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家庭教育

赢在家庭教育(471)

2018-01-03  本文已影响2人  觉之灯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作者:主编:石宣

20171213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471天)

《别做“跑题妈妈”》摘录:

跑题的做法:不给申辩的机会

  凡凡和表弟玩赛车游戏时发生了争执,表弟把轨道弄翻,还用力地在凡凡最喜欢的赛车上踩了几脚。凡凡气得打了表弟一拳,于是遭到了妈妈的批评。凡凡不服气地申辩:“妈妈,我打弟弟,是因为他……”“住嘴!你打人还有理了?”凡凡觉得很冤枉,他确实被表弟激怒了。

  总是得不到申辩机会的孩子,渐渐会放弃为自己申辩的权利,默默地承受很多冤屈;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不跑题的做法:允许申诉

  如果孩子申辩,妈妈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再问一问另一个孩子是不是这么回事,一起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公平地指出孩子们的对与错,不偏不倚,之后再酌情处理,使打人的人和被打的人都心服口服。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8卷P.60)

一点想法

(Booboo微思录):

1.时刻提醒自己:

我今天跑题了吗?

孩子跟我来申辩,我允许了吗?

我有没有让孩子把话说完呢?

很多时候,我真没有做到。

惭愧!

得改,马上改,彻底改!

2.分享今天看到的一段话:

当我们在关系和事件中卡住的时候,我们脑袋里总是有这些声音:“我才是对的!我是世界的中心!别人怎么看我,我的面子往哪放?你不在乎我!你不爱我!……”

重点从来都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我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只做解决问题的选择,不做继续制造问题的选择。当那个经常感到生气焦虑的我我我消失时,愿意简单纯粹去解决问题的真正的你就出现了。

选择本身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只有行动,才会真正带来改变!世界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行大于言。

Booboo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