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

态度-《观呼吸》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39人  Lay_幸运

态度-禅修

态度决定一切

这是一句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那么我们却很少会提到,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呢?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是另一句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把第二句话放在这里是因为,它就是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的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生活中我们也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换个角度看我们在生活中的角色,我们可能是旁观者,可能是参与者。那么不同情况,不同的角色,会有一种普适的态度吗?貌似更好的答案应该是在面对不同情况,身处不同角色的时候,让自己处于不同的态度。

最近有幸,读了一本书《观呼吸》

屏幕快照 2019-02-13 16.41.46.png

这是一本说禅修的书,确切的说是一本讲内观禅修的书。读到这本书有点意外,以前接触过这类的书,简单说就是和我已经形成的认知有冲突,而且我也不想改变。所以对这类书还是有点抵触的。读这本书是因为被他的书名误导了,事情大概是:在《终身学习》一书中,提到了作者为克服寒冷,修学了一门课程,作者在这门课程中提到了呼吸的练习,但是泛泛带过,所以我想找些与呼吸相关的书看看,于是找到了这本。

在这本之前,还读了一本《呼吸的科学》,但是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讲解瑜伽,实在是不能让我提起兴致。虽然我很认同瑜伽的这种运动形式,但是还是接受不了瑜伽背后的知识。我心中,瑜伽仅仅是一中锻炼身体的方式,还谈不上净化心灵。

跑题了,说回我们今天的主题——态度。在这本《观呼吸》中,给出了修行的态度:

  1. 不要有所期待

  2. 不要绷的太近(放松与稳定)

  3. 不要匆忙(忍耐、忍耐、再忍耐)

  4. 不要执著任何东西,不要对抗你所经验道德,只要充满正念的看着它

  5. 放下(自然与放松)

  6. 出现任何事都要接受

  7. 善待自己

  8. 质问自己(质疑权威,要亲自去看)

  9. 视一切问题为挑战

  10. 不要用想的,要去看

  11. 不要停留在分别念中(莫比较)

虽然我们很多人都不会去修行,不会去禅修,但是上面的11条态度,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比如第6条,出现任何事都要接受,能够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尤其是各种不好的事情。再有,很多时候,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总会在做这件事之前对其产生主观的印象。这样的印象不一定是好,是坏,有的时候让我们满心欢喜的迎接接下来发生的事,这样后面的一切都会进展顺利;但是有的时候,在开始前就会不知道缘由的发自内心的抵触,这样后面的一起都发无比糟糕。如果,我们能在任何事都能接受,能平等的去看待,那么很多我们原本抵触的事情,就已经变得简单了。
《刻意练习》中提到如何做到专注,书中以打扫屋子为例,我们大多人在心里抵触打扫卫生,就是因为我们心里抵触,才导致打扫的过程异常艰难,如果我们不去想自己的感受,就是单纯的打扫卫生,单纯的扫地,不夹杂感情,就会发现,打扫卫生也没有那么痛苦。
生活中,我也有很多不想做的事,以前可能是各种抵触,现在就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抛弃自己的主观想法,做必须做的事,不带任何主观的情感,现在发现也没有那么痛苦。

再比如第11条, 不要停留在分别念中(莫比较)。当然,和他人的比较中,我会我们得到前进的动力,但是比较本身,带来的更多是痛苦。而且当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不用比较,我们也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莫比较,会让我们的生活快乐起来。

禅修虽然很多人不喜欢,或者主观排斥,但是里面的道理确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_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