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对儿子的期待之后...
儿子在我们眼里还是有学习天赋的,在他就读的区重点小学里,每次的考试都能轻轻松松获得班级前三名,小同学排着队请教他作业,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每年的校三好,区三好甚至市三好都有他的名字。更让我骄傲的是,和当今内卷的教育大环境不同,我们从来没给他请过家教,课外班也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在他的要求下仅报了围棋和绘画两个班。总体而言,还是非常轻松的和孩子度过小学六年。唯一遗憾的是在小升初考试时因为数学大意丢了1分,失去了重点初中点招的机会。我们即没有准备学区房,也没有找关系,就让孩子顺其自然通过摇号进了家门口的一所普通中学。
在这所普校的火箭班,孩子在初中前一年半还是延续小学的做法,没有任何课外班的负累下,在学校还是保持名列前茅的位置,我们都想当然的觉得他可以轻轻松松的上重点高中。情况的转变发生在进入初二下这一期间,孩子的情绪突然有了很大变化,回到家不理睬任何人,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几个小时打游戏。后来我们通过和老师侧面了解才知道他在学习上遇到了瓶颈,因为一直只是按部就班的跟着学校的教材走,没有任何课外班拔高层面的加持,他在初二难度加大的学科上遇到了困难,周围的先前不如他的同学进步很快并超过了他,这让孩子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于是,我们忙不迭的给他请家教,但是显然已经有些晚了,他在学习上开始出现吃力的情况。最让人感到惊讶且遗憾的情况出现在小中考的期间,儿子在平时最擅长的地理科目上居然扣了5分,而他在之前的模拟考试中扣分从未超过3分,这次的中考题目是偏简单的考试,不知道为什么他反倒错这么多题。知道分数后,孩子又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不出门,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甚至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复盘考试的题目。等他好不容易在暑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又匆忙进入了初中最后一年蛮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儿子依旧对自己很有期待,坚称一定要考上所在区域最好高中的实验班。初三上有英语中考听口的考试,儿子主动要求请了一对一家教,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复习,向满分努力,因为他非常清楚1分在中考中意味什么。在认真准备了几个月后,他迈向了考场,但是,结果又一次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在这次考题很简单,很多人拿满分的情况下,儿子又丢了一分,不得不在下学期参加第二次考试。在考分出来的当晚,儿子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都特地打电话过来安慰要强的他,英语老师告诉我们他纯粹是因为太紧张而失利,要不凭他的实力考满分是没有问题的。那几天家里都是低气压状态,但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很快就又要去面临期末考试带来的压力。初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非常重要,涉及到全区排名,是一次综合判断学生实力以准备填报高中志愿的考试。在考试前半个月,儿子就述说他在学校里会肚子疼,晚上则睡不好,会做各种各样奇怪的梦,造成白天上课也感觉昏昏沉沉。他也会哭着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比周围很多同学都差等,从曾经自信满满的儿子嘴里听到这样一些对自己非常失望的话,做为家长心里非常难受和沉重。在期末考试第一天的晚上,他半夜三点醒来溜到我们的床上躺着,沮丧的说自己怎么都睡不着,那是童年的他经常干的事,要抱着小被子躺在父母的中间。已成为少年的他有好久不再和父母亲热了,而他这次跑过来是来寻求我们的抚慰,因为他很难抗住考试带给他的压力。摸着他柔软的头发,我心里一阵发酸,眼前晃动的都是曾经幼小的他脸上挂着的纯真无虑的笑容。成长,是否都会这么艰难?我们该怎么去爱他?儿子在我们身边躺了一会儿又跑回了他的房间,继续面对属于他的战场。第二天,他按时起床,像往常一样背上沉甸甸的书包走上考场,好像前一天的失眠对他没有任何影响,有时候儿子的坚韧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很佩服。
反思孩子的情况,我意识到他的主要问题是给与自己太高的目标以及承受着高目标带来的高压力,反过来又影响到他的正常水平发挥。我们虽然表面对儿子的学习抱有随意的态度,但是内心对他一直是有期待的,就像我们不给他报课外班,却总在询问他的成绩,排名;当他分数高时夸张的表扬他,这都会强化他内心对分数的强烈重视,而分数其实只是一个平时努力的学习过程的结果而已,太重视结果必然导致学习精力的分散。因为孩子小学的优秀表现,因为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曾今传统教育路线下的好学生,所以我们一直都在暗中期待孩子进入名校实验班,甚至想都没想过他可能会走其他道路,但是,小时候的优秀并不能代表全部呵,儿子也会有他的人生和命运。进入名校固然会有更稳定的向上的学习成长路径,但是就是进入普通学校甚至走上职业学校习得一技之长也完全可以在未来的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安身立业。培养孩子的最本质的一个目标,不就是能帮助他在未来找到一个属于他的位置,让他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健康快乐的生活吗?能进名校,能成为一个未来优秀的才,这些并不是规划就一定能实现的目标,而是很多努力再加天赋,运气的结果。得到固然欣喜,得不到也无须自责遗憾。孩子有他自己的道路,只要他能开心的走在适合他的路上,我们就应该为他呐喊和加油。
想到这些,我们都觉得长舒一口气。于是,当孩子回到家时,我们一致性的约定不过问他分数,考试情况,而只是关注他的情绪和身体状况。慢慢的,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更加轻松,而我们也感觉到孩子的变化,他变得更开朗健谈,更愿意和我们分享他的想法和兴趣爱好。这才是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