”成了对逝去岁月的最沉痛的告别,或许,只有在“过去”经历了巨大痛苦的人才会对“过去”做出如此绝望的告别。“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人世的风风雨雨 ,坎坎坷坷,在死亡的那一刹那都将化为乌有。不论是痛苦还是幸福,当死亡的钟声来临时,一切都将随风远去,然而,黄昏却“华美而无上”。海子的心境是怎样的一种沉痛、苦闷、无奈和寂寞!我无法彻底明白,但我希望我能通过他的文字读懂他的心情。

  黄昏,既漫长又短暂。正是因为如此,诗人才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和寂寥。“落日殷红”,生命的血液向外倾洒,最后留下的只有诗人的痛苦挣扎。黄昏,是痛苦与绝望的发源地,也是痛苦与绝望的终结地。过去在转瞬间成为历史,不再提起锈迹斑斑的历史,是一种无奈的解脱,诗人对过去的失望和绝望使这种解脱更显沉重和无奈。秋日,赋予黄昏以成熟与华美。然而,秋日最终都会随着时间而渐趋衰老,直至灭亡。成熟与华美,在世间只能作短暂的停留。黄昏灯盏的燃起,必将带来漫长黑夜的恐惧,高蹈独立或特立独行的人必将深陷于黑夜,直至被吞没。而海子却在这种情况下去寻找一种寄托,这就注定了希望的渺茫。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爱情保持一生/或者相反 极为短暂 匆匆熄灭”,不管何种情况,诗人都不想再提起过去,只是希望黄昏的灯盏能够安歇。“再不提起过去”,告别过去的一切,让历史慢慢地尘封,因为诗人明白,人世的一切都是“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的,包括“痛苦与幸福”。海子,一个黄昏的孤独浪子 ,一个在黑夜中挣扎的高蹈的执火人,希望日落大地时的“大火熊熊”能使海子壮烈、也使他温暖和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趣历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