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更好的选择”给害了!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人力支援部

给大家讲一个鬼故事

再过36天,2018就结束了

你从去年就告诉自己今年一定要离职,过完年就开始看工作,但是选择太多反而让你挑花了眼。

到了年中你想再不跳槽就来不及了,于是又赶紧看了一波工作,好不容易看上个合适的,又以公司离家太远而拒绝,安慰自己的理由永远是“总觉得会有更好的选择”。

可是,眼瞅着2018就要向你说再见,离职计划即将再次落空。

除了工作,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

1:

买机票总想看看过两天能不能便宜点,拖到不得不买,最后比一开始看的价格贵了好几百;

2:

租房子总纠结还有更好的,结果挑了一圈后挑烦了,随便租一个,结果发现租了其中最差的一个…

3:

对于股票,永远都觉得再涨点就卖,时至今日,自己亏到吐血;

4:

点外卖花的时间比等外卖的时间还长,永远会把当日推荐、5折区菜品全部浏览完之后再返回去点昨天吃的那一家。

如果以上选项你都觉得是你本人,那么恭喜你喜提现代病“FOBO”

FOBO:Fearof Better Options

即害怕有更好选择综合症。提出这个概念的作者科普表示:“这是一种不停去研究所有可能选项的状态,你因为担心会错过‘最佳’选择,从而导致你优柔寡断、后悔甚至幸福感水平降低。”

所以,后悔、遗憾、矛盾成了我们的日常。

想要作出选择,做出改变,越来越难。哪怕只是选择一条回家的路,也会再三衡量对比后选择。在我们心中,试错的成本越来越高,相应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我们被无限的可能性宠坏了,总担心自己做了不够完美的选择,从而导致我们无法做出决定。

乔布斯在回顾自己一生时曾说过:

“你不可能在眺望未来时把生活中的每个点连接起来,只有回顾时才能连点成线。所以你必须相信今日所做的会影响你的未来。”

选择没有对错,永远不要孤立的站在时间的某个点去判断你的选择,因为每一次选择都是你在为日后埋下的伏笔。选择的好坏只有在故事走向结束时,才会有答案。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当选择更少的时候,人们做出决定后更容易对结果感到满足,而没完没了想要找到最优解则会导致优柔寡断、沮丧、压力、后悔以及不开心。”

所以,选择的数量对我们的选择至关重要。

上周六

智联招聘·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30 强 揭 晓

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扫码看视频回放哦~

智联招聘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从2005年开始,目的旨在不断发现“最佳雇主”,引导人力资本发展新趋势。2015年,“新雇主经济”的提出迭代人力资本领域的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随着2016年 “职场社群化”及2017年“智造场”的模型提出,都围绕着“新雇主经济”核心价值引导建立新职场生态。

2018年“新雇主经济”的升级,将在数字时代下,与最佳雇主一起探索人力资本市场-“智场”的新趋势和新发展。2018年度最佳雇主30强,他们是中国万千优秀企业雇主品牌建设道路上前进的一个缩影,他们从30854家企业中脱颖而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择业试错的成本,极大的补偿了我们在选择纠结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

所以,他们会是我们择业道路里优先作出的选择。

最佳雇主的出现,缩小了你选择的范围,缩短了你选择的时间,缩减了你选择的成本。学会选择是难的,学会做好的选择更难,学会在无尽可能性里选择一个相对好的选择更难,小跟班希望大家都能够摆脱“更好的选择”,不要为了选好而不选,有时候作出选择的那一刻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