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二五:到良知灵明所及的地方去
《传习录》二二五:到良知灵明所及的地方去
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夫子讲“知”时,是没有知行之分的。讲“知”时,其间必有“行”的成分。所谓的“不知”,自然也是在讲知与行的局限。在孔子看来,能够认识到这一局限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智者。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早已将知和行分作两端。正因为如此,他才特别强调“知行合一”。连他自己讲“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时,也是在讲对于“知”的实践。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这个意思。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在孟子看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配置”。用他的话讲,不觉出这些,便是“非人也”。
站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来看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可以看作“良知”,良知灵明所能照及的范围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充分地发挥实践,就是智慧的。这个良知灵明所照及的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觉悟程度的不同,它也会有相应地递增和减弱。只需要认真将良知灵明真正照亮的那一部分️实践发挥好,就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毕竟——“不知为不知,时之也”!
阳明先生说:“我们这些人致知,只是各自依从自己的天分局限尽力而为。今天良知灵明照及到了这个地步,便根据今天的所知实践扩充到底;等明日良知灵明又有新的涉及与开悟,就根据明日的所知进一步实践扩充到底。这样才是‘精一’的功夫。和别人探讨学问,也需要依据对方的天分局限考虑其接受程度。就像看见树苗有一些萌芽,只需要用适量的水去灌溉。等到萌芽的树苗再长大些,就再加大相应的水量去灌溉,从树木的两手把合到两臂合抱,灌溉的功夫都是根据树的生长规律、发展程度来定的。如果在还是刚萌芽的小树苗时,有一桶水在,就全部倾倒上去,便把它浸泡坏了。”
从事艺术学习的学者,有个极为鲜明的印象。倘若一直致力于某一艺术表现手法的练习时,往往会遇到瓶颈期,也就是无论怎样努力,始终觉得没有多大长进。这种处境用专业术语讲叫“眼高手低”。与之相对应的,也会有一段时期,感觉到自己的水平在突飞猛进,这个阶段可以相应地称为“眼低手高”。眼高手低也罢,眼低手高也罢,说到底都是将知和行分作两端去看时的感觉。最好是能将两者视为一体,凡知的,都努力去实践,有所行,便自当另有所知。
孔子一方面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若对自己有过“眼高手低”“眼低手高”的感觉,对待他人时,自然也该有如是的宽容。
有一个游戏叫猜数字。被猜的一方心中默想一个数字,猜者可以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猜者在尝试中不断趋近于被猜者心中默想数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趋近合理的过程。在王阳明描述的灌溉树苗的过程中,园丁是如何找到那个符合生长规律、发展程度的合适的灌溉量的,大概和猜数字游戏差不多。多了时,减些;不足时,加些。在这样的加减尝试中,越来越趋近于合理值。
把理想比作彼岸的话,这个理想的彼岸总不是一下子就能跨过去的,否则也不需要我们用这长长的一生去抵达。最妙的是不断地到良知灵明所及的地方去,在不断地迁徙中,居然不费吹灰之力、无意识地抵达了人生的彼岸。