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吃的生态苹果
我们是喜欢吃苹果的一群人!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西亚以及中国新疆。中国原始野生苹果称为“奈”,生长在新疆一带,因为“奈”的品质差,生产上早已淘汰。苹果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现在有四大苹果主要产区:渤海湾苹果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和秦岭北麓产区、西北西南冷凉高地产区。
根据苹果的生长习性,在南北纬35-50度之间是苹果生长的最佳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山东烟台、甘肃静宁、陕西洛川和四川凉山盐源苹果。这些区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极利于糖份积累,且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壤土质,具备苹果优生自然条件。

凉爽干燥、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高寒气候比暖湿气候种的苹果好吃,而海拔越高,苹果更脆甜。
烟台海拔200m左右,静宁海拔1700m左右,洛川海拔1000米左右,盐源2500m左右,这就很容易判断了吧?

四川大凉山盐源县,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主产区,区域内海拔2200-2600米,为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是世界公认的7项生态指标都符合苹果的优生区域,其中最高峰百灵山更是珍惜难得的火山地质,富含多种天然矿物元素。
盐源苹果生产区具有多日照、半干旱的冷凉高地气候特征,具有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长、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以及雨热同季、日照充足的立体气候特征。
2010年9月,“盐源苹果”成为盐源县第一件注册成功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盐源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盐源县盐井镇、卫城镇、双河乡、干海乡、下海乡、梅雨镇、白乌镇、大河乡、棉桠乡等9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小美的百灵山苹果园就在盐源苹果口感最佳产地卫城镇大堰沟村,海拔约2600米,背后就是针阔叶混交林的百灵山脉保护森林,有稳定的、无污染的雪山融水灌溉苹果园。小美告诉我们,果园是2017年5月开始进行生态种植转化的,不使用农药 化肥 除草剂 反光膜 激素等,种植使用的是发酵后的百灵山放养的牛羊粪堆肥,开花前用一次石硫合剂,此后每月喷洒一次苹果酵素,2017年8月收获季,果园的苹果寄样到厦门大学检测: 392项零农残!






作为盐源当地人的小美是慈济志工,还和德风师兄等共同发起筹建了德风自然农法生态社区,促进当地村民苹果园的生态转化已近5年。盐源坝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极其适合苹果的生长,但当地人随着全国一统天下的农化种植方式影响,掠夺式的种植方式危害已渐显,苹果树长到8年左右就失掉旺盛生命力被砍掉换一批果苗。小美父母的老果园在小美影响下已是生态种植第3年,果树长势良好,果园内种的菜随手拔起一棵,连根带土就有数条蚯蚓,他们现在摘菜都从近根处切断,尽量少去打扰到土壤里的小生物们了。
说到百灵山果园的由来,小美告诉我们,是因为台湾有机农业种植前辈陈荣三老师一行人在盐源考察时发愿用余生来做一件事:将更多的果园转化为生态果园。在全国苹果产量过剩的现状下,不能只追求产量的提高,生态果园产量较常规果园在初期下降约30-50%,但土壤修复3年以后,产量会逐渐提高到50-70%,更为重要的是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带给我们身体最直接的友好支持。陈荣三老师说,这些事需要真正的当地人来参与,小美责无旁贷就站了出来,与朋友一起合资接手了近40亩山地果园过来进行生态转化。现在村民们都在关注着小美果园的一举一动,生态转化成功他们会逐渐转变观念增加信心跟随生态种植的脚步。从城市生活回归果园的小美倍感压力,一个人坚守果园着实不易,为了不让家人过于担心,小美都不敢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果园劳动,只说有别人在做。5岁的女儿潼潼曾经跟随她去果园,回家后就跟小美说:妈妈,我不跟你去果园了,我很累,你也累,你还要照顾我,我就在家里,你累了回来我还可以倒水给你喝!










我们做些什么呢?

















这些个美丽的春日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2017年收获还剩下3万余斤生态苹果在冷库里,生态种植的乌姜忙不过来收获还在地里,甘蔗倒是收割完柴火熬成红糖黑糖已装箱...
小美说,再过十多天,苹果花芽就会慢慢绽放。不管怎样,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心里平静下来后,每天在苹果园里劳作,渴了就喝山泉饿了就啃苹果,跟苹果树聊天,看苹果树生病时会难过得哭,等苹果园生态环境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