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面条,你吃了吗?
今天在今日头条上浏览,发现昨天是夏至,难怪单位食堂吃蒜汁面条,上面浇一些炒鸡蛋、配一些黄瓜丝,再淋一些芝麻酱,一看颜色和味道,让我有种久违的感觉。这个二十四节气,让大家又对中国的风俗有了进一步了解。
上网搜有关夏至的文字,才知道夏至有这么多内容和知识,先学习再附文。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节气之一,夏至又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其实,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当然了,夏至也是有很多传统习俗的,比如,夏至吃面就是一种习俗,那么你们知道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吗?夏至吃面有什么说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
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过去,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在我们老家,也有夏至吃面的说法,因为农村饭菜单一,面条是家常便饭,天天吃,所以对夏至这一天是否必须吃面条记忆有些模糊,但我对吃红薯面条却尤其难忘。
我出生时正值困难时期,那时能吃上一碗白面条是件不敢想的事,如果能在红薯面条内见到几根白面条,简直称为奇迹,因为白面条太少见了。
我们小孩子往往把红薯面条先快快吃完,留下白面条在碗内慢慢看,一根根挑起,缓缓送进嘴内,舍不得一口吞下,细细嚼慢慢品。那清香的小麦味道真是爽胃,越慢吃越能吃的精心,有时看着碗内稀有的白面条,看了又看,生怕下次会忘记它的样子,想把它深刻写在记忆里。因为不知道下次吃白面条会是在何年何月,所以对白面条的印象特别深。那吃饭的动作和不舍直到现在仍让我记忆犹新!
八十年代,我十几岁时,自己学会了擀面条,那时个子低,擀面条需要站在木头凳子上才能不费力。
可能看母亲和大姐擀面条次数多的结果,没有人教,全凭自学和摸索活面、擀面,对面的软硬度也是通过多次失败才掌握的恰到好处。
说起擀面条,让我想起邻居讲的一个小故事。
记得邻居家有一个小姐姐,第一次练习擀白面条,因为掌握不好水和面粉的量,面活得有些软,试了几次,擀不成有型的面条,怕家人从地里收工回来挨骂,就偷偷把活好的面块从墙内扔到对面邻居家,自以为成功躲避家人的责骂,却不知后来成了我们相传的笑话。
邻居看从对面扔过来的面块,便清楚是邻居家孩子学着擀面条,不成章法而怕家长骂才如此毁灭证据,她不想惹事生非,就从从地上捡起,去掉外面的脏土,又添些面粉活好揉好擀成面条才敲门送到邻居家。
开门的邻居女孩子看到邻居带着面条来家,吓得脸色发白,生怕她告状父母挨打。
邻居一面安慰,一面给她讲水和面粉量的多少,边活边加水,可以掌握软硬度。此后她才学会自己活面擀面,这件事直到她结婚成家后,邻居才说出来。可想那时的孩子们没有大人教,生活常识全凭自己摸索而来,自理能力都很强。不得不说家长的忙碌,让我们学会独立面对一切,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也成就了孩子们不少发明创造。
后来,我们全家搬迁至市内,生活条件好转后,手擀面变成了机器所压的挂面。
工作后生活节奏加快,人也渐渐变得懒惰,手擀面逐渐退出了家庭饭桌。有时心血来潮,想吃面条就到饭店来一碗洛阳浆面条或老北京炸酱面过过面条瘾。
但心中始终对家乡的红薯面条念念不忘,有次回家和母亲说起,一下子勾起母亲的食欲。她老人家二话不说,把老家亲戚带来的红薯面拿到我面前,那一刻心中惊喜万分,赶紧挽袖静手,烧水活面。
母亲帮我打理案板,擀面条必须在大案板上擀才能超常发挥,长长的擀面杖,拿在手里就是厨师的武器,面活的软硬程度,直接决定着面条的口感。
活跃在案板上的推拿动作,真的让我回到三十多年前站在凳子上擀面条的情景,一样的场景真的能把人带进旧时光中回味,和母亲聊着童年时期的过往,心中感慨万分。
把自学的手擀红薯面手艺尽数发挥,擀出来的面条,还和以前一样又长、又有型,童年时期自学的手艺啥时都不会忘。母亲准备了绿豆芽,又捣了蒜汁,吃面条只能和同频共振的人一起吃,才能吃出家乡原汁原味的红薯面味道。那种大口吃面条下咽的动作,想起来都是一种幸福!
面条是我们中国饭桌上的一道简餐,也是家家都品尝过的美食,想要做得可口,必须花费心思才能吃的舒心。因为用心做出来的面条自然与众不同。
夏至,唯美食不可辜负,面条你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