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育儿是一场自我修行

2016-09-08  本文已影响356人  小来呢
育儿是一场自我修行

我有一位朋友,是干练与柔情兼得的那种美女,在机关单位工作,有着别人羡慕的家庭,老公年轻有为,女儿乖巧可爱。可就因为单位人手少,她的工作量是我们的两倍,即使是忙得晕头转向也无人顶替。看她在朋友圈发的状态,加班是常态,熬夜也不罕见,因为我曾经也是这样的状态,所以很心疼这位朋友。她发来信息说,最近有点发愁:孩子学特长的时候,如果别人做得比她好或者新动作没学好,就会哭鼻子。

我相信朋友在空闲时会尽力弥补孩子,但孩子更多的是看到妈妈对工作的专注。久而久之,陪伴在办公桌前的小小身影俨然成了配角,慢慢会体验到自己不重要的感觉,她也自然地学会了自我保护,时刻让自己抬起头学习做事。换句话说,你自己都是不做完事不罢休的拼命三娘,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放松呢?

另一位朋友,是事业与家庭兼顾的幸福女人。她教育起孩子非常有耐心,也很懂得照顾孩子的心情,从来不热衷于穿着打扮,下班也不参加各种应酬,总之孩子是她生活的重心。可她最近也有烦恼,孩子娇气、胆怯,哭闹着不肯去幼儿园,而家人也一致觉得这是她“怀柔教育”的结果。我明白她的纠结,对孩子倾尽全力,结果换来满腹委屈。

我们80后小时候大都受过严厉的教育,潜意识中会把妈妈对自己欠缺的温柔转嫁到孩子身上。也就是说,朋友爱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那个小小的自己。她是在用加倍的爱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而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太被在意的生活,太被紧张的经历,会让他在心里上没有得到足够尊重,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一点挫折和委屈会让他产生焦虑情绪。

我自诩为女汉子,但绝对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女汉子。办公室的工作随机性强,忙起来加班是常有的事。上班之余我还要兼顾大大小小的家务,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见缝插针似的,每天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用,不知不觉我紧绷着的弦影响了孩子。他虽懂事,却很敏感,对学习表现的特别要强,新知识学不会就哭,学得比别人差也哭,作业完成的慢也哭。做每一件小事都希望得到我们的夸奖,如果我赞扬别人,他就会装作很不屑的样子的找出别人的缺点来自我安慰。

我以各种名义要求孩子关注别人,要求他以孝悌忠信立心,以礼义廉耻做人;要求他执行命令,通情达理;要求他坚强自律,阳光自信……殊不知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直以来刻意的教育不仅忽略了他的自我,也给了他压力,他对自己信心不足,容易沮丧和失望,也总想找机会证明自己。

想想真讽刺,我们不打不骂孩子,自认为对孩子付出了时间和心思,也深谙真正的爱并不是给孩子物质满足,不是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而是对孩子的精神鼓励,可我们的孩子还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

我们理想中的孩子,能耐得了寂寞,受得了挫折,能屈能伸能高能低。就像《欢乐颂》里的曲筱绡,古灵精怪,肆意洒脱,率性犀利,如果再加上邱莹莹的心底干净、毫不卑微、热情执着,就完美了。可我们本身是什么样子呢?或因为工作压力而紧张焦虑,或因为家庭矛盾而抱怨连连,或因为孩子叛逆而束手无措。即使我们在孩子面前刻意表现出豁达与轻松,都掩盖不住我们真实的样子,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孩子复制了父母的成长之路,慢慢地变成了我们的样子。

讲真,教育好孩子需要很深的内力,不是学识高低、能力大小、素质好坏能决定的,也不是财力、人力、精力结合下的最优产物,而是一场自我修行,是不断调整心态,修正自己,树立信念,激发潜能的过程。

释放内心的压力。

当堆积如山的工作压得你喘不过气,身体和精力都会大打折扣,照顾起孩子自然力不从心,什么育儿法则,什么情绪管理,统统抛在脑后,你的压力会不自觉传递给孩子。这时候不如开始一段旅游,去那些你曾经以各种借口拒绝过的地方;如果你没有大把的时间,也可以尝试跑步或者健身,让大脑只顾得呼吸顾不上思考;或许你可以做小手工,画一幅画,在每个周末的下午,静静的泡上一壶茶,学会放空自己。等你放下一些东西,才能腾出手来好好拥抱孩子。

真正独立地生活。

我看过一句话,说想要真正家庭幸福的秘诀是有点“六亲不认”,这并非是无情无义,不孝不忠,而是要清楚自己和原生家庭的界限,斩断对父母的依赖和期待,忘记所有的耿耿于怀。不为别的,因为你要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爱和体验,如果原生家庭给你的体验是有点糟糕的,你就要心理上保持独立,否则你一面烦恼一面依赖,你的纠结会影响孩子,让他慢慢变成你不想变成的样子。

修正自己的错误。

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不是墨守成规,是潜移默化的爱。而爱是没有固定形式的,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更正的。想当初,我们自信满满的踏上为人父母的征程,被各种育儿信息各种专家观点所左右,哪一次不是亲身实践慢慢摸索才找到正解?我们不能预料育儿之路上潜在的困难与挫折,必然会彷徨失措,备受打击。纠正错误的过程,就如和自己博弈一样,有点难。但心静了,路正了,才能一路高歌。

探索生活的本质。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如果我们能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育儿会变得顺手。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不小心打碎杯子,你为了一堆碎片勃然大怒,一个杯子与好心情相比,哪个更重要?再比如去游乐场玩,你不想浪费门票要孩子把所有项目都玩完,孩子却只想玩水。你眼中的价值和孩子的天性释放,哪个更重要?其实,积极的心态不仅是你低落时的安慰剂,更能激发你探索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时刻不忘生活的本质,有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那些真正的难题,也终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