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是他人的事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峰_留学

从住进寝室以来,和室友矛盾不少,一方面是由于生活方式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个别行为所引起的

他喜欢抽烟,经常会去厕所抽,因为我们每个寝室都是独立卫生间,所以当我要用的时候,必然会闻到烟味,而我又是特别讨厌抽烟和烟味的一个人,这就必然产生矛盾了

记得还有一次,大约晚上12点左右,我在看一个综艺节目,本来看的好好的,室友却突然把寝室的灯关了,当时我是真的非常生气,平常他这个点都不睡觉的,如果睡觉关灯的应该和我说一下啊,我认为这极其不尊重人,他的做法让我极其生气。

其实生活中情绪是极其常见的,如高兴、生气、失落、悲伤的等,我们通常都会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引起我们情绪的根本因素,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假如我也喜欢抽烟,我会对室友厕所抽烟的行为感到愤怒吗?我想是不会,那么为什么他的行为没有变,而我却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呢?

假如行为用A表示,情绪用C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一定还有另一个因素,决定着情绪的产生,这个因素就是B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诱因和逆境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情绪,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你的“信念体系”,公式:A×B=C。A代表不利事件,B代表信念体系,C代表情绪(愤怒)。在A成为既成事实不可更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B,来改变C,也就是愤怒情绪的大小

所以,我们每个人情绪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并非他人,“他真令我生气”,“都怪他,我才这么伤心”这类的话就显得非常不合适,情绪在我不在他人,那么想让自己尽量不受坏情绪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认知,是非常好的办法,改变自己,世界也会跟着改变!

科普一下,阿尔伯特·埃利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在美国心理学界的“十大应用心理学家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力压弗洛伊德。他开创的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心理临床疗法,他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小布什、克林顿、希拉里等美国政要所推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