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世今生

2023-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奇峰_5114

元月23日,第十三天

读《经典常谈》第十二诗

诗,最早可追溯到《诗经》,《诗经》是诗的祖先。后来有了楚辞,屈原大师进一步加工,手法上使用譬喻,内容上多用历史典故,格式使用俳体。让后世诗人不断效仿。

到了汉代,汉武帝成了乐府,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让李延年做协律都尉,负责整理那些歌辞和谱子,以备传习唱奏。乐府只注重音乐形式,内容上反而不他考究,他们更多是模仿楚辞,采用楚声。但他们已经有专门的政府部门着手整理了。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分。此外便是男女相思和离别之作,格言式的教训,人生的慨叹等等。这些都是一般人所喜欢的题材。用一般人所喜欢的调子,歌咏一般人所喜欢的题材,自然可以风靡一世,对后世影响巨大。许多人效仿,作品层出不穷。

乐府诗

到了三国时代。曹氏父子在乐府诗的形式上,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如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洛神赋》,有了诗言志和抒情的味道,但受乐府诗格式的束缚,表达的有点拘谨。

到了唐代,在李白,杜甫等大家的创新下,逐渐产生了律诗和绝句,他们注重音律和平仄。但是叙事成分明显增多。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春望》,可是杜诗圣又有新的创新,让诗更注重散文化和叙事化,比较明显的代表是,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自己的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这是才有真正的诗言志的功效。

诗言志

可是在这期间又了不同的分支,如宫体艳情诗,山水田园诗。如前者有李煜,李商隐;后者有谢道韫,陶渊明,王维等,他们都丰富了诗的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