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

外地人:瞧不上我,是我活该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72人  绿芒果君

1.打工仔的老生常谈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离开家,进入新的地方。

是不是觉得自己被排挤,被歧视,想逃离?

知乎上,很多网友深有同感。

A: 生活在上海的外地妞儿

                                                                  ——知乎

B: 求学在广州的外来者

                                                                    ——知乎

……

这样的话,多半来自刚离家,涉世未深的打工者口中。

排外的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本地人能轻易地在外地人身上获得优越感。

2013年,19岁,作为一个在上海国企实习的穷逼打工仔,我也有过类似的心情。

当时他们的眼色“似乎要救我”,我差点真的感动了。

给大家说一个本地人常见的心理套路:拯救

你看你一个小姑娘,也不容易。年纪轻轻的,离家这么远。让你做事,都是为你好。

(再配上一张一切为你好的菩萨脸)

就问你感动不感动?

然而,一堆事情分给你,却没教你怎么入手。

2.  瞧不上我,我活该。

达尔文说优胜劣汰

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

北上广深,优秀集结地。

资源丰富,机会多。

你,削尖脑袋地挤,未必能挤进去。

脑袋虽然削尖了,但是腿还不够长。

不够强大,如何被瞧得上?

不公平,我不服

凭啥本地人什么也没做,就能呆在北上广了?

凭啥我比本地人优秀一点点儿,落榜的却是我?

额,醒醒吧。

战争中,人家祖辈硬是冒着生命危险,没离开。

人家现在就可以躺在功劳薄上享受。

那就是人家的家乡,要他们去哪儿?

其实,无非是觉得:

我们要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规则,又无法完全像动植物一样争夺资源。

毕竟,人类社会也有其规则,政策的倾斜,保护本地人。

但是,你的情绪,或者说,这种现象,目前不会引起“社会失范”。

你的生气,不服,毫无意义。

换句话说,被瞧不上,就是活该。

3.    融入与坚持:成为新本地人,也要做外地人

学做一个本地人,这其实不太容易。

比如:

很多湖南人,在上海。

吃湖南菜,有自己的交际圈。

不怎么和当地人接触。

那你来是干什么的?

有人会说:“我就是来挣钱的”。

既然自己把自己当成过客,有何理由去抱怨排外呢?

既然来到一个地方,就要好好学习这个地方的文化。

了解它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

这话说得很空哦!

从学本地语言开始吧。

想不想看到用本地人听着你说本地话,得知你是外地人的惊讶脸?

省点抱怨,多学点不好吗?

刘嘉玲,著名影视演员。

初到香港时,很多导演不用她。

原因竟然是她不会讲广东话。

为此,她闭门不出,专心练习。

不到一年,就已经几乎听不出是外地人了。

生活也出现转机。

电影《阿飞正传》后,大红。

也要做外地人

光深入了解当地还不够,也要做个外地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我们在当地最后留下来或者回去了,

价值,都是因为我们外地人的独特性体现出来。

再说五毛钱的。

4.    做一个强者

不要太看重眼前的境遇

一般来说,作为外地人,

或多或少都会受点白眼,多点活儿。

但你的机会比呆在家的人多呀。

你的未来是有无限可能的。

不要和本地人比

本地人说:我有两套房子。

关我屁事。

要以为:我的未来定能更好。

进入优秀集结地,

不过一张车票。

留在那里,甚至走进更优地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为成功者,留在集结地。

这里,借用Facebook创始人的话:

雄心

任何成功人士的基石是雄心。

如果你连对未来,对自己的期盼都没有,那怎么成为优秀者?

远见

个人魅力是远见的一部分,说服其他人认同你的远见。

执行力

保持专注,持续发布。有了期许,需要切实执行。

决心

有一句话:‘坚持下去‘的口号已经解决并将持续解决人类的这种问题。

幸运

与其说等待眷顾,不如说抓住机会,创造运气。

时机

你不是第一个外地人,曾经的外地人把握时机,成就自己

如果遭本地人白眼,现在我活该,但我会优雅地做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