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

NO.4 高手兄,你的“刻意练习”秘籍掉了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452人  书dan

今日导读→刻意练习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分析拆解之前,我想先复盘下昨天的“时间管理”,对于昨天的NO.3,其实核心就两个词,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关于战略,我们只要深刻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就可以了,要学会断舍离+擦亮眼睛。关于战术,我们只要明白,时间是一个固定的池子,上帝很公平,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上至亿万富翁,下至贫穷乞丐,无一例外。

高手/牛人/大咖们
之所以在处理日常事物上,这么有条不紊,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对时间,有了极为定性定量的规划,如何规划?对于我们,只要深刻铭记“艾维做事法(四象限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就可以了,前者是看好某某时间段,我们应该针对性地做什么事,后者则是帮我分析好,我们要花多少时间去投入到这件事中,和其他事是否会有冲突等问题。

艾维+番茄

关键词:战略+战术,定性定量的时间分析

清点战利品

好,下面进入分析环节,今日BOSS击杀↓
B级《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BOSS”展示

顺路击杀的“小怪”↓
a、樊登读书会→刻意练习
b、古典老师→优秀到底是选择了优势,还是刻意练习?
c、罗辑思维→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
d、万维钢老师→刻意练习清单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引用自百度百科)

顺序

关键词:刻意练习核心假设=专家是训练出来的+制定并完成可实现、有挑战性的小目标+不断提升
联想点:三大的纵向目标细分+单爆战术


天才并非天生

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中,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对著名演奏家莫扎特做了介绍,批驳了天才这一说法

莫扎特,年幼便能弹奏多种乐器,作曲。另外对所听到的声音能准确的说出它的音高。这就是人们所称的“完美音高”,而且是在200多年前。在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上天赋予的才能。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嘛?作者通过大量调查+文献资料查询发现,莫扎特的父亲本身便是一位演奏家、作曲家。在莫扎特四岁时便全职教授他音乐知识,所以他在一开始就得到的大量地针对性训练,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还有个姐姐,也是很早就被训练成了出色的钢琴演奏家,那么对莫扎特的父亲而言,他有大量的实战教学经验,对莫扎特本人而言,他拥有了老师+明确的小任务制定+充裕的训练时间

从小就接受训练

另外,对于“完美音高”,日本一位心理学家做过测试,对20位4-6岁的孩子进行完美音高训练,训练结束后这20位孩子都具备了完美音高的能力。通过这么两个例子的对比,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道理,天才更多地应该是带引号的,是在某某人成功之后,社会给他赋予的一个称号。如果将这种赋予行为,称之为“故事包装”,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关键词:高手全职教授+受训者有大量训练时间→成就“天才”,对于'“故事包装”的解读

额外问题→为什么要“故事包装”呢?我个人思索出了三种意思:
a、对于“天才”自身而言,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知道自己非常厉害,高人一等,会使得他的情绪更加积极,不过劣势也很明显,一旦突破不了阶段瓶颈+受到竞争对手的流言蜚语、攻击,会产生特别强烈的自我怀疑。

b、对于“教练”而言,这是他获得的成就感,他发现自己给“天才”的种种训练都是有效的,并使得受训者对某项技能,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教练本人会有非常强的心理满足感,并开心得把这种现象归因为“天才”

c、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天才”更容易引发人的联想和自发转介绍,因为世界上多数人都是平凡人,能力卓越的“天才”只是少数,大家都有追捧“天才”的意愿(从众心理),以显得自己有慧眼识珠的感觉,或者表达亲昵的态度,因为消费者角度有这类心理,也反过来使得商家大肆宣传,用各种噱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抢占大家的心智阶梯,进而令消费者不断强化“天才”这个概念。

关键词:“故事包装”的三角度分析
联想点:自竞消多轮分析

讲故事

如何刻意练习?

首先说说练习的两种类型。
一种是天真的,一种是有目的性的。前者更多地指向我们已经熟悉的+变成了潜意识动作的练习,比如老司机开车,有大量的习惯性动作,指引他在路上唰唰唰开车,那么再认为“孰能生巧”的话,其实只是种习惯的低效累加而已。那么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场景,在F4赛场上,选手要对赛道有统一的认识,必须知道关键部分的最低超越时速,比如具体哪个赛道地段和行驶角度,弯道超车最快,还有就是,选手对自己的踩油门和踩刹车力度,是要控制到多少N的(牛顿,简称,符号为N,是一种衡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如此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正是有了精确的把控和有意识的驾驶行为,才成就了F4赛车手的出色与辉煌。

弯道超车

其次说说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总共是4个要求,你可以借用模型思维,把它4个要求想象成神奇四侠,帮助自己理解↓

①有特定目标。我们自己要有个清晰的长短期规划,比如要成为哪个行业的老司机/高手?以及要花多少时间?打算投入多少资源来成就自己等等,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跟NO.3中的SMART原则联系起来,也可以和三大的目标细分概念联系起来。
SMART原则→任务具体+可量化+可执行+有关联+有截止时间

②专注。可以直接理解成单爆,我们不可能说选定好目标之后,就三分钟热度不干了,高手=长期坚持针对性训练的平凡人,如果专注这一关过不了,数量级没有保证,那么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延伸思考雷军所说的“专注、极致、口碑、快”,我们如果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产品,那么要做的,就是用心打造自己的单品优势,做好聚焦。

专注

关键词:单爆某个目标+高手做法+聚焦优势

③反馈。这里的反馈可以延伸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教练/身边高手对你做出的指导,比如在健身的时候,教练会对你做出针对性的矫正,哑铃高举的角度应该是什么样的,站立的姿势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比如部门经理让你去拜访某某客户,他会指导你,应该有意识地去搜集客户的信息,回过头来他和你一起复盘,帮你指出哪些是有用的信息,那些是无用、过时的信息。

另一个层面是自身在面对各类成功、失败后总结经验,比如自己通过大量地尝试,知道了演讲是有技巧的,知道在这些技巧中,我有哪些是存在优势的,有哪些是存在劣势的,那么后期就应该针对性地激发优势+改变隐藏劣势,如果遇到瓶颈了,还应该通过线上、线下调查解决方案,找到更多的突破机会。

交流、纠错、提高

关键词:反馈的两个层面→外部挑刺+内部自我提升
联想点:NO.1中提到的游戏化思维

④走出舒适区。关于事物学习的等级,有三个区域,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人都是有惰性的+“安于一隅”的,这就是舒适区的存在基础,那么如果想要提高,就必须得制定一些提升自己的小目标,既让自己有挑战性,又要让自己觉得可实现,关于这一点,与“目标细分+成就感+给自己100个鼓励”可以配合起来使用,效果斐然。

联想点:游戏化思维→如果自己是20级的游戏角色,打15级的怪,经验已经很少了;假设去打21级,22级的怪,经验会比较多,升级也会更快,但是如果打25级、26级这样的怪,就会显得很困难,也容易让自己感到挫败

怪物等级

以上就是今天的BOSS战利品。

简单整理下,我们要明白两件事:
①天才更多的,是种事后归因,是一种标签,对我个人而言,不相信天生的“天才”,只相信努力型的“天才”
②刻意练习的重要性,更多地要去执行,简单来说就是“走出舒适区+制定并聚焦目标+高效、重复、有反馈地去做”。

感谢你的阅读+陪伴,轻轻的一次点击,就是我前进的最佳动力~
一起加油!做好刻意练习,我们就是自己行业领域里的高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