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专家的方法论

01
10月31日,兰州长城宾馆,参加“国培计划(2018)”骨干教师培训班。
几年来,倦怠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听惯了许多眼花缭乱的新名词。这次兰州之行却是例外,专家的授课风格、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都与以往不同,尤其是谢教授对文本教学的创意,令我耳目一新,确实获益匪浅!

02
开放的授课方式,民主而轻松的氛围,人性化的课堂风采。
——“教学模式可以休矣!”谢英新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大道至简,他没有先声夺人,没有自我介绍,不讲规矩,直入主题!他没有一线教学经历,思维没有条条框框,不讲究章法和套路。他博闻强记,妙语连珠,一个个教学实例,用对比手法,用数据说话,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堂效果很好。参训教师科目不同,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作为语文老师,我的收获应该最多吧!正如他自己所说:在全国各地讲学,兰州的氛围和效果比内地要好得多。
——能直面教育的困境,坦言教改的失败。他穿插了教改的新动态,多是他的关注方向和研究成果。2018年6月15日,江苏炮轰高考改革的猛文;江浙折腾了十年,改了五次,失败告终;新高考,一年两次,加剧了备考,加剧了死记硬背!高考改革暂缓,跟班还是走班,根本在于如何上课;教学、教研、教改如何搞,这是中心话题;高考改革来了,你有千条计,我还是老办法;语文课的工具属性丢了,学生不会写作文。这些教育背景和现实问题,对解读新高考新课标,厘清素质教育概念,都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有对教育的深度思考,有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成功还是失败?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谈到读书、思考、改革的问题,谈到师生观、教育观、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问题;“教改”是戴着镣铐跳舞,我们只能原地踏步,按兵不动。他对教育的忧患意识,多是从基层现壮、基础教育立场来谈,毫不回避,也不夸张,都是一线教师的心声。
——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教育的行走者。课堂互动的建议好,但也要考虑实情,所以他就自问自答,因为他的讲述太精彩,虽然是传统的讲法,但课堂效果却很好。教室内的走动会影响讲课人的思路和视线,40分钟一半时间在强调纪律,这是我们教室里的实情,他的学情分析是有道理的。他不讲理论,只分析案例,谈一线课堂的感悟。他从小马过河、蜻蜓、青蛙谈起,从2018年高考作文“幸存者偏差”谈起。始终以自我的认知做参照,与自己对比,谈谈教学的收获与反思,有大胆探索,有锐意创新,从课外到课内,始终围绕基础教育,没有抛开新课标的方向,没有偏离“如何教”的话题。
——以问题呈现讲授的内容,致力于教学实践。从问题出发,解读高中课程方案,解读核心素养。教师的指导很重要,他设计三个问题,①教是为了不教吗?②如何教会思考的方法!③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做到?他的结论是:让学生自己学,前提是老师的指导到位。他对教育现状的思考,设计三个困惑:①教师职业倦怠懒惰,不爱学习?②学生不爱学习,怎么教也不管用?③学生平均分提高10分可能吗?所有问题还是以案例形式解答,看似松散,实则关联,抽丝剥茧,授之以法。

03
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创意接地气,揭示素质教育的真谛。
——沟通方式的有效性原则。多使用视觉系统,课件ppt、模型模具,表现到位,使学生有兴趣,使课堂动起来。他的讲座几百张幻灯片,有视频、有音乐,有截屏,从课堂到课间休息,都有媒体贯穿,衔接自然而和谐,他称之为“大课”。
——课例不是复制,而是一种思维。语文教师要形成语文的思维,要有语言的思维,他的许多教案设计,就是教学思路的体现,而且紧扣课改和课标精神。他认为,以网络资源做铺垫,是做教师应知应会的智慧。他在网上,帮一线老师备课,得花几天时间,资源很丰富,是很有思想性的教案,现场有许多截屏为证。
——讲究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做有效思考。不要给学生压力,要引导他们思考,学生表达不主动,是因为太突然、太紧张、有压力、怕说不好、焦虑情绪等。老师要学习“脱敏疗法”,就像买彩票一样,目标是10万,20万,500万,慢慢增加,慢慢适应,循序渐进,习惯成自然。学生做题时,教师不妨“二次翻译”,学生理解就快一些。
——“挖坑效应”,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指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出钱工人开工,由此带来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比如“雄安新区” )。教师也要善于“挖坑”, 我们又叫埋“包袱”,让学生跟你思维走,进入你的套子,跳起来摘桃子,一个个找到答案,这就是教育的智慧,也是成功教师的法宝。
——系统化思考和结构性思维,要有思考的经纬度。网上“孙猴子”属马的事例,好多人都看过,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孙悟空大闹地府 342岁;当弼马温“不觉的半月有余”,15年左右;当了齐天大圣 “我记得才半年光景?”,180年左右;太上老君八卦炉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49年。孙悟空被压到五指山下,应该是342+15+180+49=586岁。刘伯钦说过五行山的形成时间,“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王莽篡汉公元8年。而唐僧于贞观十三年出发开始取经,解救了孙悟空,贞观十三年为公元640年。也就是说孙悟空被困五行山632年。孙悟空被解救出来时已经1218岁。反推1218年,就是孙悟空的出生时间,即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78年是壬午年,是马年!
学生思考问题,只要言之有理,不看结果答案,要看思维过程,看方法品质。比如,讲“士”的形成,从建安文学,到竹林七贤,到欧阳修、苏轼,都是一时的士林领袖。还比如,宋江由“吏”到“官”,解读这一过程,就是结构性思维。
——核心素养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三次演变:79-82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改革开放,“五讲四美三热爱”;高考扩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教育优先发展”。最近的“特朗普女孩”,就是美国的素质教育,也是美国的核心素养,对我们都有启发。
——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语文课也有方法论。能力是指某人胜任某项工作的条件,主观条件有知识、经验、技术,客观条件是资料和工具,这也是教学的目标。语文135分,失分点?阅读和写作出来问题!复读的学生为什么提不上分,打不开解题思路。这都是谢教授语文学习的方法。

04
要有独特教学思路,设计高效的授课方案,是教师的成功之道。
——《坐井观天》的导入,井口范围限制了青蛙的视觉和思维。可设计“冰箱盒子套在身上,留个洞,取了再看”。于漪说: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质量。这句话,用来说谢教授治学,也是合适的。
——《过秦论》的解读,抓住“瓮牖绳枢”四字,作为陈胜形象的关键点,也是解读本文主题、对比手法的切入点。教学这一课多轮,我就没有想到这一招。
——《陋室铭》的研读,刘禹锡的背景透析,“山不在高”是天中山,“幽竹”“案牍”,这几个关键词,都是很好的切入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道理,凡是地理名称,都要有研究地图,备课要贴近生活。
——《长城》教学,抓住“长城”和“兵马俑”,讲清原因,都是做什么的?答曰:“御敌”“陪葬”,学生搞清楚了,核心素养和中心思想就都在这里。
——《林黛玉进贾府》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设想你过年回家见亲人,你表哥表姐,还有陌生人,说说你的感受。林黛玉,设想女子待嫁闺阁,延伸到王熙凤的会计学,画出《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图。这种解读“林黛玉”的方法,确实反传统,有新意有兴趣。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你只解读“宋江”就行,他从“吏”到“官”的过程,有许多的看点,所有事件和人物都由他串起,小说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立德树人的目标都在这里。下次教读“水浒”,就按这个方案设计,肯定好。
——郑愁予是《雨说》。联系关联的资料:郑成功的15代孙,《错误》(哒哒哒马蹄声 ),钓鱼岛,新中国加入联合国,清明节,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轰金门,金门菜刀(炮弹做的),隔台湾海峡20公里。梳理了这样的背景,学生读,再读,就理解透了。
——《观沧海》导入语,曹操一生打仗50多次,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2万败10万。《龟虽寿》155-220年,比年代,魏晋文风(包括陶渊明),他的诗大气磅礴,吞云吐雾。曹操是实用主义者,摸金校尉(挖坟)的补充。
——《时间简史》的导入,今年3月14日霍金去世,导入语《人民日报》说“解释时间的人被时间带走了”。这是紧扣材料的介绍,激起学生兴趣。
——抓住一个主题,训练的明明白白。上一次的大课,让学生终生难忘。建议忘掉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集中精力备课,三维目标、核心素养都有了!写作训练,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一篇作文改三遍,一学期就一篇足矣!
——从外围突破,解读《记承天寺夜游》。地图很重要,几乎所有课文都用到地图;北宋的版图,找眉山,找苏轼行踪;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八大家),黄州通判,事情经过;三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欧苏都是画院院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很重要。《念奴娇》《承天寺夜游》《寒食节》三篇一起解读。江苏名师陈兴才教授“群山万壑赴荆门”,设计了六节课,将王安石做了全面解读,涵盖了他的人生和文学创作,也算得上一个“大课”。
——怎样让孩子听命令!搜集整理资料,讲蒲松龄的《聊斋》。不留随笔,搜集好玩的,新奇的,好听的段子,换一种方式,有则多写,无则少写。
——怎样设计阅读任务?课外阅读《西游记》的问题设计,给时间,要充足,有期徒刑五百年,取经回来后立地成佛。给七个问题:①孙悟空有几个名字?②孙悟空闯了哪些闯,受到了什么惩罚?③孙悟空是如何修成正果的(一步步分析成功的过程)?④孙悟空如何保护师父?哪几个场景印象最深刻?⑤人物的出场次序是怎样的?⑥故事的主线如何梳理?⑦人物的性格怎样描述?这七个问题给这些“小猴子”,也拮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涯规划。这些问题贯穿全书,纲举目张,见微知著,要搞懂这些问题,学生至少得读20遍。




05
网络查找谢教授的资料:
谢英新,从事教育研究14年,中国教师慕课学院特聘专家,中国素质教育战略顶层设计奠基人,中国经济网教育频道特约观察员,开复我学网大学生成长顾问,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全国教育信息技术下优课发展研究论坛”主讲嘉宾。研究领域:素质教育、教育教学创新,微课程设计与翻转课堂;演讲主题《赢在顶层设计-微课开发设计与教育教学创新》。
还有许多他在各地讲学的文字和图片,他是“知行合一”的教育工作的实践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